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称为“智囊″的晁错是怎样的一个人?

聊聊关于生活中那些事


对于晁错其人,在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袁盎晁错列传》中,有十分具体的描述。司马迁一方面肯定了晁错尽忠而蒙冤,因为国远虑触犯权贵诸侯王而冤死的悲惨结局表示了同情。另一方面,也对晁错虽然有善言善政,但下场悲惨的情况用“变古乱常、不死则亡”来做了总结。


正直严厉,立论有据

晁错是颍川人,在轵县张恢先生那里学习过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学说,与洛阳宋孟和刘礼同一个老师。因精通文学班任太常掌故。


晁错为人正直严厉。孝文帝时,全国没有研究《尚书》的人,只听过济南的伏生,在秦朝曾经担任博士,是研究《尚书》的专家,年纪九十多岁了,因为太老了不能征召,就诏命太常派人前往学习。太常就派晁错到伏生处学习《尚书》,回京后,晁错趁这个机会上书陈述国家应办的要务,就处处引用《尚书》,这也算是“引经据典、立论有据”了,自己的话说服力不强,就运用大家公认的经典来增强自己言语的说服力。

为国献策,不从于众

汉文帝诏令晁错先后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太子家令等职。他因口才敏捷得到太子宠信,太子家称他为“智囊”,这也是“智囊”这个称号的由来。他多次上书孝文帝,建议削减诸侯势力,以及许多法令的更改。奏疏上了几十次,孝文帝不听从,但器重他的才能,提升晁错为中大夫。当时,太子喜欢晁错的计策,袁盎及许多大臣、功臣都不喜欢晁错。由此可见,喜好法家之学者,自古便不从于众。


地位尊崇,位极人臣

景帝继位,任用晁错为内史。晁错多次请求皇上单独召见谈论政事,皇上总是听从,萌受的宠信超过了九卿,更改了许多法令。丞相申屠嘉心里很不满,但又没有力量搬动他。內史府建在太上皇庙外围墙里面的空地上,正门朝东,进出很不方便,晁错就在南边凿开了两个便门,同时也凿开了太上皇庙的外围墙。丞相申屠嘉知道了,非常生气,想借晁错的这次过失奏请诛杀晁错。晁错听说连夜进宫,请求皇上单独召见,原原本本说了开便门的事。丞相申屠嘉奏事,顺便说晁错擅自凿开太上皇庙围墙开便门,请求交给廷尉处死。


汉景帝说:“这不是太上皇庙的围墙,而是庙外空地围墙,没有犯法。”可见汉景帝刘启对晁错十分偏袒。丞相申屠嘉谢罪,退朝后他生气的对长史说:“我应当先崭后奏,却先奏请,反被这小子出卖,实在大错。”丞相申屠嘉气的病发而死,而晁错却因此更加显贵。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晁错升任御史大夫,奏请查处诸侯的过失,削减他们的领地,收回诸侯王国都外的旁郡。奏章送上去,皇上命令公卿、列侯和宗室集会商议,没有人敢责难,只有窦婴和晁错争辩,由此与晁错结下嫌隙。晁错更改的法令有三十多条,诸侯一片哗然,恨透了晁错。晁错父亲听说后,从颍川来到京师,对晁错说:“皇上刚刚继位,由你执掌政权,侵夺削弱诸侯,疏远人家骨肉,人们纷纷议论怨恨你,这是何苦呢?”



