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从“湿”起!处暑,祛湿的最佳时节,重在调和阴阳!

处暑后风雨

纸窗嫌有隙

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

令人忆醉翁

百病从“湿”起!处暑,祛湿的最佳时节,重在调和阴阳!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

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此时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阶段,时有秋雨,湿气较重,湿热并行。

百病从“湿”起!处暑,祛湿的最佳时节,重在调和阴阳!

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今天给大家推荐以下几个方法除湿。

艾灸:祛湿寒,补阳气

处暑时节艾灸,可以通过艾草受热时产生的热力刺激人体的经穴,使经络中的气血循行加快,从而加强对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营养,驱寒祛湿补充人体阳气,以达到防病抗病的目的。

此时艾灸可以取穴:肺俞穴、水道穴、丰隆穴、足三里穴。

1肺俞

位置: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百病从“湿”起!处暑,祛湿的最佳时节,重在调和阴阳!

功效:通经活络。

2水道

位置: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百病从“湿”起!处暑,祛湿的最佳时节,重在调和阴阳!

功效:通经活络。

3丰隆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

百病从“湿”起!处暑,祛湿的最佳时节,重在调和阴阳!

功效:通和经络,凉血止血。

4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左右腿各一。

百病从“湿”起!处暑,祛湿的最佳时节,重在调和阴阳!

功效:祛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

艾灸方法:可用艾条悬灸或艾灸仪灸,用艾条悬灸每穴施灸时间为10-20分钟,用艾灸仪灸每穴施灸时间为30-50分钟。

养脾胃祛湿是重点

我们的肠胃在经历了一夏的“冷饮轰炸”后,脾胃功能减弱,再加上秋季多风、干燥,稍不留神就会被感冒、发烧盯上。 这时应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有润燥滋补功效的饮食,让身体机能适应从夏热到秋凉的过程。

百病从“湿”起!处暑,祛湿的最佳时节,重在调和阴阳!

1、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萝卜、西红柿等。

2、现在仍然很湿热,比较适合吃健脾祛湿养胃的食物,如赤小豆、薏仁米、莲子、扁豆、冬瓜,也可以吃些茯苓,如茯苓夹饼等。

3、瓜豆类食物的维生素C含量也很低,如果维生素C长期缺乏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在换季的时候容易感冒。因此,多吃一些绿叶蔬菜补足维生素C也很必要,比如芥蓝、菠菜、绿菜花等。

处暑养生,四大注意

1.调整作息,缓解秋乏

处暑期间,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人们在入秋处暑后常常会伴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

百病从“湿”起!处暑,祛湿的最佳时节,重在调和阴阳!

为防止秋乏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就需要调整夏天以来晚睡的作息习惯和方式,做到早睡早起、适当午休、多伸懒腰,有助于缓解秋乏。

2.饮食清淡 润肺防燥

处暑后燥气明显,肺易受伤,容易出现咳嗽、肠胃炎、支气管炎等症状。

此时饮食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少食辛辣、烧烤类食品,以免加重秋燥。多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菠菜等,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

百病从“湿”起!处暑,祛湿的最佳时节,重在调和阴阳!

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早上起床后可喝一杯温水,平时可适量喝些金银花茶、菊花茶,清热解毒,滋阴润燥。

3.早晚添衣,睡觉盖被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

百病从“湿”起!处暑,祛湿的最佳时节,重在调和阴阳!

但是,早晚气候温差大,早晨夜间要注意添加衣服,晚上就寝要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胃病复发,尤其应注意预防感冒。

4.轻松运动,调养精神

处暑之后,天地万物由春夏的勃勃生机转向萧条冷落,加上秋干气燥,人们出现心情波动甚至情绪低落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此时应注意收敛情绪、维持心性平稳。

百病从“湿”起!处暑,祛湿的最佳时节,重在调和阴阳!

而秋高气爽的天气,尤其适合户外运动。约一二好友郊游、登高望远,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疏解“悲秋”情绪。也可在早晚进行适宜的运动锻炼,散步、小跑、下棋等都是调节心情的有效方式。

⊙注:本号为中医健康知识交流共享平台。文章仅供学习参考,如涉及用药疗方,请在执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