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職場」那些從底層逆襲的人,都有一個思維共性

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點擊上面的【西安微美圈】關注即可


01

想要賺錢?流量池瞭解下~

我的一個好朋友,廣東茂名人,業餘在朋友圈賣(代理)家鄉特產,荔枝芒果什麼的,500多好友,每一兩天在朋友圈轉發一次賣貨的文案和圖片,平均每個月能收入300塊左右。不多,但算是一個賺錢的切入口,只要不斷去增加好友,每個月的收入就能穩定增加。

類似的例子其實非常多,比如在微信群裡發淘寶優惠券做淘寶客,做公眾號接廣告賣東西……等等。

其實這些業餘賺錢小項目,本質上都屬於同一個賺錢模型,把泛流量引到自己的流量池,然後在自己的流量池裡慢慢經營運營,最終通過廣告及銷售產品變現。

​泛流量一般指開放平臺上的流量,比如:知乎、抖音、頭條、豆瓣、百度貼吧……等等,在這類平臺上,只要你的內容足夠好,懂套路,就算你1個粉絲都沒有也能立馬收穫大量注意力,而這些注意力你稍加引導,引到自己的微信號或者公眾號上,你就逐漸擁有了自己的流量池。

擁有自己的流量池,是指在屬於你的封閉平臺上有流量,常見的封閉平臺就是:微信個人號、微信公眾號、微信群。

當你在這些地方有流量時,賺錢就很簡單了,你想賣什麼,你就往哪個方向去經營運營,然後銷售合適的產品就可以。比如你想在個人微信號上賣水果,那你就通過朋友圈把你自己運營成很懂水果、很懂營養的人,把你的水果運營成好吃、健康、綠色的水果,然後,靜候訂單就可以。

業餘賺錢的方式很多,其實最關鍵的是你要懂賺錢的邏輯,懂賺錢的模型,當你懂了這些,你就能建立一套較為系統的賺錢思維。

這樣你就很容易看懂別人是怎樣賺錢的,能夠很容易冒出很多賺錢的點子,也能知道哪些賺錢的事不能長久沒有增長,哪些是可以讓你真正發財成為事業的。

02

學會去製造產生被動收入的工具剛畢業那會兒,看到馬路上遍地的奔馳寶馬會好奇和感慨:這些人到底是怎樣掙到這麼多錢的!難道個個都是老闆?直到我最近想通了一條賺錢邏輯,我才理解。其實,賺到能開BBA的錢,不一定要成為一個事業有成的老闆,也不一定要做到一個很高的職位,有捷徑的,接下來說一說。

不斷去製造能夠產生被動收入的工具!

足夠的被動收入,是我們離開職場、擺脫靠賣時間掙錢的關鍵。當我們利用業餘時間製造出能夠保證我們正常生活的自動賺錢工具後,就可以辭職,專心去複製那個自動賺錢工具或者去研究下一個自動賺錢工具。

舉幾個例子:

有一個叫大冰的作者,幾年前出了本《乖,摸摸頭》,暢銷書,應該是賺了不少錢,隨後幾年就拼命的出書,而且和第一本書調性十分類似。他就是屬於製造了一個自動賺錢工具後,全身心的去複製更多。

一個在上海做二房東的朋友,一開始整租一套房子,自己住一間,另外三間租出去,她發現算下來自己那間居然相當於免費住,然後她開始去租第二套,同樣的方法把每一間分別租出去,能從中賺些錢,然後她不斷複製這個方法,三年下來已經是三十多套房的二房東了,現在她讓她弟弟幫忙管理,她去研究製造其他賺錢工具。

當然啦,這些例子現在說起來輕鬆,別人當初做的時候肯定也是解決了一個個的困難,失敗虧錢的可能性一定有,只是,失敗了也就是虧那麼點時間和錢,成功了則可以為未來省下無窮的時間和賺到大量的錢。

我現在也正在製造自己的自動賺錢工具,做出來再分享,做自由職業這半年,對賺錢感受最深的就是:這個世界上錢真的很多,賺錢的路子也很多,打工賣時間是最難最低效的賺錢方法,絕大多數人必須從中跳出來才能實現財富的快速積累;多少人終其一生都在研究怎樣提升職場技能、怎樣升職加薪,說白了也就是怎樣更好的為別人打工,而卻根本沒有真正思考過怎樣賺錢。

