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要问现如今餐饮消费中的主流品类是什么,答案无疑是酸菜鱼。这道发源于川渝一带的经典鱼肴,不但席卷了全国各地的家常餐厅,更是撑起了一个又一个爆红的单品店。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如今,以酸菜鱼为主题的知名餐厅不胜枚举,“太二”“青花椒”“本素&小爷”“弄鱼”“十三椒”都是个中翘楚,更有以一道“能喝汤的酸菜鱼”成功盘活困局的“九锅一堂”。

同样一道酸菜鱼,为何有的能撑起一家店,有的却难以给顾客留下印象?

看上去连家庭主妇都会制作的酸菜鱼,藏着什么样的奥秘机关?

近日,“酸菜鱼王”孟波,在济南首度完整剖析了“十三椒”酸菜鱼迅速发展的秘密,深入解读了多款口味鱼的制作壁垒。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作为资深的川味鱼烹调专家,孟波近些年将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十三椒”的出品上面,从鱼的挑选、鱼片的浆制,到复配调料的制作、出品的工艺流程等均有透彻研究。

酸菜鱼的群众基础广泛,但同样也有一个问题是容易被模仿,不仅产品本身没有太大难度,而且创新也存在同质化倾向。

比如在走菜前撒菊花瓣、推出两种口味做成鸳鸯双拼等,只要有一家推出,其他同行马上就会纷纷效仿。孟波能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带领“十三椒”杀出重围,他个人总结的经验是:口味壁垒才是绝杀关键!

下面,他将从几个方面,解密自己探索出的酸菜鱼致胜法宝。

酸菜鱼(老坛酸菜味)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这道酸菜鱼汤汁金黄,莹润清亮,鱼片不是常见的大平片模样,而是翻卷似玉兰花瓣,口感细嫩弹滑,表面没有通常鱼片上浆后呈现出的糊化层,轻薄似无浆,底部所垫的水果玉米段更是具有提鲜解辣的作用,使得酸辣味更加柔和厚重。

选料:体型修长无肚腩

制作这一单品,目前选择的主流鱼种有三:巴沙鱼、草鱼和乌鱼。“十三椒”立项后,孟波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详细对比这三种鱼的优缺点。

首先是传统酸菜鱼最常用到的草鱼,它的优点是货源充足稳定、新鲜、肉质细嫩,但缺点也很明显,只要加热时间一长就容易散烂,所以鱼片加工得通常较厚,这样一来入味效果就会变差,而且草鱼杂刺太多,所以并不是首选。

再来说“巴沙鱼”,这种东南亚大规模出产的经济鱼种,产量极高成本极低,借着近两年酸菜鱼单品火爆的“东风”,大规模出口到我国,因杂刺少、肉质紧实、不易散碎的特点,一度被中小酸菜鱼馆子当做卖点。但由于其肉内脂肪含量小,所以香味不大,而且市场流通的多为冰鲜产品,口感也大打折扣,所以这种鱼同样不是最佳的选择。

最后,孟波将目光定格在了乌鱼上,这种鱼在老百姓眼中比草鱼高档很多,但从价格上来说,二者其实相差不大。而且乌鱼吃起来很嫩、鲜味也足,肉质紧实度好,制熟后放置一段时间仍能保持Q弹的质感,不会像草鱼那样变得散碎。兼之鱼肉中几乎没有任何小刺、杂刺,加工难度较小,食用也更方便。

此菜选用生长期十三个月、体重在3斤左右、体型修长、无肥胖“肚腩”的乌鱼,这样的“身材”无多余脂肪,不但鲜味充足,而且肉质紧实,便于改刀成型。

除了依据外形选择乌鱼,划开鱼肉后还有一个鉴别标准——观察鱼片上的T形红色血线,此线越细,腥味越小。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T形血线,越细的腥味越小。

改刀:“斜片直拉”法

鱼片能否翻卷成玉兰花瓣,与改刀手法有直接关系。

乌鱼取肉时,务必紧贴脊骨,一方面加大出成率,另一方面保证肉扇的厚度,然后紧贴腹部鱼刺,片下鱼排,即成完整鱼扇。去掉背部的鱼鳍,修掉鱼扇边缘不规则的地方,使之变成匀称的长方块,再从尾部下刀,刀面与砧板保持25°夹角,斜刀片肉,到达鱼皮时立起刀面,划断鱼皮,干净利索。

鱼片为何能翻卷成玉兰花瓣的模样?

