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不講究,疾病找上身!尤其是這些體型的人

進入老年,體形難免會悄然改變。有些老人體重大增,逼近肥胖線;有些老人四肢細瘦,腰圍卻加了好幾碼。這種體形的改變,不僅帶來了外表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可能導致或加重很多老年疾病。老人應根據自身體形,有針對性地選擇運動、調整飲食,才能將疾病拒之門外。

老人運動,根據體型來


健身不講究,疾病找上身!尤其是這些體型的人


1、水桶型

這類老人體格強壯,但過重的體重不利於健康。因為體重過重會給膝關節增加負擔,讓關節不堪重負。這類老人應多進行耐力訓練。在運動過程中,老人要保護好關節,可以多做慢跑、騎車、游泳等有氧運動,但不建議採用爬樓梯的鍛鍊方式。

2、蘋果型

年輕時並不胖,年老後卻腰圍大增,體重較正常,只是臀部、腹部堆積不少脂肪,形似蘋果。這類老人應該注重鍛鍊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建議選擇跳操、廣場舞等方式。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覺得腰部贅肉多就拼命練扭腰動作,這非但不能起到減腰圍的作用,還容易受傷。脂肪容易在腹部堆積,多是因為生理原因,全身都運動,整體減重了,腰圍自然就下去了。

3、香蕉型


健身不講究,疾病找上身!尤其是這些體型的人


雖然“千金難買老來瘦”,但太瘦弱也不好。這類老人應調整飲食,多補充蛋白質、脂肪等營養,不能總是清粥小菜。鍛鍊應偏重小負荷的力量訓練,比如練上肢可以舉槓鈴,練下肢可以做半蹲。如果覺得半蹲吃力,還可以坐著練習伸彎小腿,鍛鍊膝部和腿部肌肉。鍛鍊時不要過量,一般可以連續做15次,每次3~4組,兩組間可休息三五分鐘,以身體能承受為度。

4、海綿型

海綿型老人的特點是體形胖且體質虛。這類老人鍛鍊時,應以訓練耐力為主,如騎車、慢跑、快走、游泳等,每週3~5次,每次至少半小時,可依身體承受能力調整。

不管哪種體型的老人,鍛鍊時一定要預防創傷,選擇合腳的鞋、較好的場地,不做劇烈跑跳等損傷關節的運動。為防止運動過量,老人最好將心率控制在每分鐘120~130次,一旦超出這個範圍,就應減量或停止,患病的老人運動前最好諮詢醫生。

中年人運動,要穩不要急

人到中年,越發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不少中年人開始步入運動的行列。這值得鼓勵,不過,有一些健康細節需要好好學習。


健身不講究,疾病找上身!尤其是這些體型的人


打基礎

運動1~3個月的時候,常有一些症狀出現,如腳、小腿、膝蓋等不適。其原因就在於這些剛剛喜歡上運動的中年人,長期以來缺乏運動,大多沒有很好的運動基礎,腿部肌肉已經有不少退化和萎縮了,突然運動,身體還不能很好地適應自然引發各種傷痛。

比較明顯的是腳踝、腳跟、膝蓋等部位。此時,最好能夠適當減少運動量。運動前要進行適當的準備運動,如拉伸筋骨,加強腰腹和腿部力量的鍛鍊;運動後則要做整理運動,深呼吸,擴胸挺背,放鬆身心。如此,能幫助運動者儘快度過這個階段。


健身不講究,疾病找上身!尤其是這些體型的人


減體重

人到中年,容易發福,有小肚子。在開始運動之前,最好能將體重降下來,因為人的身體結構,尤其是腰腿膝蓋,在運動時都不堪負重,基本上是為瘦子準備的。運動的同時還要整體調整一下平時的飲食習慣和結構,儘量多補充優質蛋白和新鮮的蔬菜、水果,減少過多的脂肪攝入。

慢節奏

中年人運動,享受樂趣可能要比提高速度重要得多。一般來講,開始運動的時候,最好是放慢速度,以跑步為例,慢到可以一邊跑步一邊跟朋友聊天,這樣人不會喘,心肺功能也得到了鍛鍊。在運動量增加,身體素質逐漸提高之後,再慢慢調整自己的速度也不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