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哈佛醫學院心臟病專家Piero Anversa能連續17年學術造假,卻不被發現?

生命科學視界


題目裡已經基本把這件學術造假的事情描述清楚了,就不再多說了。

很多人可能不大瞭解這次學術造假有多嚴重……醫學界和相關行業可能要炸開鍋了。

首先是為這個領域投入的資金全部白花,患者的期待全部落空。

然後,Piero Anversa關於心機幹細胞的31篇頂級期刊上的論文,全!部!撤!稿!這估計也是學術界首次吧。

而且呢,這些論文17年來被多少研究人員引用啊,大家都以為是真實的前人研究成果,都在這個基礎上做研究,現在突然被告知全是假的???!

估計多少科研工作者髒話都要脫口而出了,對於他們而言,這不亞於有一天突然宣佈牛頓三定律是假的!1+1不等於2!

為什麼造假了17年還不被發現,我覺得很重要的原因是,Piero Anversa太厲害了,太牛x了。

Piero Anversa的履歷表相當的漂亮,幾乎就是無數成果、無數獎項堆砌起來的,關於心機幹細胞的研究成果又都發在頂級刊物上,還來中國訪問過。

對於很多人來說,特別是初入某個研究領域、某個行業的小白來說,業界大佬說的話就是權威啊,特別又是一個過往成績這麼紮實的教授,怎麼可能出錯呢?

做出來的結果不對,那一定是自己錯了唄。

再加上Piero Anversa本身也是一個不容許別人質疑的人,質疑他的人好像都被解僱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本身生物實驗嘛,不確定性很多,有時候得出的結果也很難盡如人意。

大家用 Anversa的方法實驗,得不到相同的結果,可能覺得會不會是哪一步出錯了呀,會不會是某個實驗環境不對呀,再加上Anversa對自己研究結果堅定不移,一般人都會覺得問題是處在自己身上。

做科研本身就是探索未知,而未知就意味著不確定,所以其實質疑是很重要的一環,這樣才能不斷地推動科學進步啊~

其實這次哈佛撤稿這件事做的還是蠻對的,在這樣的巨大的學術造假面前,誠實面對才是止損的最好方法。


不吃腸的大腸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哈佛終身教授,心肌再生領域全球最頂尖的學者。竟然做出這種事。

問題來了,為什麼17年造假,無人發現?

1.實驗難度。

將c-kit細胞注射到老鼠身上。

首先,提取c-kit細胞就很難,這是位於染色體4q12-13,幹細胞的一種。

其次,注射到老鼠身上本身不難,而是需要注射到本身心肌受損、且仍然活著的小鼠。

這個操作也是很難的。

最後,需要觀測心肌組織是否能有新芽生長出來,這需要對好不容易的試驗對象進行開膛檢查。

2.權威

其實,有這樣的權威,在“心臟恢復青春”以及“治療心力衰竭”領域上有著很深造詣的學者面前,本身實驗這麼難,你想去反駁這座大山麼?

難上加難,也沒人往這方面想。這就導致很多國家的學者跟著這個方向繼續做下去。。。

3.危害

可怕!

耽誤了患者們17年,都覺得很有研究前景的方向,相當於誤導了人類17年。

這,等同於犯罪。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麼萌~


不哈韓的小韓


近期,哈佛大學請求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撤銷幹細胞界的絕對大牛Piero Anversa教授所發表的31篇有關心肌幹細胞研究的論文,哈佛大學認為Piero Anversa學術造假,根本就沒有心肌幹細胞。這則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學術界的大地震。因為心肌幹細胞不是Piero Anversa一個人在研究,而是從其被Piero Anversa自2001年首次報道以來,全世界範圍內成千上萬的科學工作者都在研究,是一個熱門領域,甚至一些製藥公司也涉入其中。這次撤稿造假事件,牽一髮而動全身,幾乎打了所有發表過具有正面效果的心肌幹細胞文章的人的臉,因為根本就沒有心肌幹細胞嘛。凡是說心肌幹細胞對於心肌再生效果好的文章,統統都是涉嫌不端嘛。



