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一生做了哪些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大事?

历史漏砂


我认为李鸿章一生主要办了三件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大事。李鸿章1823年出生在合肥一个地主家庭,青年时期他勤奋好学,志向远大,后来投奔曾国藩成为他最得意的关门弟子,受曾国藩的影响李鸿章开始投身官场,重视经世致用,发誓改变中国危机日甚一日的趋势。1860年在曾国藩的支持下李鸿章编练淮军,相继取得了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巨大胜利,自此以后李鸿章的官宦之路是青云直上,历任江苏巡抚,北洋海军大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等。掌握晚清军事,经济,外交长达30年,并多次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是晚清政坛举足轻重的实权人物。再此就简单介绍下李鸿章所做的三件大事。

第一件就是编练淮军,镇压农民起义。1860年李鸿章奉曾国藩的命令回到老家招募淮勇,张树声,刘铭传,关长庆,潘鼎新,周盛波等人相继投入到李鸿章麾下,在李鸿章等人的努力之下很快组建起一支13营的淮军,经过短暂的训练之后就投入到剿灭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在洋枪队的配合之下李鸿章先后攻克苏州和常州,成为消灭太平天国的重要力量。太平天国灭亡以后由于曾国藩剿灭捻军失利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剿捻统帅,经过两年捻军被彻底消灭,李鸿章也成为独立的统帅,而他率领的淮军则成为晚清的军事支柱以及李鸿章个人的政治资本。

第二就是兴办洋务,筹建海军。在19世60至90年代中国的洋务运动中,李鸿章是最关键的核心人物,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李鸿章深刻认识到外国先进军事技术的重要性,为此他积极投身洋务事业,以“求强”和“求富”为主要宗旨。在李鸿章等人的努力之下创建了中国近代最大的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随后又创建了天津机器制造局等。同时他也先后创建了很多民用工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电报总局等,此外他还积极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几千年来中国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但是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的主要威胁主要来自于海上,李鸿章认为这是3000年未有的大变局,为此他又积极筹建海防,经过多年艰苦经营建立起北洋,福建,南洋三支海军舰队,其中北洋舰队实力最强,这支舰队在当时是中国海疆海域安全最有力的保障。

第三就是办理外交,主持危局。由于晚清时期政府极端腐败短视,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一次比一次败得惨,外国人为此称呼中国人为“东亚病夫”,争相宰割。每当清廷把国家带到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李鸿章都会被推到与列强相周旋的谈判桌前,他被迫先后和列强签订了《烟台条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以及《辛丑条约》,在办理外交的过程中李鸿章都是以保住和局为目的,以退让为准则,以利用列强矛盾为手段,虽然为中国取得了一定的利益但是还是难以改变主权沦丧的既定事实。但是无论如何李鸿章都是中国洋务运动的先驱,中国外交的奠基者。


微风书房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事情就是他创建了北洋水师,然后逼走请来的英国教官,彻底把控北洋水师开始走私货物,甚至鸦片,北洋水师成了他私人走私舰队,大肆敛财,导致腐败透顶,无人训练,甲午一战惨败,中国海上门户彻底打开,真是千古罪人。


imex


中法战争的不败而败、甲午战争的保存实力、庚子国难中的“东南互保”,个人认为,这应该就是李中堂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几件事



一: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发生之初,由于满清政府准备不足,确实处于劣势,但是,在冯子材等人的努力下,逐步扭转了这个局面,而且,在接连大捷之后,法国入侵的军队已经陷入绝境,一场能让国人扬眉吐气、让西方列强刮目相看的胜仗举手可得

然而此时,深受慈禧宠信的李鸿章却不断上疏朝廷,要求“停战议和”,偏偏朝廷还同意了,最终以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而告终,成为历史上的一个笑柄,而李鸿章因为“议和”有功,还受到朝廷的封赏;

二:甲午战争

这个大家应该并不陌生。



当时无论是从船舰配置的武器、还是船舰数量上来说,北洋水师并不落后,虽然日本突然进攻让北洋水师措手不及,但是在甲午海战中也是各有损失

可李鸿章在战争刚刚开打之时就委托西方公使劝说日本进行议和,海战之后误以为外国公使可以调停,就将主力舰船集中起来,结果,被日本人来了个“瓮中捉鳖”,全军覆没

主帅刚一开战就进行求和的,李鸿章大人也是屈指可数,可以说,甲午战争的失败完全是李鸿章的失误所至;

三:东南互保

慈禧希望利用义和拳对付洋人,结果引发洋人的反弹,无奈之下,也不得不对列国宣战。这和李鸿章大人没关系



可是在开战后,东南多省在李鸿章和盛宣怀的主导下与洋人私下签订了“东南互保”,对于朝廷要求派兵增援的命令视而不见,致使八国联军一路畅通无阻取天津、拿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李鸿章临危受命,与洋人进行议和,他却利用这个机会打压端王一党,多次提醒慈禧只有“惩凶”才能缓解洋人的怒火,慈禧不得不下令革去许多官员的职务。可是“议和”有进展吗?没有,若不是娘子关一战将联军死死压制、迫使他们回到谈判桌前,谁也不知道李大人的“议和”会进行到什么时候

李鸿章在历史上争议很大,不但被誉为“中兴名臣”,他本人更是以“糊裱匠”自嘲,得到不少人的赞誉,可是纵观他的一生,有一次昂首挺胸向列强宣战的吗?非但如此,在左宗棠提出收复新疆时他更是极力反对,两人起了冲突之后,又利用手中的资源对左宗棠进行打击,于是,胡雪岩就成为牺牲品;许多人称李鸿章是“杰出的外交家”,在我看来,这都是建立在“卖国求荣”上,不是李鸿章多有才能,而且洋人喜欢这样始终求和的人,他“外交家”的名头是洋人给按上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