重庆水派火锅“十八丁”两三句

重庆水派火锅“十八丁”两三句

川江行船,领江执船头,舵工掌船尾,桡工上岸拉纤,于惊涛骇浪之中,顺江闯险滩、逆水斗激流,常见之30吨舵笼子柏木驳船,即配有众船工16—20人,俗称“十八丁”。

重庆水派火锅“十八丁”两三句

行船跑滩,泊洄水、靠码头,停船生火做饭。炊具仅一瓦罐,罐盛汤水,调辣椒、花椒、盐诸料,主烫时令蔬菜、也烹畜禽下水,佐以米饭,饱肚驱寒,食之美不可言。食俗传至沿江各码头为民众所喜爱,纷纷效仿。

重庆水派火锅“十八丁”两三句

后有人模仿“十八丁”餐食,在江岸码头挑一对箩筐,一头担泥炉,置放九格洋铁盆,盆内翻腾麻辣咸香卤汁;一头挑牛杂小菜,任由船工、棒棒、路人围拢挑担,各自认定一格,选搭菜肴,即烫即食,直至餐饱,此即为重庆水派火锅初始状态或雏形。

重庆水派火锅“十八丁”两三句

民国二十三年,又才有人将挑担饮食搬进小饭店当作营生。泥炉依然,铁盆换赤铜小锅,卤汁蘸调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众人口味。“十八丁”火锅自此于重庆对岸江北源起,百年传承,广布川渝,兴盛巴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