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對於孩子究竟有多重要?

安全感,對於孩子究竟有多重要?

安全感,對於孩子究竟有多重要?

閨蜜在月子期間,請了個很厲害的月嫂,月嫂教她給寶寶按摩,說皮膚接觸有助於增加寶寶的安全感。

果然,她家寶寶除了正常的生理需要外,很少哭鬧。

到了斷奶期,她依舊陪著寶寶玩,只是把餵奶頻率降低了一些。堅持一段時間後,寶寶很自然地就接受了奶粉。

她說:“這樣的好處是,寶寶會發現,除了食物變了,一切都沒變,媽媽一樣愛他。”

對媽媽來說,給孩子斷奶是件特別痛苦的事,尤其祖傳的方法還說,斷奶時,要把孩子和媽媽隔離。

可實際上,斷奶的難易程度,和寶寶的安全感密切相關。

安全感低的寶寶,在見不到媽媽,又得不到哺乳時,會懷疑自己被媽媽拋棄。所以,他們更難接受奶粉。

安全感,對於孩子究竟有多重要?

在著名的恆河猴實驗中:

心理學家哈洛通過一個胸前掛著奶瓶的鐵絲媽媽,和一個沒有奶瓶的絨布媽媽的對比,發現幼猴只在餓肚子時,才去鐵絲媽媽身上喝奶。喝完奶以後,他會回到絨布媽媽身邊,依偎在絨布媽媽身上。

絨布媽媽成為了幼猴安全感的來源。哈洛由此得出結論,身體接觸,對嬰兒的發展,遠超哺乳的作用。

也就是說,安全感對一個人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食物。

安全感,對於孩子究竟有多重要?

安全感,對於孩子究竟有多重要?

在兒童依戀風格的研究中,心理學家發現:孩子會形成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依戀風格,與小時候父母的回應方式有關。

寶寶會哭鬧,不外乎餓了、尿了、便了,或者哪裡不舒服,需要被安撫。這時,如果父母能及時回應寶寶的需求,他就能確認,外界基本安全,於是形成安全型依戀。

如果父母偶爾回應,偶爾不回應,寶寶就會變得焦慮,最後形成焦慮型依戀。

而很少回應寶寶的父母,則會讓寶寶意識到,自己的需求是不能被滿足的。

所以,他們會壓抑自己的需要,剋制自己的情感,並最終形成迴避型依戀。

針對這幾種不同依戀風格的孩子,研究人員做過一個實驗。

實驗中,測試者拿出一個玩具,這個玩具既像一隻鳥,又像一條魚。總體來說,像鳥的部分多一些。

然後,測試者分別告訴三種不同依戀風格的孩子,說這是一隻鳥。而這些孩子的媽媽,則會告訴他們,這是一條魚。

面對兩種不同的答案,安全型的孩子會尊重客觀事實。雖然他很愛媽媽,但他認同這是一隻鳥。

而焦慮型的孩子呢,根本不管事實真相,他只聽媽媽的話。媽媽說是魚,他就說是魚。

迴避型的孩子,因為跟媽媽關係比較疏遠,所以在媽媽不顧事實情況,說玩具是一條魚時,他會更加不信任媽媽,而相信測試者。

很顯然,在這三種類型的孩子中,安全型的孩子學習方式更健康。

他們信任媽媽,同時,也尊重客觀事實。而這一點,從他們兩三歲時,就開始表現出來。

安全感,對於孩子究竟有多重要?

安全感,對於孩子究竟有多重要?

小侄女快三歲了,妹妹今年把她送進了幼兒園。上了一週幼兒園後,她給我打了個視頻電話。

我問她:“你在幼兒園過得開心嗎?”

她回答我說:“我今天很乖哦。幼兒園裡有好多玩具,也有很多小朋友。”

我又問:“週末不去幼兒園,你準備去哪裡呢?”