晁错说:“本在意料之中,不这样做,天子不尊贵,宗庙不安稳。”晁错父亲说:“刘氏安稳了,我们家族却危险了,我要远远离开你,永别了。”于是服毒自杀,临死前说:“我不忍心看到祸患连累到我。”晁错父亲死后才十几天,吴楚七国果然反叛,就是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等到窦婴、袁盎进说,皇上让晁错穿着上朝的礼服,在东市斩首。

邓公直言,景帝有悔

晁错死后,谒者仆射邓公任职校尉,是攻打吴楚叛军的将军之一。他回京,上书陈说前线战况,觐见皇上。皇上问:“你从前线回来,听到晁错死后,吴楚退兵没有?”邓公说:“吴王谋反几十年了,因为封地被削发怒,用诛晁错为借口,他的本意并不在晁错,我担心天下的士人都闭口不说话了。”皇上说:“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忧虑诸侯强大不可控制,所以请求削弱封地以加重朝廷权威,这是万代的利益。计划刚刚施行,竟然遭到杀头,对内堵塞了忠臣的言路,对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这事做得不妥。”这时景帝沉默了很久,说:“你说的很好,我也悔恨这件事。”于是景帝任命邓公为城阳中尉。


邓公,城固县人,善于出奇计。建元年间,皇上招纳贤良,公卿推荐邓公,当时邓公已被免职,他从平民跃升为九卿。一年后,又托病辞官回家,他的儿子邓章研习黄帝、老子的学说,在王公大臣中很有声望。

少学法家,后学尚书,学有所成,位极人臣;为国献策,不惧艰辛,削藩无罪,蒙冤而亡。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晃错其实就是那个皇帝新装里的小孩。史家评论他是:疏直激切,尽所欲言。

就是他打起报告来,什么话都敢说。这里面,导致他丢命的就是削藩。

所谓的削藩就是削掉老刘家的藩王。当年刘邦打天下后,搞了一个双轨制,郡县制跟分封制并行,外面郡县,里面封了一大堆同姓王,原本想着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以后中央有事,八方支援,不至于落到秦二世而亡的局面。但没想到,时过境迁,这些叔叔伯伯小哥小弟的反而成了汉朝的隐患。

其实这时候,大家都看出来了,大汉要长治久安,必须要削藩。但是,这个事情大家看出来了,都没说,因为这个事情风险太大了,人家毕竟都是姓刘的,你跑去说,反而被人认为是挑拔离间呢?

别人不说,晁错却跑出来说了。这跟他的背景有关系。

首先,晁错是学法学的,刑名之学,专门研究这种东西。这种东西在战国很受欢迎,但到了汉朝开始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因为秦朝沿继法家,结果二代而亡,所以大家对法家有点抵触了,开始搞儒学跟黄老之术,也就是道家思想。

所以,晁错是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年代选了一门尴尬的专业。

当然,晁错不只学了法学,后面公派去一位老博士家里学《尚书》,等于跟了博导,这一下,他又有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口才很好,因而得到了智囊的称号。

晁错当官之后,提了很多建议,比如纳粟受爵,移民实边等等,都配得上智囊这两个字。

不过,他有一个大缺点,就是不会搞人际关系,大概是因为有才华,持才自傲,没把人放在眼里,所以在太子府的时候,就得罪了很多人:太子善错计谋,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到了太子当皇帝,他成为重臣之后,不但有才气,还有地位,那自然更是谁都瞧不上。干事情也是头脑发热,比如他在内史府上班,这个门朝东开,他觉得不方便,就在南边打了两个门,结果把太庙的围墙给打穿了。这简直就是死罪啊,当时的丞相申屠嘉就要“奏请诛错”,吓得晁错连夜进宫,请皇帝救命。汉景帝还是救了他一命,表示,打穿的是外墙,影响不大,结果把申屠嘉给活活气死了。

申屠嘉很有威望,晁错间接气死他,自然得罪了一大片。

当然,晁错做的一道送命题就是削藩。当时他提出来后,他的父亲特地跑过来劝他,说人家老刘家的事情,你干嘛掺和?

晁错说,不这样干,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父亲答:你倒是让他们刘家安了,我们晁家不得完蛋?

