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收到壓歲錢要上交嗎?這樣做可以進行財商教育

小朋友都盼望過春節,不僅有好吃的好玩的,還可以領紅包,收壓歲錢,通常父母會幫孩子把大部分壓歲錢存起來,也有一些父母會讓年齡比較大的孩子自己來決定如何處理。隨著生活越來越好,小朋友收到的壓歲錢也越來越多,大到好幾千甚至上萬,小的也有80、100元,該怎麼處理,卻讓一些家長犯了愁,正確處理壓歲錢是很好的培養孩子財商的機會。


孩子收到壓歲錢要上交嗎?這樣做可以進行財商教育

所謂財商,就是一個人和金錢打交道的能力,包括掙錢的能力,理性消費的能力,進行個人或家庭財務規劃的能力。

我記得我自己小時候,每年的壓歲錢都都由我父母開了一個專門的賬戶幫我存起來,他們明確告訴我,這筆錢是用來支持我上大學的。到我上大學的時候,這些壓歲錢解決了我第一年的學費,後來每年的開支,除了壓歲錢和父母的支持,我也會自己做家教掙一部分。

有的父母會擔心孩子不會好好花錢,就全部“接管”,甚至自己花掉。有的父母會覺得孩子得到的壓歲錢都是自己“換”出去的,所以孩子收到壓歲錢後,就自己理所當然的拿來用了,但實際上在孩子心中這些錢都是給到他們的,如果家長沒有合理的解釋就把錢據為己有,其實不利於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主權意識的培養。父母尊重孩子,就應該讓孩子自主決定如何安排壓歲錢,當然父母可以給予適當的引導。

孩子收到壓歲錢要上交嗎?這樣做可以進行財商教育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思路上是去“贏了”孩子,其表現就是讓孩子對自己的話言聽計從,最好說什麼做什麼,不要有自己的想法,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能有什麼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可言呢?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去“贏得”孩子,首先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尊重孩子,不耍成年人的威風;其次在對孩子有要求時,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給他們選擇權和自主權,讓孩子主動和父母配合。

回到壓歲錢的問題,我們首先界定清楚,壓歲錢既然是給孩子的,那肯定不能給讓大人花掉,不能因為覺得孩子太小,這些錢對他們現階段沒有用,就被大人挪作他用。認識到這個壓歲錢是歸孩子的,他們有對其擁有所有權和支配權,這一點不會因為他們的年齡小就有所改變。有智慧的父母不會在這一點上和孩子去爭奪或計較,他們會利用這個機會來培養孩子的財商。

對於沒有能力進行自主消費的小孩,父母可以幫他們把壓歲錢存起來,但一定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有這筆錢,並且有一個明確的歸還節點,即到什麼時候他們就可以自己支配這些錢;或者明確告訴小朋友,這些錢會用來做什麼。

比較細緻的父母可以幫孩子列一個收支明細,讓孩子初步建立收入和支出的概念,明白支出不能超過收入,否則就會有“赤字”。

前幾年筱妞還小,她的壓歲錢由我們固定每年幫她買入基金,不論她收到多少壓歲錢,我們都會湊成一個整數進行買入,這樣就成了一個年度定投的理財產品。當然,理財有風險,最近兩年就比較慘淡,好在不是短期的投機,到孩子16歲以後,這筆錢會由她自己來決定如何處理,想想到時候也是一筆“鉅款”了。


孩子收到壓歲錢要上交嗎?這樣做可以進行財商教育

對於已經有一些消費能力的孩子,他們會有自己想買的小玩意兒,或者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喜歡買一些有趣的學習用品,或者給別的同學準備禮物,父母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壓歲錢要怎麼花。需要注意的是,父母應該對讓孩子自己支配的這部分錢做一個總量控制,也就是說在這個限度內的花銷是家庭能夠承受的。這樣做的目的是,一但決定了讓孩子自由支配,就一定不要在過程中進行干涉,要完全相信孩子可以自己處理好手中的這些錢。當然,孩子因為太小,可能對於一些事情的邊界不太清楚,遇到太出格的情況還是需要父母的干預。最後,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復盤這筆錢的是怎麼花的,有哪些收穫或教訓。

如果孩子從小就受到正確的財商教育,在十二歲以後已經能夠建立比較清晰的金錢觀,能夠知道掙錢的不易,以及花錢需要謹慎。對於這些孩子,父母可以和他們一起建立大致的壓歲錢規劃,然後就可以放心地把錢交給孩子。最後也是通過覆盤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認識財務規劃的重要,以及實際實施和規劃的區別。

從今年開始,我們和筱妞約定每月給她一定金額的零花錢,怎麼花完全由她自己決定。如果她有心儀的東西,可以自己決定是否購買;如果錢不夠的話,她可以繼續存錢,也可以說服我們幫她出不足的部分。讓孩子從小就對錢有正確的概念,就不會對錢產生不合理的渴求,也不會在生活中有狹促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