她說:“去海邊呀,因為我很乖,所以爸爸媽媽帶我去海邊挖沙子。”

我又和她聊了幾句,但每隔一兩句,她都要強調:“我很乖。”

她會這樣,是因為她奶奶常說:“你不乖的話,奶奶就不愛你。爸爸媽媽也不喜歡你,還會打你。”

她太怕說錯話了,因為一出錯,爸爸媽媽就會拋棄她,所有人都會討厭她。最後,她只能小心翼翼地變成爸爸媽媽眼中的乖寶寶。

可是,這樣人為地製造不安全感,就為孩子的“討好型人格”埋下了種子。

安全感,對於孩子究竟有多重要?

安全感,對於孩子究竟有多重要?

還有些不合格的父母,甚至會以孩子的不安全感為樂。

我就曾遇到過一家三口,在過地下通道時,因為通道里的燈沒開,所以孩子躲在媽媽身後,說自己怕黑,不敢往前走。

我以為他們會停下來安撫孩子,哪知,那個爸爸突然發出一聲怪叫,把我都嚇了一跳。

孩子聽到聲音,像遇見了鬼一樣,抱著頭,尖叫著跑出好遠。他邊跑邊說:“我不走,我不走,裡面有怪獸。”

而他爸媽,卻被逗得哈哈大笑。那個爸爸說:“你膽子太小了,現在正好幫你練練膽。”

他們完全沒意識到,孩子怕黑,是因為安全感不足。他們不僅不安撫,還故意刺激,讓他更加恐懼。

都不難想象,孩子晚上睡覺,熄燈後,會多麼害怕黑暗的房間,如果這種刺激很頻繁,甚至可能導致睡眠障礙。

安全感,對於孩子究竟有多重要?

安全感,對於孩子究竟有多重要?

行為心理學創始人約翰·華生曾對八個月大的艾伯特做過恐懼實驗。

一開始,華生給了艾伯特很多可愛的毛絨玩具。

他一點也不害怕,還興奮地撫摸它們。

兩個月後,華生把一隻小白鼠放在艾伯特面前,他愉快地想要撫摸小白鼠。就在這時,華生用力地敲響了艾伯特身後懸掛的鐵棒,尖銳又巨大的聲響把他嚇了一跳,他趴在地上,大聲哭了起來。

之後,每當艾伯特想要撫摸小白鼠時,華生就會敲鐵棒。這個刺激,讓艾伯特開始害怕小白鼠。不僅如此,他還害怕所有的毛絨玩具,包括聖誕老人面具上的鬍子,也讓他瑟瑟發抖。

華生在實驗報告中說:“人的行為,是可以像機器一樣被製造出來的。

這個實驗讓他名聲大噪,他的思想,也因此變得更加激進。

他甚至說:“只要給他一打健康的嬰兒,他就能將其訓練成任何類型的人物。”

然而,當華生按理論去訓練自己的孩子後,他的孩子,卻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了問題。

他的大兒子,多次自殺被救後,在三十多歲時自殺身亡,他的二女兒,也曾多次自殺,他的小兒子,一直流浪,靠他的接濟生活。

我們熟知的哭聲免疫法、延遲滿足感、挫折教育等等,很多都是以犧牲孩子的安全感為代價。

那些讓孩子完全喪失了安全感的父母,在新聞中,不是把孩子養成了精神分裂症、自閉症,就是因為訓練中的意外,導致孩子死亡。

早在1979年,美國心理學協會就針對華生這個反人倫的實驗,公佈了心理學實驗倫理規範。然而,卻有更多家庭,在以犧牲孩子的安全感為代價,迫使孩子乖巧懂事。

他們總覺得,所謂的優秀,就是成為一個標準人。小時候,孩子胖乎乎的,又聽話,就是可愛的,長大一點,學習成績好,就是討喜的,變成成人,能夠掙大錢,就是最好的。

他們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所以不停地尋找育兒指南,報早教班,用各種方法剝奪孩子的安全感,逼迫他們成長。卻不知,安全感,才是孩子最高的起跑線。

安全感,對於孩子究竟有多重要?

作者簡介:顧之痕,富書籤約作者,久病成醫的心理學愛好者,用文字書寫故事,用旅行認識自己,簡書@顧之痕2008。本文首發爸媽精讀(ID:bmnfrc),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媽,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