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名人?

来不及说再见


赣州是客家摇篮,红色摇篮,建城历史约2000年。

赣州的人文发展以宋明两朝为最,看看这些牛人:辛弃疾,文天祥,周敦颐,王阳明。他们都曾主政赣南,以文化人,教化百代,功在千秋。

其后的高潮,发生在民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作为中央苏区核心区域,毛、周(当然也包括李德、博古等领导人)极大地影响了赣南,主要体现在赣南客家子弟大量加入红军,进而参加长征、抗日和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而戏剧性的是,1939-1944这些年,抗战时期主政赣南的是蒋经国先生,蒋的赣南新政,不管有多大程度改变了赣州,至少改变了台湾,史家普遍认为蒋经国在台湾推行的政策有相当多的赣南经验。同样,民国和蒋经国先生,也改变了无数赣南子弟的命运。

后来,天亮了。

新中国成立,1955年授衔,赣南有三个上将,三个有故事的上将。陈奇涵参与授衔工作;39岁的萧华(肖华)成为最年轻的上将,更在此后成为总政治部主任;而赖传珠在沈阳军区政委任上则发现和树立了雷锋这个典型,至今影响海内外。

赣南共有134位开国将军(1965年前授少将以上军衔),3位上将,11位中将,120位少将。

赣南的中将、少将列举几个:

邱会作中将,曾任总后勤部长,毛主席周总理表扬过,说邱会作是最好的后勤部长。

曾思玉中将,曾任武汉军区、济南军区司令员。

温玉成中将,曾任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

丁盛少将,曾任广州军区、南京军区司令员。

曾克林少将,抗战末期,曾克林率先挺进东北,从三个团6千多人,1945年底扩大到7万多人,当时延安也不相信。曾克林几升几降,55年仅授少将,连他在解放战争时的副手后来都是上将。看看一副挽联就知道曾克林将军有多传奇了:

长征有功抗战有功解放有功挺进东北立头功延安汇报建奇功

陆军有您空军有您海军有您建设海航更有您万里海空铭记您

赣南为什么只有兴国县是将军县?牺牲太大了。每一个在中央苏区参加红军还能走到新中国的,都是九死一生。

赣南人民为中国革命、为新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赣南,一方流淌着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的红色土地。

英雄的故里。


观沧海GCH


赣州古代名人不算太多,近现代不少,因为是革命老区,出了不少开国将军。先来看几个古代的:

1.钟绍京,兴国人,唐朝著名政治家,官至中书令,封越国公,被称为“江南第一宰相”。

2.卢光稠,赣州虔化县人,今天的宁都县人,唐末五代时期占据赣州26年,保境安民,赣州(当时叫虔州)得到较大发展。

3.谭全播,宁都人,唐末与表弟(也有说仅为同乡)卢光稠起事,推举卢光稠为帅,自己辅佐,占领赣州后一起治理。后来吴国兼并了虔州,谭全播被俘,但是吴主杨隆演不忍加害,高寿而终。

说三位开国上将:

1.肖华,兴国人,红小鬼出身,十八九岁就任少共国际师师长,1955授衔时是最年轻的上将,时年39岁!建国后曾任总政治部主任。他很有才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长征组歌》,至今传唱不衰,堪称经典。

2.陈奇涵,兴国人,资格非常老的一位上将,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早年曾追随孙中山,参加过东征和平息商团叛乱,后来任黄埔军校教官。红军时期曾任一军团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军区参谋长。讲过后任军事法庭庭长、军事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等职务。

3.赖传珠,赣县人,曾任新四军参谋长,兵团政委等职务,建国后曾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第二政委等职务。他有写日记的喜欢,《赖传珠日记》是重要的军史材料。下图为赖传珠上将。



磨史作镜


赣州是一个历史非常浓厚的一座城市,在秦汉时期已经开始建立城市,设置政权了。公元前214年,秦发大军50万分五军南下五岭,其中一军驻守庾岭界,设立南壄县,隶属九江郡。这是赣州境内建立政权之始。到现在赣州已经是江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了,是江西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人口已经接近一千万了。

那么在历史上赣州出了哪些名人呢?简单列举几个。

肖华:新中国开国上将,赣州兴国县人,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陈奇涵:新中国开国上将,也是兴国县人。

王阳明:虽然这个人不是赣州人,但是和赣州也有理不清的关系,曾巡抚赣南,现在在赣州地区还有很多关羽王阳明的遗迹,王阳明这个人可以说在哎明代是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了,他的思想影响到日本,朝鲜,韩国,整个东南亚地区。现在日本人对于王阳明是特别的推崇的。

