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各大汽車廠商銷量挺多,看看實際賣了多少?還是吉利靠點譜!

今日,全國乘聯會正式公佈中國乘用車銷量數據,全年銷量下跌終確定。2018年12月份中國狹義乘用車(轎車+SUV+MPV)零售銷量為221.7萬輛,同比大幅下跌19.2%,連續多月下跌。至此,中國2018年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為2235萬輛,同比下降5.8%,為29年來首次下跌。

從分類來看,轎車跌幅為4%,SUV跌幅為5.5%,MPV市場跌幅最大,同比下跌高達17.4%。

在車市遭遇寒流的大背景下,全年廠商排名也正式出爐。2018全年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依然穩守前三,吉利汽車最終升至第四位,多家廠商銷量下滑,但吉利、上汽乘用車、廣汽豐田等增長迅猛,仍取得20%以上的增速。而前十排名除吉利外,還有長城汽車和長安汽車共三家自主車企上榜。

南北大眾依然強勢,上汽大眾是唯一一家在乘用車零售銷量破200萬輛的企業,一汽-大眾僅差不足1萬臺,兩家企業在車市寒流中銷量表現平穩。值得注意的是,南北大眾累計銷量超400萬輛,佔據中國乘用車市場份額的18%。相當於東風日產、本田和豐田兩家合資車企共5家日系品牌車企之和。

大眾品牌在轎車領域一直處於優勢地位,朗逸、捷達、速騰、寶來、帕薩特等轎車長期位列銷量排行榜前20位。從2018年開始,大眾加強SUV車型投放,一汽-大眾一舉投入兩款SUV,上汽大眾目前擁有四款SUV車型。此外,斯柯達和奧迪品牌銷量均有增長。大眾視中國為集團未來的核心市場,並預計2019年在中國市場實現銷量增長。

上汽通用旗下有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品牌,全年總體銷量出現下跌8.2%,與上汽通用旗下產品普及三缸發動機及中國市場銷售疲軟有關。上汽通用別克有關負責人曾認為,在三缸發動機戰略遇到過一定的阻力和困難,消費者認知的改變需要時間。

由於MPV市場總體跌幅高達17.4%,上汽通用五菱銷量也下滑明顯,2018年跌幅為14.1%,旗下五菱和寶駿品牌銷售疲軟,甚至被吉利汽車超越。

吉利汽車是2018年自主品牌最大的亮點,銷量規模躍升至近150萬輛,同比增長超20%,在國內乘用車廠商排名中升至第4位。但隨著整體車市低迷,吉利增長陷入停滯,12月銷量出現大跌,鑑於市場的不確定性,吉利在今年定下151萬輛的年度目標,幾無增長。

長城汽車和長安汽車同樣以超80萬輛進入前十排名,但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長城汽車乘用車銷量為88萬輛,同比下跌4.4%,位列第7位。長安汽車僅次於長城,全年銷量為82.6萬輛,同比則大跌20.5%,長安汽車“滑鐵盧”般的表現,為榜單車企中跌幅最大。

日系品牌總體平穩,東風日產銷量達到130萬輛排名第6位置,但同樣在市場低迷下連續多月銷量下滑,眼下情況愈發嚴峻。受發動機“機油增多”缺陷召回影響,本田在華的兩家合資企業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大受影響,但隨著受影響車型銷量逐步恢復,以及十代思域、雅閣熱銷,本田整體僅出現小幅下滑。

豐田方面,合資企業一汽豐田基本同比持平,而廣汽豐田則同比大增32%,得益於八代凱美瑞熱銷、漢蘭達、卡羅拉/雷凌等車型市場表現穩定,豐田在主流合資車企中增速較快。

北京現代經歷動盪期後逐漸恢復,2018全年銷量達到74.6萬輛,同比下跌8.6%。

自主品牌增速較快的還有上汽乘用車,全年銷量達到65.6萬輛,同比增長29%。廣汽傳祺同時在轎車、SUV和MPV市場發力,但目前轎車和MPV在品牌銷量中佔比較低。

2018年的中國車市落下帷幕,乘用車銷量整體下滑將會成為今後重點討論的話題之一。面對遭遇寒流的市場環境,2019年對各大車企廠商都是巨大挑戰,同時也加快了優勝劣汰的殘酷市場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