孟波介绍,其成形关键有三点:一是鱼扇的厚度,若掌握不了要点,很难片下尽可能完整的鱼扇;二是鱼片的厚度,约0.2厘米,与一元硬币相仿,薄了卷不起来,厚了则口感不好;三是片鱼的刀法,斜刀片、直刀拉,既保持鱼片的厚度又控制鱼皮的宽度,鱼皮若太宽则不容易翻卷成花瓣。

1、不合格的鱼扇与合格鱼扇对比。若刀工不过关,则片出的肉扇过薄、表面凹凸不平,这样改出的鱼片翻卷后花型就不美观。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2、斜刀片鱼肉,夹角呈25°,到达鱼皮时立起刀刃,直刀划断鱼皮。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3、汆好的鱼片全部翻卷成花。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洗鱼:暗流涌动法

以往处理鱼片,清洗这一步骤往往不是重点。而孟波钻研酸菜鱼多年、试验过上千斤鱼片后,独创了“暗流涌动五步洗鱼法”。

第一步:将鱼片纳入盆中,加入10克盐,添入清水,两手抄起鱼片轻轻淘洗,至水质浑浊后捞出鱼片,倒掉污水。

第二步:鱼片放入盆中,再次添水,无需加盐,两手轻抄,让鱼片自然震动,待水浑浊后再次更换。

第三步:方法同上,鱼片越来越干净,洗鱼的水也不像前两次那么浑浊了。

第四步:模仿洗衣机的原理,一只手放入盆底搅动,让鱼片朝同一个方向转动起来,注意不要直接用手拍打抓洗鱼片,否则容易破碎。

第五步:再换清水后方法同上,此时鱼片洁净光滑不粘腻,水也变得清澈,捞出后轻轻摁压去掉多余水分。

五步洗涤目的是去掉鱼片的黏液、脏污,用清水将鱼片的纤维分开,这样腌制时它才能充分吸收粉浆。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洗鱼前三步手法相同,轻轻抄洗,不要过度揉搓。

上浆:薄似轻纱法

由于鱼肉是典型的“套叠肌状”结构,含水量大且易流失,因此加热后容易变老或破碎。如此一来,制作鱼片类菜肴必须要充分打水、上浆。因此孟波的浆鱼片流程共有五步,依次是漂洗→腌味→二次补水→上浆→静置。

鱼片纳入盆中,按比例撒入腌鱼粉轻轻拌匀。紫薯淀粉加少许清水溶开,淋入鱼片中,轻轻抓匀,再淋少许清水,静置一旁,十分钟后鱼片便会把粉浆、清水全部吸收。

这种上浆手法有何特别之处?

传统浆鱼片,方法是调入盐、淋葱姜水,加水淀粉抓匀,最后封油,抓拌力度较大。而孟波的上浆法力度很轻柔,流程是先撒提前调好的腌鱼粉,然后淋少许湿紫薯淀粉,最后不封油,改为封清水。紫薯淀粉呈浅桃红色,粉质细腻,吸水性强,会将最后淋入的清水全部吸收,输送到鱼片中。

1、加腌鱼粉入底味。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2、二次补水后加入紫薯淀粉搅匀。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3、鱼片上浆的最后一步是淋少许清水,静置使其吸收。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熬油:澄澈透明法

将鸡肥油切块,洗净后倒入锅中,加少许清水煮沸,大火汆掉腥气,倒入色拉油大火继续熬制,待水汽将干时下海南金瓜条、胡萝卜条、葱丝、姜丝共,中火熬至油色黄亮清澈,此时蔬菜全部被炸香炸干,滤出料渣即得鸡油(打出的蔬菜渣不要浪费,可熬制川式红汤,用以制作香辣鱼、冷锅鱼等菜品)。