郑獬:北宋时期的人,是赣南第一状元。

等等很多人都是从赣州走出去的,现在的开国中将少将里面还有很多赣州人,比如说开国上将还有赖传珠,开国中将就有温玉成,朱明等等,还有很多的少将。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人和赣州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苏东坡,辛弃疾,,汤显祖,郭沫若等等,文天祥在赣州起兵反元,杨廷麟据城抗清等等,赣州也真正是一个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


中国历史研究所


提到江西赣州名人,我第一个就想到了在人们心中永远年轻的中共和国家开国上将萧华。

为什么这么说呢?萧华上将一生,12岁入团,13岁为少共兴国县县委,14岁入党,17岁就成为少共国际师政委,22岁就成为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25岁时担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29岁任辽宁省委书记,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33岁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任政委。40岁担任中共八届中央委员。48岁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常委等职务。萧华文武兼备,亲自谱写了《长征组歌》。



萧华追随毛泽东,南征北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萧华在兴国县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当时毛泽东在潋江书院开设训练班,培养革命骨干,当时只有13岁的萧华就是这个训练班中的学员,并且是最小的一位。


1930年爆发了中原大战。蒋冯阎三方势力争斗,使得全国革命力量得以迅速发展。毛泽东多次来到兴国县,并与萧华几次单独谈话。两人建立起师生一般的革命友情。长征期间飞夺泸定桥,萧华作为红一军团组织部长立下了汗马功劳。抗日战争期间,萧华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是时候,萧华指挥部队奋勇反击,连战连捷。本溪大捷更是极大的鼓舞了辽东军民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士气,震撼了东北国民党军队。



1955年,萧华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军衔,这一年他只有39岁,是共和国开国上将中唯一一个不足40岁的将领。1985年,萧华在北京逝世。萧华在很多地方也写作肖华,主要是建国后推行简化字,很多“萧”简化为“肖”姓。



红雨说历史


赣州别称“虔城”,是江西省的南大门,是国家级别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如今江西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省内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在历史上名人也是不少的,这里我就来和大家分享几个!

池梦鲤

章贡区水东镇人氏,是宋代咸淳十年的状元。

他是宋朝赣南最后一位状元,家乡的荣耀,在其中状元荣归故里时,曾将新修的桥为“状元桥”,以此来表彰他。曾官至平江知府,抗金名将张世杰曾赞其曰:“名甲金榜,宴赐琼林,京兆行驺,仪曹致勤,诗轶六朝,功拟五臣,忠良并誉,千古斯文。”

谢远涵

兴国县长冈乡人氏,清末举人。曾参加了康有为联合十八省来京会试举人的“公车上书”,力求改革,曾担任四川道监察御史。


辛亥革命后,他通过介绍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任广东军政府秘书长。土地革命时期,蒋要求其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秘书处处长,但因其反对内战,坚持不到任,从此退出官场,回到老家隐居。

袁玉冰

兴国县崇贤乡人氏,他是江西传播马列主义先驱、江西党组织的主要创始人,赣南第一位中共党员,被誉为“江西三杰”之一。

他是赣南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由李大钊介绍下加入共产党,之后回到江西与方志敏等人一起宣传马列思想。土地革命时期,先任中共九江市委书记,之后又被派去兴国老家组织暴动,因叛徒告密被捕,于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当时他才30岁!

赣州作为红色文化的发源地,有无数多的赣州人为革命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光一个兴国县就数不清,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分享这几个以作参考!


夏目历史君


南士街出来的南宋状元——池梦鲤

陆游最敬重的老师——曾几

与苏东坡秉烛夜话的——阳孝本

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

一代名相的举荐者—陈恕

客家先贤——李宜青

戊变法的重要理论家——陈炽

清初誉满全国的散文家——魏禧

“血溅朝衣”的一代豪杰——黄德温

南宋著名农民起义军领袖——陈三枪

一代名医——萧九贤

赣南名门“四曾”的开创人物——曾准

江西山水画派的开派画家——罗牧

治水有术的宰相——戴均元

清正的巡抚著名学者——谢启昆

声名远远播的相国状元——戴衢亨

治虔功臣——卢光稠

还有很多,人杰地灵


执子之手一笑奈何


钟绍京(公元659年-公元746年),唐代著名书法家,官至中书令,封越国公。江南第一宰相

陈奇涵(公元1897年-198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曾思玉(公元1911年-201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海螺爱电影


郭大力南康三江乡人,翻译了(资本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