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惦记圣诞大餐?这些冬日里的南方美食,可分分钟秒杀……

今天圣诞,圣诞之于西方国家而言,就如同中国的冬至一般,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年,却胜似新年。但如果你仅仅是惦记圣诞大餐和礼物,就太小瞧我们自己的冬至了。

“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毕竟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 《清嘉录》里的一首拜冬诗,就完美地诠释了“冬至大如年”这一说。在这一天,皇帝要祭天,百姓要祭祖,还有贺冬、迎神、辟邪等等风俗。

我出生在南方的小县城,没有这许多讲究,因此对冬至的感触没有那么深。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我对冬日向往的十足翘首。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有好吃好玩的就很兴奋了。

只惦记圣诞大餐?这些冬日里的南方美食,可分分钟秒杀……

那时候的南方,冬日里也是会下雪的。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便是等下雪的时候,穿着雨鞋去踩雪,小脚丫冻得没了知觉,也磨灭不了孩子们的热情。而且,要专挑没有人踩过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印上自己的脚印,欣赏半天,然后再去挑个“好地方”继续拓印。

等到雪足够厚了,就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了。没有胡萝卜当鼻子,就用树枝和石头。小手冻得通红没有知觉时,就放在嘴巴不停地哈气。

没有下雪的日子里,如果哪天屋檐下出现了亮闪闪的冰柱,那孩子们绝对是要从床上蹦起来的。虽然大人一再强调冰柱不卫生,但依旧阻挡不了孩子们偷尝冰柱的热情。

凉飕飕、滑溜溜、还有舌头被轻轻粘住的麻酥感,是孩子们对冰柱的最美好的回忆。

只惦记圣诞大餐?这些冬日里的南方美食,可分分钟秒杀……

既然提到了吃,自然要说说南方的美食,这些可都是要在冬至以后才有的吃的呢。

红薯片(麻片)

麻片算得上是我们小时候冬日里最常见的美食,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做法也不复杂,将红薯切片,开水焯熟之后,晒干即可。吃之前再用油炸一遍,香气扑鼻、嘎嘣脆。

那时候的冬日里一有太阳,各家各户都会晒红薯片,以至于我们这些小孩子路过的时候总是垂涎三尺,一步三回头。如果去小伙伴家玩,我们大多都会趁大人不注意,偷抓几把晒得半干的红薯片吃。

虽然还只是半成品,但却有着独特的甜味和嚼劲。当孩子们费劲地手口并用,将红薯片撕裂出一个口子之后,那种窘迫和偷吃的兴奋,常常让人忍不住开怀大笑。

只惦记圣诞大餐?这些冬日里的南方美食,可分分钟秒杀……

姜盐豆子芝麻茶(点茶)

在我们那也称之为“点茶”。这是我们入冬之后,甚至是过年时才有的待遇。材料有茶叶、炒熟的黄豆、姜、胡萝卜丁、盐、芝麻等。有客人来访的时候,用一个小杯盛少许,加热水冲泡即可,随喝随添。

小时候总是不解,为什么点茶要用那么小的杯子盛,似乎有意不让别人多喝。但其实,加盐的茶水,喝多了反而会更渴,所以存在即是有道理的。

冬日里的美食还有许多,盐果子、麻糍、糯米饭、糯米粑……每一样都承载着孩子们的口水和期盼。

当然了,小孩子有对冬日的期盼,大人也是有的。

只惦记圣诞大餐?这些冬日里的南方美食,可分分钟秒杀……

腊肉

入冬了之后,大人们就要开始为年货忙活了,做香肠、熏腊肉、做豆腐乳。这三样再加上自制的辣椒酱,堪称我们过年的“四宝”。而熏腊肉,则是我们那独有的特产。

早在易经上就有“日希于阳而炀于火,曰腊肉”的记载。腊肉的制作破费功夫,要先用盐腌制数日,然后用烟火熏染一两个月,撩干水分才算是大功告成。除了猪肉,鸡鸭鹅狗肉等也是熏制的原材料。

腊肉色香味俱佳,保存时间也长,堪称一绝。在外的游子,哪怕闻到一丝丝家乡的风味,怕是也要垂涎三尺的。

只惦记圣诞大餐?这些冬日里的南方美食,可分分钟秒杀……

现在回想,寒风凌冽的冬日,一家人围坐在柴火前聊着天,或是安静地听着柴火噼里啪啦地响着,高悬的腊肉上偶尔滴落一两滴油星,在火焰上方溅起火花,映照着一张张红润的脸,是一副多么美妙的画面啊。

二十年转眼即逝,远离家乡的我,回忆只剩零星。但庆幸的是,父母做的家乡美食从来没有缺席过。

在寒风呼啸的冬日里,还有什么比父母的爱更加让人暖心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