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总有人给历史上的反面人物洗白?

飞1422569


首先,我要表明立场,我反对给历史人物“洗白”。所谓“洗白”顾名思义,就是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坏的说成好的。

评价历史要有“历史之同情”,要有“历史感”

但是,我想说,人是复杂的,历史也是复杂的,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人,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坏人。

著名历史学者陈寅恪曾说,评价历史要有“历史之同情”,也就是说评价历史,不能脱离当时那个历史语境,要回复到那个时代,用将心比心的方式去思考,历史上的这个人为什么会选择那样的方式。

马克思曾经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里面有一句经典名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这句话我经常引用,就是强调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和事件要有历史感。

现代人太高傲也太自大了,总是用上帝的视角去评价我们的祖先,或者用后见之明评价历史人物的抉择,这样往往不能了解真实的历史。

评价历史人物要从“语境”出发,理解他抉择的真实目的

当然,我想说的是,我们回到历史脉络中了解人物和事件,其目的并不是要为其翻案。

我之前曾经回答过汪精卫为什么当汉奸这样的问题,结果遭来很多骂声音。我其实是从他内心深处去寻找他做汉奸的原因。不管这其中汪精卫的出发点是什么,他又为何会从一个激进的革命当然变成汉奸。但是,他当了汉奸,错了就是错了,理应被钉在民族的耻辱柱上。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不去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历史学的目的是求实求真,这是研究什么时期历史都不应该忘却的。

最近在阅读英国剑桥学派著名学者斯金纳的相关著作,他提出,研究历史上思想的变迁不能脱离语境,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看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

比如他研究马基雅维利,我们都知道马基雅维利有一本书叫《君主论》,其目的就是强调君主要进行独裁统治,收归权力。后来,这种说法被后世很多人所批评。

但是我们如果回到马基雅维利所提出的时代,就会发现,当时,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因为皇权的软弱,导致国家弱小,宫廷内部政变不断。因此,马基雅维利才会提出这样的观点。

再比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面,有一个著名的“礼拜六”派,他们主要强调要有闲适的生活,发现生活之美(这样的文章适合礼拜六看,故名)。后来,他们被左翼文人大肆批判,认为在民国那样动荡的社会,不强调奋起抗争,而是如缩头乌龟一样享受生活,这简直是资产阶级的腐朽。在民国时期,我们当然认为这样的文章不合时宜。

但是,到了现在和平时期,“礼拜六”派的观点似乎就变得有意义了。毕竟,我们周末读读文章,发现生活之美,可以缓解我们工作的压力和焦虑的心态。而且,我觉得这种方式,要比看一期综艺节目,狂笑之后什么也没留下要好吧。

因此,我想说,有些历史的观点往往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评价历史,其目的不是要“洗白”什么,而是发现真实的历史,理解历史上每个过程的变化,反思他们对后世的影响。


兮兮说事儿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给历史反面人物洗白,尤其是学术界几十年肯定的反面人物洗白的,主要是下面几种。