晁错不听,父亲直接服药死了。

可以说,削藩这个事情是皇帝的新装,人人都知道,但人人不说破,就是因为风险太大了。

晁错不但说了,还特别坚决,用了一句话:削亦反,不削亦反。就让汉景帝下了决心。

结果一搞,导致七国之叛,这其实也不怪晁错,这些人迟早要反的,这一代不反,下一代也要反,手上有兵有钱,谁不想当皇帝呢?反王一起,汉景帝慌了,跑来问晁错,这怎么办啊。

晁错又犯了书生意气,他说,皇帝不怕,你只要亲征,叛军指日可灭。

“噢,我亲征,那你呢?”

“我留在京城替你看家啊。”

汉景帝的心里是一万头草泥草奔过,你出的主意,出事了,让我亲征,你在后面?到底这天下谁是大爷?于是, 晁错的结局是:“衣朝衣斩东市”

这里有个春秋笔法,什么叫衣朝衣斩东市呢?就是穿着工服被杀的。为什么呢?

因为杀之前,汉景帝没有审判,而是以上班商议事情的由头把晁错叫过来,进了宫,直接进宫左拐,拖出去斩了。

冤,实在是冤啊,晁错的一生,为国为民,他是有牺牲精神的,但是,却因为能力的局限以及性格的不足,导致这样一位一心办好事的官员丢了性命,而且大家拍头叫好,“世人皆曰可杀”,成了汉朝的公敌。

这找谁说理去?


脑洞历史观


“对的,就对吗?“

晁错,绝对是忠臣,不提削藩,他仍可养尊处优锦衣玉食。他又有大智慧,削藩,可以说已是燃眉之急。

但所谓成功,仅有某一个两个优势是不够,而失败,有时仅因一丁点儿瑕疵甚或一个口误,就能惨到落花流水万劫不复。

晁错的惨败,在于他的恃才傲物过度膨胀,朝堂之上,除了皇帝,他眼里再无一人。可以想象,兴他忠臣就不许别人也忠臣?而他应该就是这样想的,唯我独尊刚愎自用。把朝臣得罪个精光,在他落难时候自然也就连同情也休想得到。其中袁盎力主杀之,是因为之前他提议杀过袁盎。袁盎是否是否真就该杀暂且不论,这时候的袁盎简直成了自保。

想想项羽,不也是毁于无以复加的刚愎自用么?“他真是英雄,所以再也容不下英雄“。

晁错的教训该提醒我们:任何人都该懂得敬畏谦卑,哪怕你宣读的天音,也别用冰冷语调!


咱是好人


晁错,以削藩闻名,但其也因削藩而死。晁错在汉文帝时期就曾多次提出削藩和改革法令,但是却没有被汉文帝采用。当然虽然汉文帝没有采用晁错的建议,但也还是欣赏晁错的才干。主要的是当时太子刘启很认可晁错的建议。


当汉文帝驾崩后,太子刘启登基为帝,是为汉景帝,晁错受到汉景帝的重要,因此晁错也得以能经常和汉景帝单独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而汉景帝对晁错的建议也多是采纳。之后晁错被汉景帝升为御史大夫,其地位越来越高。

由于当初刘邦除去异姓诸侯王后,又封了很多刘氏宗亲为诸侯王,以至于到后来诸侯王尾大不掉,诸侯们的势力很大,特别在汉景帝时期,汉景帝深受诸侯们的威胁,因此他也很想消除来自诸侯们的威胁。

之后晁错就向汉景帝提出削藩的建议,晁错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汉景帝于是命大臣们商讨此事,然而由于当时晁错深受汉景帝的恩宠,所以多数人都不敢反对,特别是汉景帝那时也是想削藩的。

于是汉景帝下令削藩,因为晁错提出削藩和更改法令,所以当时诸侯们不仅非常反对,而且对晁错非常怨恨。

晁错削藩不仅他本人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就连当时的朝廷也冒着很大的风险。最终因为削藩发生了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开始的时候诸侯势力很大,汉景帝无奈,出于当时利害关系,为了争取到时间,为了让叛军失去反叛的旗号,于是决定牺牲晁错。最终晁错被诛杀。

