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对宰相说:借给朕10万两银子行吗?宰相面露难色,随后被抄家

如果问中国古代权力最大的人是谁,很多人会回答是皇帝,再问最富有的人是谁,答案还是皇帝。确实,自从确立皇帝制度起,中国的皇帝一代比一代加强中央集权,一代比一代尊贵,所以要说到皇帝也有缺钱的时候,很多人表示不相信。但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历史中,还真有很缺钱的皇帝,我们今天要说到一位,它便是明朝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

皇帝对宰相说:借给朕10万两银子行吗?宰相面露难色,随后被抄家

明神宗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统治前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贵族、权臣、宦官利用手中的特权大肆兼并土地,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另一方面造成了农民失去土地土地流离失所或者遭受地主更加严酷的剥削,进而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当时明朝的国库已经亏空到了可怕的地步,根据(1567年)户部统计,当时国库库银只有130万两,但当年需要支付官军俸银135万两,边饷236万两,年例银182万两,已经是处于入不敷出的地步。但北方还经常有蒙古、女真的骚扰,黄河又时常发生灾患,南方流民叛乱四起,总之,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明王朝几乎已经穷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皇帝对宰相说:借给朕10万两银子行吗?宰相面露难色,随后被抄家

然而,尽管处境如此艰难,明朝的皇室贵族在生活上却一点也没有节约的意识,山珍海味,绫罗绸缎,挥霍一如往常,根据明会典记载,光吃的这一项,明朝宫廷皇室一年要吃上万头猪,鸡,鸭,羊等肉类,加起来至少也得几十吨。国家有钱可以这么耗,如今是确实没得造了,终于在1579年,负责皇室生活开支的光禄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这直接意味着皇帝没钱吃饭要降低生活水平了,这还得了!年轻的明神宗可没吃过这种苦头,他赶紧找了内阁首辅张居正提出从户部预支10万块钱的生活费。户部,管理一个国家财政的部门,每收入或支出一笔都需要明确的用途,何况也没有将国库收入挪作皇帝伙食费的先例,因此,面对明神宗这一无理要求,张居正犯难了。

皇帝对宰相说:借给朕10万两银子行吗?宰相面露难色,随后被抄家

左思右想之后,张居正给明神宗上了一折,大概的内容就是解释了不借钱的原因,国家正值危难之际,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因此也只有先委屈皇帝你啦。说完这些还没完,这个权臣竟然还提出要紧缩皇室开支,建议将苏、松两地的应天织造局砍掉,停止大兴土木修宫殿,减少节日庆典开销等,说得是入情入理。当时明神宗还很年幼,手中并无实权,国家政事都由母亲李太后说了算,而李太后对张居正非常敬重,因此对这些做法深表赞同。

这之后,李太后还将一切军政大权交于张居正,张对弊病积重的明朝社会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上实行了“一条鞭法”,重新清丈了全国土地,对税收制度进行了彻底改革,终于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使明朝社会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使原本没落的封建王朝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兴盛时期。

皇帝对宰相说:借给朕10万两银子行吗?宰相面露难色,随后被抄家

但也正是由于这些改革措施,触及到了朝廷很多贵族官僚的利益,在明神宗20岁那年,也就是1582年,为改革忙得身心俱疲的张居正去世。他死后,朝中大臣便纷纷算起了旧账,疯狂倒行逆施,在神宗面前列举了他数条罪状。也许羸弱的神宗早已对张居正过大的权势记恨在心,也亦或是还在为张居正不肯给他颜面过意不去,最终他下令撤销了张居正死后所封的官爵和封号,查抄了他的家产,处死了他的儿子。可怜张居正为国家操劳一生,然明朝社会早已顽疾缠身,任凭他一己之力已难以挽回颓废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