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便祕的人越來越多?忠告:3類食物易給腸道“添堵”,要少碰

為何便秘的人越來越多?忠告:3類食物易給腸道“添堵”,要少碰!

便秘是現代社會中非常常見的健康問題,常見於老年人群中。隨著現代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加重和人們不良生活飲食方式問題的加劇,可以預見便秘問題將會更加普遍,並對現代人群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不良影響。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講一講便秘緩解與預防。

為何便秘的人越來越多?忠告:3類食物易給腸道“添堵”,要少碰

腸道健康不容忽視

腸道健康是容易被人忽視的問題,但是腸道對人們健康的意義卻是非常重大的。我們的古人很早就發現了這點。唐代著名中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要》中記載:“便難之人,其面多晦。”“便難之人,其面多晦。”東漢思想家王充在《論衡》中也強調了腸道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他在文中寫道:“欲得長生,腸中常清; 欲得不死,腸中無滓”。腸道負責了人群全部的營養吸收工作,同時還負責人體毒素的排出。大家想一想,如果腸道出現問題,每天所吃的食物營養不能被吸收,體內的毒素也不能完全排掉,那人能健康的起來嗎?

為何便秘的人越來越多?忠告:3類食物易給腸道“添堵”,要少碰

便秘的危害

長期便秘對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一定的影響,也會使人產生身體不適之感。主要表現為:頭暈、乏力、食慾不振、精神淡漠。主要原因是糞便在人體腸道中滯留時間過長,腸道蠕動變慢,腸道內的蛋白質大量分解產生有害物質,糞便中的有害物質不及時排出,被人體吸收,導致的全身性中毒症狀。中老年高血壓人群排便困難,排便時太過用力引發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也時有發生。雖然理論上便秘不會增加病死率,但是有大量數據顯示長期便秘者的病死率高於無便秘患者人群,其原因尚不明確,可能與便秘引發人體其他疾病有一定關聯。

為何便秘的人越來越多?忠告:3類食物易給腸道“添堵”,要少碰

這些人更易出現便秘問題

便秘是常見的腸道健康問題,已經出現便秘問題的人群,應積極改善便秘,重視腸道健康。沒有便秘問題的人群,也應多加預防。哪些人群應更加重視腸道健康,預防便秘的發生呢?

1、老年人群:有大量研究顯示,便秘與年齡密切相關。年齡越大者越容易出現便秘問題。數據研究顯示:老年人群便秘的患病率高達50%,養老院的老人便秘的患病率則更高。主要原因可能與老年人群健康狀況較差、運動不足、社會支持減少、代謝系統疾病以及一些藥物的不良反應有關。

為何便秘的人越來越多?忠告:3類食物易給腸道“添堵”,要少碰

2、女性高於男性: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女性的便秘患病率高於男性。男女的慢性便秘患病率的比值為 1. 01 ~ 3. 77。導致女性便秘患病率高的原因可能與女性的生理因素有關:女性的雌激素可降低結腸傳輸速率,延長結腸傳輸,使得女性更易出現便秘問題。同時,一些婦科類的疾病也容易引發便秘,例如子宮脫垂等。生育過的女性便秘的患病率更高,這與有些女性分娩引起的盆底神經肌肉損傷有一定關聯。

為何便秘的人越來越多?忠告:3類食物易給腸道“添堵”,要少碰

3、抑鬱、焦慮、壓力過大人群:不良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容易引發便秘。有相關研究顯示:一些不良精神狀態如焦慮、緊張、抑鬱等可能與慢性便秘的發生有關。

4、不良飲食習慣人群:食少、膳食纖維及液體攝入低、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會提高人體便秘的患病率。

3類食物易給腸道“添堵”

美國雜誌《腸胃病學》中的數據顯示:美國已經有4200萬人深受腸胃病的困擾,引發腸胃疾病的原因中,飲食是重要因素。研究專家表示,造成便秘的罪魁禍首一定不是某種單一的食物。那麼哪些食物不受腸道“喜歡”呢?

1、快餐食品:炸雞、漢堡、薯條等快餐食品大多屬於高鹽、高脂肪、低纖維的食品,它們進入我們的腸胃之中不僅不容易消化,同時也不容易被排洩,這類食物食用過多,容易引發腸胃健康問題。

為何便秘的人越來越多?忠告:3類食物易給腸道“添堵”,要少碰

2、精加工食品:餅乾、薯片、口味零食、蛋糕、巧克力、汽水果汁飲料等現代精加工食品已經大量充斥在我們的日常飲食當中,超市、便利店中的精加工食品琳琅滿目。它們符合現代大眾的飲食口味,但卻都擁有者“高脂低纖”的特徵,並且比較乾硬,是腸道不喜歡的食品。

3、奶製品:牛奶、乳酪等奶製品含有大量的脂肪和動物蛋白,不易被腸胃消化,並且膳食纖維含量低。雖然所奶製品含有豐富的營養,但是過多食用對腸道健康是不利的。有研究表明:奶製品中含有的免疫球蛋白G與便秘的形成有一定的關聯。

便秘如何通過飲食緩解?

1、增加膳食纖維:1953年營養學家Hipsley首次提出了膳食纖維的概念,之後1960年Higginson 和 Oettle又提出了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的物質對預防直腸癌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從此膳食纖維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中。現代研究表明:膳食纖維對腸道健康具有非常積極的重要意義。膳食纖維可以促進人體腸道蠕動,它在腸道中會吸水膨脹,有助於溼便形成,避免便秘的出現。同時膳食纖維還具有一定的離子交換和網孔吸附能力,它在腸道中可以吸附腸道內的有害物質,並隨著排便一起排出體外。

膳食纖維大多存在於全穀物、豆類、水果、蔬菜及馬鈴薯中。

為何便秘的人越來越多?忠告:3類食物易給腸道“添堵”,要少碰

注:(TDF總膳食纖維、SDF可溶性膳食纖維、IDF不可溶性膳食纖維)

2、增加液體攝入量:便秘的形成很多情況下是由於大便乾燥導致的,每日充足的液體攝入可以促進溼便的形成。

3、益生菌補充:腸道內菌群的改變也會影響腸道健康,導致便秘的形成。糾正便秘是菌群的改變。有研究分析出益生菌可縮短腸道運輸時間,改善排便頻率及排便連貫性。




參考文獻:

【1】Hipsley EH. Dietary " fibre" and pregnancy toxaemia[J]. Br Med J,1953,2( 4833) : 420-422

【2】Higginson J,Oettle AG. Cancer incidence in the Bantu and " Cape Colored" races of South Africa: report of a cancer survey in the Transvaal ( 1953-55) [J]. J Natl Cancer Inst,1960,24( 期號) : 589-671.

【3】CHINZON D,DIAS - BASTOS T R,MEDEIROS DA SILVA A,et al. Epidemiology of constipation in So Paulo,Brazil: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J]. Curr Med Res Opin,2015,31 ( 1 ) : 57- 64.

【4】溫麗雅,陳長香,王靜,等 . 老年人便秘及其影響因素的[J]現代預防醫學,2008,35 ( 15) : 2827 - 2829,29.

【5】KOLOSKI N A,JONES M,WAI R,et al. Impact of persistentconstipation on health -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mortality in oldercommunity - dwelling women [J]. Am J Gastroenterol,2013,108( 7) : 1152 - 1158.

【6】張家超,郭壯,孫志宏,等 . 益生菌對腸道菌群的影響———以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 研究為例 [J]. 中國食品學報,2011,11 ( 9) :58 - 68.

【7】江國虹. 膳食纖維干預改善便秘作用的研究[J].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2004,25( 12) : 1073-107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