晁错曾经师从法家学说,他削藩和更改法令,就可以看出他的理念。法家人物特点就是严厉、刚正、苛刻、心狠,晁错就具备这些特点。因为这些,他不仅因为削藩招来很多人的怨恨,而且他和很多大臣的关系也处的不怎么好。

不过晁错是因为削藩而死于削藩,但却是一个为大汉深谋远虑、奋不顾身之人。


中孚鉴


文史频道第14期之“智囊晁错


晁错是西汉景帝刘启的大臣,官至御史大夫,是汉景帝的宠臣和智囊。

历史上的晁错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朝廷严格刑法,进谏削蕃以巩固中央的政权。

汉景帝二年,晁错再次进言,陈述诸侯王的弊端,他建议先收回吴王刘濞的封地。

汉景帝主张无为而治,施行了道家的学说治理国家,对晁错的《削蕃策》犹豫不决。

晁错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吴王刘濞对朝廷的旨意阴奉阳违,汉景帝早就对诸侯王不满,削蕃显得非常及时。

汉景帝觉得晁错的话有道理,于是下令削蕃。

削蕃的消息传到诸侯国,以吴王刘濞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造反,史称“七国之乱”。

当时的晁错劝告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

汉景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而是听信了袁盎的计策。

袁盎说七国之乱,始于晁错,只要杀了晁错,七王之乱自然平息。

汉景帝为了安抚诸侯王,杀了晁错。

七国之乱并没有平息,反而越来越凶。

汉景帝无奈之下让周亚夫,窦婴和郦商出兵平叛,七国之乱很快就平息。

笔者觉得晁错死的够怨的,他一心为了大汉天子,却成为了大汉天子平息众怒的工具。

晁错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但他的德行并不能担当起削蕃的重担,导致最后死于非命。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对晁错的几句评价较为客观,也可以看出晁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喜欢的点个关注呗,或者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史频道


晁错是一个个性刚硬、情商较低、学术精湛的卓越政治家。

晁错早期是通过治法律起家,所以个性偏向刚正强硬,一步入官场就被汉文帝看中,极快的做了太子舍人(就是太子的近臣),起步快且未有大挫折所以性格就愈加刚硬。在后期爬升中得罪了很多人,比较著名有申屠嘉、袁盎等,除了少数死亡的大都居于实权高位,晁错几乎是举世皆敌了。

晁错这个人学术精湛,可以说是学贯儒法。晁错是通过学法律出身的,后来又被派去学了(尚书),学问兼具两派之长。后来晁错做了(论贵粟疏)、(言兵事书)等大量政论性文章,(汉书艺文志》有“晁错三十一篇”之说,可惜未全部流传下来。

晁错凭借着才能做了太子舍人,后来被汉文帝和汉景帝历迁门大夫、太子家令、内史,最后更是被提升到了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职位。在此期间他主张移民实边、削藩,为汉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一刻的对望


晁错是一个改革家,受到汉景帝重用。提出屯田固边、削藩等有利于富国强兵、巩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得到了汉景帝的赏识和大力支持。但改革措施却触动了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尤其是削藩令更是激起了各地藩王的不满。于是发生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他们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叛乱,为了尽快平息叛乱,汉景帝无奈之下只好那晁错开刀,杀死了晁错。


烹煮历史


高智商:明确指出藩王做大的危害,提出削藩的建议。低情商:遇事不冷静,易得罪同僚吧。与文帝时期的贾谊类似,算是死的很可惜的文人,是西汉时期的一个损失。


黄小邪428


晁错大知识分子,被派去学习了快要失传的尚书,而被刘启重用。边陲屯垦戍边,削减诸侯国,等各项建议都很好,利于长远。只是做事急躁,遇事不沉着冷静,得罪同僚太多,反送性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这样吧!


贪嗔痴慢戒定慧


他实在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驱之的大智囊,而非一心只谋个人福利小聪明之人可比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