如果有100條路通往賺錢,那麼,99%的人都擠在打工賺錢這最難的1條上,只有1%的人,在另外99條寬敞的路上狂奔。

03

行動力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做自由職業這一年來,接觸了很多很多人,我最佩服的就是那種確定要做一件事就立馬開幹,悶不做聲默默前行的人,這種人一定能成事,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這個時代,想要獲取有價值的信息,有價值的方法並不難,花錢嘛;難的就是執行力。很多時候,人與人的差距真的就是執行力的差異。

而提升執行力,看什麼類似《自控力》類的書籍根本沒用,在我看來唯有兩個方法:制約和壓力。

制約往往是指制度約束或者來自上級的約束,你不得不幹;壓力往往是指經濟壓力,你再不幹就吃不上飯了,你再不幹就還不起房貸了,你說你幹不幹?我收入提升最快的時候就是快還不起房貸的時候。

以前,我看到互聯網公司的朋友天天深夜下班,甚至通宵加班,我就是覺得他們好辛苦,覺得他們的老闆好壞;現在,我一想到這個就兩眼放光,天吶,一個月花幾千塊錢或者一兩萬塊就能讓一個人這麼為你賣命,你曬太陽時他們在幫你賺錢,你看電影時他們在幫你賺錢,你睡覺時他們還在幫你賺錢。

你的執行力差沒關係,如果有合適的項目,花錢請人,通過恰當的制約,讓他們擁有超強的執行力,成為你的賺錢機器。

想通了這個,我真的覺得賺錢不難。

04

找對風眼很關鍵

如果你手握30萬現金,準備做一家線下店,你會開什麼店?

奶茶店?麵包店?早餐店?

你也不知道開什麼店好,於是你就去線下看看,看什麼店比較火爆,也許你看到XX奶茶總是很多人排隊,就覺得這個肯定賺錢,於是就打電話給他們總部說想加盟,然後實地考察一番覺得確實很不錯,就開了一家。

如果你真的靠這個賺到了錢,只能說明你運氣好。

更聰明一點的人會向自己的親戚朋友打聽,看誰在開線下店並且比較賺錢,然後想一想可不可以在別的地方複製或者加盟。比如你朋友通過加盟開了一家店,也做了挺久了,每個月能差不多穩定賺1萬塊錢。他告訴你,靠譜,可以幹。於是你也加盟了那個品牌,開了一家店。

這種情況下你基本上都可以賺到錢,但一般也就賺個平均水平。

最聰明的人會先去找風眼,什麼是風眼,簡單講就是信息中心!

想象一下,有沒有哪個平臺已經把幾乎所有的線下店信息都集中在一塊兒了?還真有,大眾點評、美團!那這倆平臺裡誰對這些信息最清楚又比較好接觸呢?

當然是他們的銷售了,尤其是老銷售。

銷售,每天幾乎所有的工作時間都是在和這些商家打交道,首先能從商家的口中聽到很多關於開店生意好壞的信息。其次,哪種店倒了一批又一批,哪種店幾乎不會倒,哪種店財大氣粗捨得投廣告,哪種店窮的叮噹響經常訴苦,他們都一清二楚。

這些銷售就是線下店的信息中心,就是我們要找的風眼。

找到銷售也很簡單,直接打大眾點評的客服電話,說自己有線下店想放平臺上,就會有銷售跟你對接。對接上銷售之後,你可以約他出來喝個茶聊一聊,你會得到很多非常有價值的信息。聊的好的話,可以邀請他入股你的店,他會給你帶來很多資源、信息。

有些人可能會問:那些銷售為什麼不自己開個店?其實,當然有些人會開,絕大多數人沒有開一是因為沒有資金的原始積累,二是因為沒有勇氣與執行力。

也有些人可能會問:開個加盟店就能躺著賺錢,那些有錢人為什麼不拼命的開?

首先,開一家店並不是輕輕鬆鬆,也需要精力;其次,大部分線下店其實還是有錢人開的,真的有人在拼命的開;最後,有錢人不一定看得上這些項目,真正到了某一層次,接觸的信息多了,考慮的是做什麼更賺錢,而不是做什麼賺錢!

舉的3個例子本質的區別就是掌握信息量的區別。其實,人們掌握的信息差異實際上也正是這個社會存在差異的根源所在!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給你帶來不同的思路。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