添加海南金瓜条、胡萝卜条、姜丝等料头熬出的鸡油颜色特别黄亮,毫无腥气,这款鸡油引得同行频频前来成都十三椒酸菜鱼店探秘。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熬好的鸡油色泽澄澈黄亮

调滋味:四种口味撑起销量

“十三椒”的鱼肴共有四种口味,分别是:老坛酸菜味、番茄味、原创青花椒味、香辣味。其中,以老坛酸菜味作为主打,撑起了鱼肴销量的半壁江山。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两种。

老坛酸菜味走菜流程:

1、水果玉米煮熟切段,垫入盆中。

2、锅入猪油100克烧热,下泡仔姜片30克、鲜青花椒、蒜片各15克炸香,再下泡椒段20克、泡萝卜片30克、改刀成条的老坛子牌泡酸菜80克炒香,添高汤1500克,调盐、味精、鸡粉、胡椒粉,淋野山椒水5克,煮沸熬透后盛入垫有玉米的盆中。

3、锅入清水烧至冒鱼眼泡(约80℃),调少许盐,滑入浆好的鱼片750克浸烫15秒至翻卷成花瓣状,捞出盛入盆中,撒少许香葱段、干辣椒段。

4、锅入鸡油150克,烧至八成热时激到干椒段上,撒金蒜碎即成。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需使用自然发酵的老坛酸菜,才能烧出纯正的酸香。

制作关键:

制作酸菜鱼时,要用这盘以酸菜、泡姜、泡萝卜、鸡油制成的酸菜鱼料,在调汤环节使用,下锅后酸香、酵香迅速释放,而且汤体也很自然地变成了通透的淡黄色。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秘制酸菜鱼料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番茄鱼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这道番茄鱼红艳诱人、酸鲜开胃,带有一抹柠檬清新,富有东南亚风味。其调味关键在于两点:

一是添加了青花椒、黄瓜片、泡姜、泡萝卜等料头,炒出鲜辣后再下番茄酱与番茄块,丰富了传统番茄鱼的味道层次,使之不再是单纯的番茄酸味,而是多了清鲜、微麻、微辣等复合香气。

二是最后淋两滴木姜子油,木姜子油遇到番茄汁会散发一股类似东南亚菜肴的清香,很受年轻顾客的欢迎。

制作流程:

1、番茄入沸水烫至外皮收缩变软,捞出后剥掉外皮,切成小块。

2、锅入鸡油、色拉油各50克,下泡姜片、泡萝卜片、鲜红小米辣段、野山椒段、葱段、洋葱丝、黄瓜片、鲜青花椒炒出香味,倒入番茄酱50克炒香,下番茄块150克炒出果蓉,淋入色拉油30克,放香菜段50克,添高汤1500克煮沸,调底味后起锅倒入盆中静置待用。

3、走菜时打出料渣,将番茄汤倒入锅中,加入鲜番茄块150克重新煮沸,滴入两滴木姜子油,倒入盛有玉米的盆中。

4、取浆好的鱼片500克浸烫至断生,盛入盆中即可上桌。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番茄鱼起锅时,需要添加这些料头来增加复合鲜麻香气。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除了以上两种畅销味型的酸菜鱼以外,孟波还有原创青花椒鱼、鲜椒鱼、木桶鱼等多款味型的酸菜鱼介绍。

熬一锅蔬菜汤 撇一盆蔬菜油

酸菜鱼、番茄鱼是以高汤制作,而原创青花椒鱼、鲜椒鱼、木桶鱼则以蔬菜汤打底。这锅汤用料讲究,手法细腻,最特别之处在于,将熬好的蔬菜汤沉淀,撇出上层的蔬菜油,与蔬菜汤分开使用,蔬菜油最后烧热激在鱼上,鲜麻微辣,蔬香浓郁。

蔬菜汤:

用料:

