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嘴裡塞一根老油條,做個職場聰明人

往嘴裡塞一根老油條,做個職場聰明人

初入職場,每個年輕人都是胸懷抱負,憧憬未來,公司舉辦的活動無論大小都踴躍參與,素質拓展、團體活動、聚餐從不缺席,每一次露面都是你被發現的機會,每一次學習都能提升個人能力和團隊精神,每一步選擇都深遠地影響你的未來,每一個過來人說的話都要奉為玉石,每一種雜活都爭先恐後……

勤勤懇懇地工作幾年之後,你會發現,這些每一次對你的職場命運無甚作用,領導並沒有發現你,升職的位置輪不到你,加薪並不是因為你出色,而僅僅是因為你工齡又多了一年。

往嘴裡塞一根老油條,做個職場聰明人

所以,走入職場,完全沒必要那麼積極,做根出色的老油條,優哉遊哉,不亦樂乎?

老油條從何做起,從心態做起,古語有云,窮,則獨善其身。

那麼問題來了,你窮嗎?

如果你窮,請顧好自己,看到最後,如果你不窮,這篇文章不適合你!

請謹記,顧好自己是老油條的心靈根基,是指導你前行的明燈。

1顧好自己,請忘記企業的利益

捫心自問,自己是哪根蔥,你今天做了好事,企業不會突然騰飛,你今天做了壞事,企業也不會突然分崩離析,可見,你大多數的一舉一動並不能對企業有多大的影響。當然你不要做太出格的事,丟了工作,沒了工資,那是沒顧好自己的表現。

決定企業的航向是領導層拍腦袋的事情,你沒必要過於操心。你為企業做多少貢獻不必放大,除了自己感動自己,大多數人都看不見,你要關注的是自己的利益,個人發展這些虛的東西別想太多,

該計較的是時間、福利、補貼等等,這些才是實的,看得見摸得著的。

加了班要多發朋友圈,有事沒事要多和周圍的人提起,要和別人比功勞,別人做少了要指出來,畢竟多耗了自己的青春做正事,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福利、補貼這些必須斤斤計較,只能多不能少,該爭取的爭取,該用盡的用盡,企業是個公平的平臺,憑什麼和別人有差別。

往嘴裡塞一根老油條,做個職場聰明人

參加活動不需要太積極,開會的時候做自己的事,會後讓別人把重點轉達給你,最好的投資就是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

集合的時候遲到幾分鐘,你不遲到別人也會遲到,早到了還要浪費時間等別人,虧不要隨便吃。

有時上頭開會或者調研,徵求基層的意見,即使你知道目前發展的弊病,也沒必要自告奮勇,也許上頭確實想知道實情,但是你的直接上司卻不一定,你指出了弊病,等於告訴上頭你的上司沒做好。

另一方面,難道這些弊病別人看不出嗎?你周圍的聰明人多著呢,別認為你是最明智的那位,他們保持沉默的做法才是最明智的。

記住個人利益就對了,企業即使一片欣欣向榮,也不會直接提升你的薪酬待遇,可能是市場好,可能是行業好,可能是領導的決策正確,和你沒有半毛錢關係。

2顧好自己,別讓自己太累

工作的累包括心累和體力累,不管是哪種都應該避免,所以

活不能做太多,能不做盡量不做。

你不能太作死,太積極,群發的工作內容不要太關注,沒人提醒你,就不要做,非直接上司親口交代你做的事情,都不要輕舉妄動。

非直接上司包括了上司的上司和別人的上司,不可避免這些人會有讓你幹活的時候,不想得罪他們,先請示你的直接上司,即使你知道他遲早可能會轉交你做,也要等到他批准,沒交代等於不用做,沒必要太有預見性。

這樣做避免了得罪自己的直接上司,或許他本來就有活要交給你做,你還跑去做別人的活,估計他會氣死。

你要記住,雖然提拔你的不一定是直接上司,但是他一定能毀你前途。

在你面前他能刁難你,在你背後他能說你壞話,口碑不好了,升遷就涼了,想想那日子,還是不要得罪他好。

要分清工作範圍,只做自己工作範圍的事,

發現了別人工作範圍內的問題,一概不管。管不好,別人說你多管閒事,管好了,別人讓你幫忙,自討苦吃。

除了不作死,還要降低自己的工作效率,效率太高,獲得嘉獎的同時你也會獲得更多的工作量,倘若別人看你太慢,就不怎麼會交代你太多工作了。

往嘴裡塞一根老油條,做個職場聰明人

降低工作效率的方法還挺多種的。

你可以一拿到任務就開始做,不思考不分析,這樣速度肯定慢;邊幹活邊做別的事,看手機、上廁所、衝咖啡,時間很快就過的,你一天可能只完成一項任務;不分輕重緩急,只要有別的任務中途打斷,就著手做最新的任務,儘量把任務都拖到deadline;忽視自身的小錯誤,比如粗心,只要不犯大錯,小錯不必介懷……

為什麼不直接拒絕別人呢?

會傷和氣呀!你儘管說,“好”、“收到”、“沒問題”……時間久了,別人發現你效率低,就不會找你了,還不會傷和氣。

3顧好自己,把活兒留給別人

手上還是積壓了很多任務怎麼辦呢?

學會用嘴幹活,讓別人去做。

比如你要整理一份資料,如果你和同事平級,先弄個半成品資料,一臉無辜地請教他,這部分你不會,讓他幫你看一看,幫你核對一下,好的同事都會幫你把剩下弄完的。

如果是新人,那更好辦,讓他幫忙一般都無需理由,他都會唯唯諾諾為你效勞,你還能高談闊論:“年輕人呀,要多從小事歷練,以後才能走得遠”。顯然,你沒有忽悠他。

如果你有下屬,這份資料想也不用想就轉給他做,不用解釋太清楚為什麼,不用指導太清晰怎麼做,你是老大,這不是你該操心的,一個好的下屬會補好你天馬行空的坑,下屬做好了,以後把更多的活給他,下屬做不好,少給他做,多批評他,讓他吸取教訓。

往嘴裡塞一根老油條,做個職場聰明人

如果你要找別人的下屬,來一次狐假虎威,借“上頭”或“別的部門”來做旗幟,“上頭很重視這件事”、“就因為這個事,上頭之前都發飆了”、“這個事一定要做好,別的部門對我們意見很大”……

讓人幹活的好處是,任務出色完成,有你一份功勞,沒完成,也有人替你背鍋。

有些任務需要別人配合,例如做統計,你需要別人填表上報數據,別人不是專職做,難免會犯錯誤,即使你能幫他改正,也要把表格退回給他,一次不行就退兩次,直到他改好為止,退的過程還要嘮嘮叨叨,指責他的低級錯誤,說得好像這項任務不是你的主要職責那樣。

來來回回的過程雖然耗費不少時間,但能給對方長記性,以後他就更仔細了,長遠來看是節省時間的。

那別人叫你幹活呢?說你不會呀,如果你不會還要去幫忙,既要花時間學習,又要花時間幹活,得耗你多少時間啊,虧大了!

往嘴裡塞一根老油條,做個職場聰明人

一時半會沒掌握上述老油條伎倆不要緊,從今天開始,留著點心,慢慢學習,終有一天你會融會貫通,職場上處處碰壁,“中年危機”如期而至,練就一副抱怨的好口才,一輩子打上混不好的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