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凉——处暑要来了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即为“出暑”炎热离开的意思。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天气渐凉——处暑要来了

处暑吃什么好

 “病从口入”,饮食与疾病很容易“挂钩”。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变化开始明显,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

鸭肉

民间历来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北京和南京迄今还保留着这一食俗,每到处暑这一天,北京人就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而老南京人如果有空则会在家煲萝卜老鸭或者做红烧鸭块送给邻居,这就是当地俗话说的“处暑送鸭,无病各家”。处暑为什么要吃鸭呢?这是因为处暑时节天气由热转凉,为预防秋燥伤人,这个时期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为主,而鸭肉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补虚、养胃生津、滋阴健脾的功效,是民间公认的“补虚劳圣药”,所以鸭肉是非常适合处暑节气食用的润燥佳品。

天气渐凉——处暑要来了

龙眼

福州有句俗语叫“处暑一过脸觑厝”,意指处暑过了,外出避暑的人也要打道回府了,也就是说到了处暑这个节气,饮食起居都要有变化。在老福州的生活习俗里,处暑节气要吃龙眼配稀饭。这是因为处暑过后要进入秋天,中医上有“补秋”的说法,这个时候讲究补气血,要避免寒凉食物,所以不能再喝凉茶。而龙眼性温味甘,有补气养血、宁心安神、益脾开胃的功效,尤其适合心脾两虚及气血两虚者食用。

天气渐凉——处暑要来了

酸梅汤

天气渐凉——处暑要来了

南方地区因为处暑时节秋老虎仍然还在,余热未消,这时喝晚酸梅汤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这也就是为什么谚语说“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制作酸梅汤也不复杂,先用水浸泡乌梅、桂花、甘草等材料,浸泡之后大火煮小火炖,再加冰糖,好放凉后装入玻璃容器,放入冰箱保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