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王鳳英齊提汽車改裝議案 專家稱改裝業春天來了

■本報記者 王 禁

在每年兩會上,都會有一些人大代表聯合提相同議案,可在汽車行業卻頗為罕見,畢竟汽車行業人大代表不少人都在車企擁有一定的職務,出於車企之間競爭的關係,往往事關行業發展的議案很少彼此之間商量。

也就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和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副董事長兼總裁王鳳英卻走到了一起,經過共同調研和充分溝通,提交了《關於規範汽車改裝市場發展 促進汽車消費優化升級的建議》。議案從出臺汽車改裝法律法規、加強行業監管、重視人才培養 、開展汽車改裝試點四個方面給出瞭解決方案。

據相關機構不完全統計:2018年中國汽車改裝市場產值超過1600億元,且以每年超過30%左右的速度遞增。公安部統計:2018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3.27億輛,汽車駕駛人突破3.69億人。即使面對如此巨大的汽車後市場,我國汽車改裝比例僅為5%,僅佔後市場的3%。

正是看到了汽車改裝市場巨大的潛力,我國政府在2018年10月份專門下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促進汽車消費優化升級。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李書福和王鳳英的議案應時而生,可以說汽車改裝業的春天要來了,“改裝市場本身利潤就高,早就應該鼓勵發展了,這也體現了我國汽車文化消費的多元化。”

相比美日等發達國家約80%的汽車改裝比例、40%以上的後市場佔比份額,為什麼中國改裝車市場為何一直不放開呢?曾在北美福特工作多年的汽車工程師陳超卓對記者表示,美國人在自己車庫就可改裝車,“中國汽車消費與汽車文化興起也就短短20年不到,國家可能擔心民間改裝會導致多種問題,畢竟汽車牽涉到自己與他人的安全。”

改裝業誕生世界知名品牌

兩位人大代表議案提到,縱觀發達國家,汽車改裝行業在技術、產品、服務標準、市場基礎等軟硬件環境和法律法規上已進入了相對完善與成熟的時期。大量人才湧入汽車改裝行業,誕生了很多知名的汽車改裝公司,如AMG、ACSCHNITZER、ABT和TRD等,併成為奔馳、寶馬、奧迪和豐田的專用改裝公司。

反觀國內,因行業屬性不明確,缺乏具體法律法規及行業標準,我國汽車改裝業尚屬於國家政策和汽車行業的灰色地帶,市場不規範且爭議很大。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並不鼓勵汽車改裝,以至於一些車主表示:“由於相關程序複雜,只得私自對車輛進行改裝,在年檢時還要將車輛恢復原狀,不僅耗時費力,還使改裝成本大幅提高。”這也使得相當一部分對改裝抱有興趣的車主呈觀望態度。

避免汽車改裝扯皮

對此,兩位人大代表建議,根據我國國情,出臺針對汽車改裝領域的法律法規,將汽車改裝列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配合法規放寬各項制約政策,使改裝行業發展規範化,促進改裝行業轉型升級。

為了避免汽車改裝帶來的改裝廠、消費者、車企三者之間的扯皮情況。議案提到,明確汽車改裝行業監管的歸口部門,加強部門協調,規範行業發展。依託行業組織,制定汽車改裝安全、質量與服務的統一標準。

畢竟汽車改裝業涉及到諸多技術難題,不可能一蹴而就。兩位人大代表表示,建議在部分汽車改裝發達地區以及部分汽車生產企業授權4S店體系開展試點工作,此後逐步在全國推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