鲜二荆条青椒、生姜、洋葱、大葱、小米辣、小葱、香菜、大蒜、黄瓜、鲜青花椒、芹菜、干青花椒、胡萝卜,分别改成片或者段。

熬制:

1、锅入菜籽油烧热,倒入姜片炸至微干,依次下洋葱、干鲜青花椒、小米辣、青椒、大葱段、小葱段等料头炸出香味,然后下其余蔬菜炒香,冲入清水,大火烧沸后转小火熬制20分钟。

2、滗出蔬菜汤,在锅内料渣里再加入毛汤(由于蔬菜已被熬煮一遍,香味没那么浓,因此熬二遍蔬菜汤最好加毛汤)继续熬20分钟,捞出料渣得二遍蔬菜汤。

3、将两次所得蔬菜汤掺在一起,沉淀后撇出上层蔬菜油,底层即为蔬菜汤。


图示:

1、熬制蔬菜汤的所有用料。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2、熬好的蔬菜汤最后撇出上层的蔬菜油单独使用,清香味特别浓。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这款青花椒鱼以蔬菜汤打底,最后用蔬菜油、色拉油、藤椒油激香青花椒,成菜鲜麻开胃,汤汁清爽利口,麻得嘴唇突突跳,食之过瘾、难以停箸。

制作流程:

1、取蔬菜汤3斤倒入盆中,加家乐辣鲜露20克、鲜露、鲜麻辣鲜露、鸡汁、味精、鸡精各10克、盐6克、白胡椒粉2克搅匀,入锅烧沸,放莴笋片、土豆片各170克及泡透的宽粉300克焯透,捞出入盆垫底。

2、往锅内蔬菜汤中调入幺麻子藤椒油10克搅匀,倒入盆中。

3、浆好的鱼片入80℃宽水焯至断生,捞出后盛入盆中,撒干青花椒20克。3、锅入蔬菜油60克、色拉油30克、藤椒油10克烧热,激到青花椒上即成。

鲜椒鱼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这款鲜椒鱼调汤时加入了花生酱、芝麻酱、青芥辣、芥末油等,前两者增加醇厚香气,后两者增加微微呛鼻的芥辣,很有冲击力,是一道极为旺销的酸菜鱼。

制作流程:

1、盆中放入蔬菜汤2斤、高汤1斤。

2、芝麻酱15克、辣鲜露15克、花生酱10克、鲜露10克、鸡粉10克、鸡精10克、蚝油10克、青芥辣8克、美极鲜味汁7克、大厨四宝鸡汁7克稀释调匀,倒入汤中。

3、调好的混合汤入锅烧沸,下芹菜段、蒜苗、土豆粉各适量焯透,捞出垫底,放入焯熟的鱼片。

4、锅下蔬菜油100克、幺麻子藤椒油10克、芥末油30克烧热,下青辣椒圈、青小米辣圈、鲜花椒共150克炒香,盖到鱼片上即成。

木桶鱼

酸菜鱼做出这个味,才能留住客人!

这款木桶鱼集创意、口味、仪式感于一身,一上桌便获得了满堂彩。热汤冲入桶内瞬间沸腾之时,鱼片跳跃翻转之际,满桌食客都兴奋地拿出手机拍照。

走菜流程:

1、蔬菜汤1000克、高汤500克、糊辣油100克入锅烧沸搅匀,调入家乐鸡汁15克、蚝油15克、辣鲜露10克、味精10克、盐8克、鸡精5克,倒入盆中。

2、鹅卵石入烤箱烤30分钟(或者入油炸热),垫在木桶中,带浆好的鱼片、蔬菜(包括丝瓜块、香菇片、山药片等)、煮沸的蔬菜汤一起上桌。

3、服务员将蔬菜倒在鹅卵石上,铺入鱼片,浇入热蔬菜汤,加盖焖三五分钟,此时木桶内热浪滚滚、鱼片在鹅卵石与热汤的夹击下迅速成熟。待热气退散时开盖即可食用。

糊辣油:

锅入色拉油烧热,下入干红辣椒100克、干红花椒20克、干青花椒20克炸至辣椒变色出香,打出料渣即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