第一,政治目的的洗白

这种不好多说,大家懂得。

铁骨铮铮郭沫若,,忠贞不二冯玉祥,坚持抗日汪精卫,爱国将领张学良。

第二,反面人物后代为祖宗洗白

这主要是臭名人物的后代,比如大汉奸、卖国贼、叛徒、临阵脱逃的将领等等。

这些人的后代背负祖宗的恶名,都觉得很不好听。

所以很多人,不惜一切代价洗白,雇佣大量写手和无良作者,雇佣水军,写书、开研讨会、发网文等等。

这些人在社会上还是有一定能量的,尤其在网络上。

第三,哗众取宠的作家

中国的历史,尤其是秦汉以后的中国历史,史学界早就有比较完整的研究成果。

基本上,你能想到的所有东西,这100多年都有研究成功。

但现在很多人靠写书吃饭,如果按照正史去写书,根本没人看,这种书太多了。

于是,为了换点小钱,就胡写一通。

黑的写成白的。

第四,无聊的网络抬杠者

有的小年轻,自认为看了两本历史书就是专家了,在网络上装专家。

这些人专门以抬杠为乐趣,你说太阳是圆的,他就说是方的。你说屎不能吃,他就一定说能吃。


第五,受教科书洗脑的无知小儿

极左时代的历史学观念,到现在还在影响很多人。

很多人被洗脑惯了,习惯于用这种思维去看待历史。

这种人头脑里面没有普世价值观、没有道德观念、没有基本是非观,崇尚暴力、崇尚强者,相信胜者为王的丛林法则。

说白了,就是没人性的脑残。


以上五种人,构成了主力军。


萨沙


像汪精卫之类卖国贼,只要中华民族不亡种,他就永远是民族败类。永无翻身之日。崇祯不是坏皇帝,吴三桂,洪承畴不是忠臣。赵构不是好皇帝,秦桧永远是奸臣。现在和以后的历史都会这样认为!冯玉祥,吴佩孚,段其瑞他们都不是完人,失误难免,却有高傲的民族气节。张学良在九一八辜负了张作霖的期望,愧对了人民,幸好西安事变改变了国人的看法。绝大多数人都不能用几个简单的字概括,必竟圣人不多!

中华文化的复兴已露出苗头,千万别被日夲和美国的统战思想击溃,没有民族文化的民族不是强大的民族!

本人才疏学浅文字难免出错,望谅解。文明上网是大家的共识万望共同尊守。


用户3582451015499


还是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各位都提到张少帅。说到此人,才真是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让他清纯她就清纯,让她放荡她就放荡。现在看来,张学良先生(我更喜欢这么称呼他)生平的主要功勋是东北易帜,使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中国;与杨虎城将军共同发动了西安事变,使得ZG有了冲出贫瘠的土地,有了招兵买马争夺天下的资本。故而,民国38年后张学良被尊为“民族英雄”

其实在我看来,啊呸,什么东西!!


淄博鳳凰


我认为分两种。第一种,人家原本就是白的,在极左的年代把他抹黑了。李鸿章原本是个爱国者,却把他抹黑成卖国贼!

当时,列强们把清军打得狼狈不堪,如果不签订卖国条约,列强们就会一直打下去,老百姓就会遭受更大的损失。而列强们只认恭亲王和李鸿章。李鸿章认为,恭亲王血统高贵,这样不体面的事情怎么能让他干呢!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李鸿章就是清朝的背锅侠!

吴佩孚也是被抹黑的。他屠杀罢工的工人罪不可赦,但是,他却是一个爱国者。当时,日寇为了奴化中国,在其占领区大肆收买民国时的军阀,充当他们的爪牙。吴佩孚曾是民国的风云人物,自然是日寇重点收买的对象。日寇给了吴佩孚一个讲话稿,里面全是汉奸言论,让吴佩孚在一个公共场合演讲。吴佩孚秀才出身,文章一流,口才极佳。他在公共场合发表了抗日言论,日寇恼羞成怒,借机杀害了吴佩孚。许多人认为吴佩孚是爱国者!

秦桧的后人想替他们的先人洗白,那是痴心妄想!杀害民族英雄岳飞的首恶是宋高宗赵构,帮凶是秦桧,历史岂能篡改?!


美食家106


洗白也好,变化也好,这些言论的背后,其实透露出的是我们国家历史认知教育的缺失以及现今社会历史虚无论的兴起。

归根结底,所有的言论都是有其目的性的,为反面人物洗白也是有其目的性。

比如说,有些自称是秦桧后人的人宣称秦桧该站起来了,秦桧是忠臣,以及给洪承畴开纪念会的那些人,和后来穿起满清龙袍大街上招摇过市的那些人,其目的就是不一样的。

他们的目的主要有两种


一,出名。

现在的社会,想出名很容易,你特别优秀是可以出名的,当然你特别丑陋也是可以出名的,出名自然有很多好处,经济利益是很容易得到的,这些人没什么能力,于是就开始靠卖丑出名了,比如说所谓的秦桧后代,和让秦桧站起来的那位小丑,还有给洪承畴开纪念会的那些人,穿着“皇军”衣服宣扬南京大屠杀的人,都是这样的,他们没有文化,没有修养,唯一有的就是或者可能和这些汉奸和反面人物有八辈子打不着的关系,于是就靠他们为生,说点惊世骇俗的话,达到其被整个社会攻击,然后出名的目的。

二,别有用心。

要说这些就是在拼命的宣扬曾经一个被认为是黑暗落后,反动的时代是无比的辉煌,拥有盛世和无数明君,开疆扩土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最后还顺应世界大势,把政权“留”给了人民的人,这些人现在在大街上穿起所谓的龙袍留起猪尾巴祭祖,宣称自己有高贵血液是皇族,这些人的目的就又不一样了。

