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白话大意十七

跟我读藏经,白话写大意 第118篇

《楞严经》白话大意十七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楞严经》白话大意十七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第三卷之三 原文

阿难。汝更听此只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只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只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碱味,既碱汝舌,亦碱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碱,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碱。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楞严经》白话大意十七

历代高僧大德对《楞严经》的重要开示!

——唐·百丈怀海大师

唐代百丈怀海大师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三世徒,创设禅院,制定清规。主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后人称为《百丈清规》,使佛教历经灭佛法难而能留存下来并发扬光大。大师在清规中将《楞严经》与《楞严咒》纳入丛林朝暮课诵的《禅门日诵》中。可见他对《楞严经》的推崇。此举为《楞严经》的长远流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明清以来三四百年间,我国丛林中各宗各派朝暮课诵的主要内容。大师所订的清规,世称「百丈清规」,天下丛林无不奉行,为禅宗史上划时代之功绩,亦为《楞严经》的流传,跨出历史性的一步!详于《敕修百丈清规》。《大正藏》第四十八册页。征引《楞严经》文亦见《古尊宿语录·卷二》,《卍续藏》。(此内容来源于网络)

《楞严经》白话大意十七

第三卷之三 白话大意

阿难!你再好好听一下,祇陀园中,斋食置办好了就击鼓通知大众,大众集合好了去应供就撞钟,钟声和鼓声前后相继、持续不断,你认为怎么样?是钟鼓的声音来到耳边呢,还是耳朵的听闻性,到声音传来的地方去呢?

《楞严经》白话大意十七

阿难!如果说是钟鼓的声音,来到耳边,比如说如来到室罗筏城去乞食,祇陀林中就没有如来,同样,钟鼓的声音既然到阿难的耳边,那么,目连迦叶应该都听不到,这里的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也都应该听不到,怎么听到钟声都到吃饭的地方去了呢?

如果说是你的耳朵的听闻性,到声音传来的钟鼓那里去,就像如来乞食完回到祇陀林中,室罗城里面就没有如来一样,你听到鼓声,耳朵的听闻性就往击鼓的地方去了;同时响起的钟声就应该听不到,又怎么还能听到象马牛羊等种种的声音呢?

《楞严经》白话大意十七

如果说,不是听闻性到声音传来的地方去,也不是声音来耳朵边,那么,听闻性与声尘没有来往,两不相干,应该什么都听不到。

所以,你要明白,能听的耳根,和所听的声尘,都没有一定的处所,所听的声尘和能听的耳根,都是虚妄的,而如来藏性,常住不动,所以不是因缘而生;周遍圆满,所以也不是自然所生。

《楞严经》白话大意十七

阿难!你再嗅一下香炉中的旃檀香,这种香哪怕只点燃很少的一点,整个室罗筏城四十里以内,同时能闻到它散发的香气,你觉得怎么样?这种香气是从旃檀木中产生,还是从你的鼻子产生,或者从虚空中产生?

《楞严经》白话大意十七

阿难,如果说这个香气是鼻子产生,鼻子是能生,香气是所生,既然香气是鼻子所生,就应该从鼻子里出来,但是鼻子不是旃檀,又怎么会产生旃檀的香气呢?如果你说是你闻到香气,那么,这个香气应该是从鼻子里进去,现在鼻子是能生的,应该从鼻子里出去,两相矛盾,所以香气不是从鼻子产生的。

如果说是从鼻孔中的虚空产生的,鼻孔中和鼻子外的虚空是同一虚空,虚空的体性是不变的,既然是虚空常在,这个香气也应该随时随地的常在,又怎么还需借助香炉、点燃旃檀枯木呢?

《楞严经》白话大意十七

如果说是旃檀木中产生,旃檀木烧成烟,如果鼻子嗅到了,应该是蒙受了烟气才闻得到;但这个烟气升腾到空中,并没有很远,又怎么会四十里内都闻到了呢?

所以,你要明白,能嗅的鼻根,和所嗅的香尘,都没有一定的处所,所嗅的香尘和能嗅的鼻根,都是虚妄的,而如来藏性,常住不动,所以不是因缘而生;周遍圆满,所以也不是自然所生。

《楞严经》白话大意十七

阿难,你早上、中午的时候,常常和比丘大众一起,持钵乞食,有时候可能会碰到有人布施酥酪醍醐这样的上等美味。你觉得怎么样?这个美味是虚空产生?从舌头产生,还是从食物中产生?

《楞严经》白话大意十七

阿难,如果说这个味道是从你的舌头产生,在你的嘴里只有一条舌头,舌头成了酥味,即使再碰到黑石蜜,舌头也应该不会变味,那么,如果不变味,只有这一种味道,不应该说舌头可以辨别很多味道;如果变了味道,舌头又不是有很多条,一条舌头生一种味道,又怎么能辨别很多味道呢?

如果说是从食物中产生,食物是没有能分别的识心的,又怎么知道自己是什么味道呢?即便食物能够自知味道,这就如同别人吃食物,又关你的舌头什么事,还说你的舌头能尝到味道?

《楞严经》白话大意十七

如果说是从虚空产生的,虚空应该有味道,你现在试着尝尝这虚空,你认为是什么味道?而且,一定要说虚空有味道,假设是咸味,虚空既能咸你的舌头,也应该能咸你的脸,你脸上咸了,身上咸了,那这个世界的人,都变成咸的,跟海里的鱼一样了。既然常常在咸味里,当然不知道什么是淡味,既然不知道淡,也应该不会觉得咸,如果咸淡都不知道,又怎么说知道味道呢?

所以,你要明白,能尝的舌根,和所尝的味尘,都没有一定的处所,所尝的味尘和能尝的舌根,都是虚妄的,而如来藏性,常住不动,所以不是因缘而生;周遍圆满,所以也不是自然所生。

《楞严经》白话大意十七

阿难,你每天早晨的时候,用手摩头,你觉得怎么样?摩头产生的觉知,哪一个是能触?能触的是手,还是头?

《楞严经》白话大意十七

如果说能触的是手,头是所触,头应该是不知道的,既然头知道是手在摩顶,头、手都知道,又怎么能说触觉在手呢?

如果说触觉在头部,头是能触,手是所触之尘,应该也没有知觉,现在用手摩头,却知道摩的是头,又怎么能说手是没有知觉的、所触的尘呢?

如果说手和头,各各有一个觉知,那么,阿难你应该有两个身体呀。如果说头和手,是同一个能触的觉知,那么,你的手和头,应该是一体的,如果是一体的,就没有能触、也没有所触,就不能形成触。

《楞严经》白话大意十七

如果说头和手两个都知道,是两个个体,那么,头手都知道,就都是能触,所触的尘又是哪一个呢?如果在能摩的手,就不是所摩的头,如果在所摩的头,就不是能摩的手,不能说是虚空跟你产生的触觉吧?

所以,你要明白,所觉的触尘、能觉的身体,都没有一定的处所,所觉的触尘和能觉的身根,都是虚妄的,而如来藏性,常住不动,所以不是因缘而生;周遍圆满,所以也不是自然所生。

《楞严经》白话大意十七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