Piero Anversa博士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再生醫學中心主任,國際心血管領域的頂尖專家。他主持各種NIH的R01項目110個,要知道很多美國大牛也就是主持過幾項R01項目,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申請不上一次。而Piero Anversa博士則直接搞了100多個,簡直就是牛中牛,牛上天。Piero Anversa博士還到訪過中國很多知名機構,與很多中國機構洽談過幹細胞合作,屬於特特特大牛類型。



Piero Anversa之所以這麼牛,正是因為他在2001年發現了心肌幹細胞,從而自此一發不可收拾,享譽全球。這17年間簡直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可是,現在卻證明他這17年間的主要研究竟然只是造假,讓人心虛。特別是 自2001年Piero Anversa教授發現心肌幹細胞以來,心肌幹細胞的研究快速成為了醫學領域研究的大熱門。無數篇關於心肌幹細胞的論文被髮表,當然,國內學者也不忘湊一腳,查看歷年自然基金獲得情況就知道。





至於Piero Anversa為啥17年造假都沒有被發現,因為Piero Anversa在幹細胞領域是權威啊。大家做不出來就認為是自己水平不夠,或者說很多人跟著一起假唄,反正大佬們口中心肌幹細胞效果是極佳滴。於是乎就真假難辨,亦真亦假了17年後終於東窗事發。


PhD肖


在這裡,我從一個科研工作者談一下個人的看法。

科學的重複性打敗學術的權威性

一直認為,科學本身應是在一個能夠不斷的自我糾正的世界公認的體系下向前完善和發展,然後在科技上逐漸改善人類的生活,在醫療上創新進步讓我們更加健康的生活。這個在心臟研究領域的學術泰斗,近20年來幾乎所有的研究數據竟是捏造,無疑在學術界造成了一次“大爆炸”。對於這樣一個如此領先的研究成果,早在2004年就有學者進行了試驗重複驗證(如下圖所示),但研究人員並沒有看到可以通過幹細胞產生新的心肌組織。在後來也出現了不少的質疑聲,但最後都因為Piero Anversa本身在這樣一個領域的權威性而逐漸消失。直至最近,

科學的重複性才打敗所謂的學術的權威性。

學術權威的背後是什麼?

首先,諸多資源的浪費不可言記。在這樣一個世界領先水平的研究背後一直由巨大的科研資金在支持,這麼多年的人力物力財力無疑是白白浪費。此外,因其一人所革新創造的領域帶入了無數的科研工作者,這帶來的不僅是科研經費的浪費,還是多數人前途的斷送。


其次,嚴重影響科學本身的發展。雖然科學也是在不多的犯錯中成熟成長,但這種主觀的偽造嚴重影響了這一醫療科學領域的進步。一直以來,科學界都是權威在先;一直以來,我們普通的科學工作者也只能追隨權威。

學術界仍需構築完善的科學評估體系

  • 2014年國際著名學術雜誌《eLIFE》上刊登了一篇關於2010年至2012年期間50篇影響最大的癌症研究重複性的調查。調查發現多數的論文存在關鍵試驗無法被重複的現象。

  • 2012年《Nature》期刊一篇關於腫瘤藥物的論文重複性研究,發現高達90%已經發表的的研究成果得不到重複。
可以說,每年都會有上千萬關於癌症的研究論文刊登發表,然而多數的腫瘤學臨床試驗成功率卻不到5%,我們將癌症轉化為臨床的研究能力也因此卻越來越低。我們不會否認癌症本身的複雜不可控性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們也不會否認當前對於一些疾病本身的詳細機制研究仍然不夠徹底,但
通過此次Piero Anversa的事情,我們應該重新去思考以下所謂的權威性到底該如何安放在公眾的面前,我們也應該重新去思考科研成果究竟應該用一套什麼樣的重複性評價體系。

    生命科學視界


    小王子裡面寫的很有意思,有一顆小行星被人發現了,但是因為公佈者是土耳其人,穿著土耳其傳統服飾上臺公佈的,所以大家都不相信他,後來他換了身歐洲服飾,再公佈的時候,大家都開始相信了。。。這傢伙不就因為是白人所以才沒人質疑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