警惕吧,同胞们,现在确实有一小搓打着“团结”旗号的人,在破坏名族关系,四处吹祖宗,搞翻案,你批评他们就成了破坏团结,你不批评它们就眼看着它们把人们的认知搞的乌烟瘴气,就比如宣扬溥仪回紫禁城还要买票的,你是国家的公民,紫禁城是国家的,什么叫“回自己的家业要买票?”退一万步说,紫禁城是从哪来的?不懂历史的人们看了就真以为紫禁城就是爱新觉罗家的了,这样下去,指不定多少年以后还真成了他们家的,大伙再欢迎他们住进去,认个皇帝玩玩?恐怕这才是他们的目的吧。

通过给一个时代翻案,来否定历史,是什么心态?我们可以知道,既然是翻案了,秦桧就是对的,秦桧是对的,融合就是对的,反抗就是错误的,反抗是错误的,当汉奸就是对的,再往下想想吧,不寒而栗。


关河南望


很久以前有句名言:“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对此不甚理解,随着岁月的流逝,知识的增长,慢慢地体味到它的精髓。

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人物。就比如汪兆铭,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汪精卫。如果他在出走武汉投敌日寇之前死去,绝对称的上民国的美男子、民国的英雄。说不定现在还有许多人对他膜拜!自从投入日本人的怀抱后,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汉奸、卖国贼。虽然汪伪政府在民生和教育上也出了点力,但功还是远远少于过的!因此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也是应该的。

冯玉祥也是民国的风云人物,曾经和蒋介石义结金鸾,不久后又因利益冲突暴发了中原大战。战败后又回归国民党的怀抱,其在历史上八次倒戈,是著名的倒戈将军。其手下更是出了诸如孙良诚、石友三、郝鹏举等倒戈将军。冯玉祥在五原誓师时就和共产党搭上关系,邓小平就曾在冯部做过统战工作。蒋介石"清党"时又礼送共产党出境,因此在中共党内有良好的形象,但其终究是军阀出身,手下也杀了不少共产党人,我认为将其树为正面人物也不合适。



提起张学良,就不能不说"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前者使之成为国家的罪人,遭到国人的的谩骂,后者是对前者的赎罪。虽然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中对国家有所贡献,但是难以抵消因“九一八事变"对国家造成的灾难。张学良终其一生只能算是个流氓和军阀,与其老子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当时的形势是大陆想通过张与台湾对话,将其捧的很高大上,实则一无赖小人而已。


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比如我们林副统帅。等等众多人物。

历史没有如果,过去的已经过去,社会已经进入新的时代,历史只能回顾,回顾历史要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少走弯路。

现在的年轻人对那个时代了解的太少太少,以致一刀切的把一个人物固化,不是黑就是白,这是严重违反认识论的。我们在了解历史背影的前提下,公正地评价每个历史人物,使之更贴近历史的真实!





行云流水1437995


在我们小的时候,家长灌输的思想是好人和坏人,但是当我们长大了以后,自己分不出来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所以历史中有一个成语:盖棺定论。


什么是反面人物,相对于正面人物来说的。比如陷害岳飞的秦桧是反面人物,根据史料记载岳飞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绍兴十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赵构、秦桧却一意求和,

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但是我们如果把这一情节,放到政治的角度。真正杀害岳飞的其实是当时的皇帝,如果没有皇帝的诏书怎么会连发12道金牌。

当时政府的无能,皇帝的软弱,整个官场的腐败,是直接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皇帝害怕担心的是如果岳家军强壮起来,不受控制,万一造反,自己皇帝的位置不保。


如果说是为历史人物洗白,其实是从另一方面解读历史人物,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如果从劳苦大众的角度解读,来定义反派正派,我们更需要的是正义和善良,向秦桧这样,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民族英雄的行为。完全不用去洗白。因为岳飞代表的是正义,是劳苦大众。是民族气节。我们需要的是历史真相。更需要民族英雄。


当然我们更要分清,有些人喜欢恶搞,利用一些历史人物来发表自己的主张博取大众的眼球,我们需要做的的就是加大正义的声音,基于历史基础客观理性的分析,不要被某些人扰乱我们纯净的环境。


南极视频




有些为了政治宣传需要才被洗白,正如许多明白人所说:历史就是供人打扮的小姑娘,你让她清纯她就要清纯,你让她淫荡她 就要淫荡。

历史人物本来都有一个本来面目,但随着时光走远,许多人的真面目都模糊不清了,甚至被涂上了其它颜色。

忠贞不二冯玉祥,爱国将领张学良。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这两个人物在当时就有非常大的争议,为民国时期大多正派人士所不耻。

冯玉祥被人称为倒戈将军,一生中八次倒戈。如果吕布是三姓农奴,这位老兄就是八姓家奴了。因为总是倒戈,最后个人信用大破产,中原大战后,就连他的老部下也纷纷背叛他,再也不愿意跟他共事,他就成了孤家寡人一个,成为一个老愤青和政治混混。

张学良就是一个吃喝嫖赌的花花公子,东北在张作霖时代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军阀,有自己独立的军工体系和军事力量。结果到了张学良手上,短短三年就一枪不放把东北让给日本人。在之后的长城抗战中,东北军更是表现太差,让日本人逼近了北平和天津。这个人一辈子都活的稀里糊涂,到了老年,写回忆录时,记忆最清楚的事就是自己玩弄了多少个女人。



另个一类是在过去因为政治宣传需要被洗黑的,但经过近些年史料分析,发现并不是反而人物的。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李鸿章。

在我们年少时的教材上,李鸿章就是一个专门为卖国而生的人,一辈子好像就是为了签订卖国条约而做的官。甚至在一些资料上,还传播这样一件事,李鸿章对身边的亲信说,天下没有做官更容易的事了,如果你连当官也不会,还能做什么?

走过百年,我们再回头来当时的历史,不管是贪婪的满清皇帝,甚至包括蛮横的慈禧太后,还是当时的大臣,尽管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但绝对都是爱国的,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卖国,毕竟这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李鸿章同样如此,他不过是为了清朝的皇族们去背锅而已。

李鸿章先是帮助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然后又成为洋务运动中最有作为和影响力的大臣,有些企业还在为国家做贡献,比如招商局集团。

李鸿章为了振兴清朝,付出了他能做的全部努力,没有以他为首的大臣,清朝估计早就被灭亡了,中国会被外国瓜分更多的土地。



还有一类是被民间戏说成坏人的,民间的小说中描写的基本没有一点符合历史事实的。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比如潘美。

潘美在民间的传说和小说中,被改名为潘仁美,作为皇帝的岳父,为了自己的私利,勾结辽国,金沙滩为了保护皇帝和皇族,一门忠烈除了四郎五郎六郎外,全部牺牲了,包括老父亲杨业。这里边的潘仁美就是一个坏的掉渣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潘美是一员猛将,是皇帝赵匡胤最喜欢和信任的一员大将。在北宋建国的过程中,立下下汗马功劳。收复了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方,为北宋的统一和边境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潘美在战场上也有失误,比如在讨伐辽国时,逼近杨业出战,后来又疑心辽兵设置伏兵,因此见死不救,导致杨业战死。后来潘美也被连降三级。但客观的来说,潘美和杨业两人在此前的十几年间,共同防守辽兵,配合的都是比较好的,这一次的失误也不能掩盖这一点。

后来的民间传说和小说杨家将中,潘美的形象就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变成了汉奸和小人,专门卖国和坑害忠臣。


新知传习阁


洗白历史反面人物,抹黑正面人物。是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金庸在《神雕侠侣》里,写过一个尹志平,这家伙玷污小龙女……后面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但正史中的尹志平,纯正面人物,历史评价也好高。

再比如我们熟知的汪精卫,多年前林思云有一本《真实的汪精卫》,就试图给汪精卫翻案。

我们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无法离开以下几个因素:

1. 史料。史料的客观性很大程度就决定了我们对一个历史人物研究的基调;

2. 考古发现。有时候,忽然一个新的考古材料的发现,其实够所有人喝半壶的。这种情况下,我们以往的看法可能就不对了。

3. 观察视角。

这就比较好理解了。比如对魏忠贤这个人的分析,从奸臣误国这个角度看绝对没有问题。

但如果从当时东林党和其他党派之间的斗争的视角看,魏忠贤可能就没“那么坏”。或者说,魏忠贤的破坏力,就没想象的高了。

其实很多问题都需要画一个限定条件。离开限定条件,说什么都是错的。

比如大家都在黑天使拉大宝贝的演技多么差。

但是,如果我们从一个模特,或者只评价颜值,那就挺不错的。

这种情况讨论的就不是翻案,而是深入分析。

还是不大一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