癢,是陽氣沒有到達的緣故,這樣灸不會癢

如果你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那你就能照顧好生活中80%的事。

文章分享者簡介:韓瑞丹,全國高級康復理療師,艾灸師

癢,是陽氣沒有到達的緣故,這樣灸不會癢

在《明瘡瘍痛癢麻木論》中有這樣兩句話:“若人質肌膚附近火灼則為瘡,近火則痛,微遠則癢。痛者為實,癢者為虛,非為虛寒之虛,乃火熱微甚之意。”在這段文字中,作者拿人與火的距離說明痛和癢的關係。痛了那是因為離火近;癢那是因為離火遠。

因此,“癢 ”,是因為虛 ,不是身體虛弱,而是“火力”不足,也可以理解為陽氣溫煦得不夠。“撓” 是一種本能反應,在“撓”的時候,皮膚上會出現紅道,能解癢,這是否是一種氣血通暢的表現?

【劉輝解答】

昨天我還在看一個臉上長了溼疹的孩子,撓的很厲害,很多地方都撓破了,大人怕感染,硬捉著不讓他撓。孩子不撓了,結果是怎麼樣呢?面神經麻痺,開始抽搐。

癢在現代醫學來說,屬於神經系統掌管的知覺。當瘙癢出現時,大腦發出撓的指令,這個指令得不到實施,神經調節就失調,就想別的辦法,讓面部肌肉抽動,自行解癢。

中醫看“癢”更多是從另外一種角度。

《內經》中說:“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醫宗金鑑》的外科心法中也提到了:“諸痛瘡瘍,皆屬心火。”

我們常常說心癢難耐,其實心不會真的感覺到癢,但是很多皮膚病病人會有體會,越是心情不好,覺得煩亂,越癢得厲害。也確實有很多皮膚病病人,因為壓力大,心緒不得安寧,結果得了皮膚病。白癜風、神經性皮炎就是典型的“心因性”皮膚病。

現代醫學也認為“皮膚是一種心理器官,”出現緊張、焦慮等情緒時,更易誘發或加重原有的皮膚病。但現代醫學的理解角度和中醫不同,它從神經系統的一系列反應,包括汗腺、皮脂腺的分泌等,來理解心理因素引起的皮膚病的變化。

而中醫有“心腎相交”的說法,心在五行學說之中,屬火,火中之陽下降之腎,便能溫養腎陽;而腎中之陰上升至心,則能涵養心陰。他們之間的關係,相輔相成,互相關懷,把自己過盛的東西,傳遞給對方,恰恰平衡了對方的不足。

也就是說,陽氣,儘管先天藏於腎臟,後天也由此生成和升發,但是腎陽的本源,卻來自於“心”,當然不是解剖學裡的心臟,而是中醫所說的“藏神”的心。就好比地球的溫暖,其實是來自天上太陽的恩賜。

其實不說火,就說冬天,在外面被凍的涼涼的皮膚,回到家裡,在換衣服時,皮膚裸露在暖氣中,許多人就會出現癢的感覺,很輕微,隨著體溫的上升,癢也慢慢散去。

正因為冬天太陽不那麼熱情了,地面的陽氣也準備封藏,地面一片蕭條,能量大部分迴歸地下,為第二年生髮新的生命儲備力量。大地寒冷,人也開始覺得冷,毛孔儘量閉合,避免寒氣進入身體。與此同時,新陳代謝也變慢了,患有皮膚病的人感覺冬天病情加重,其實不是病情加重,而是皮膚沒有陽氣的支持,體內多餘的溼熱代謝不出去,才會覺得更癢。

夜晚也一樣。夜晚相當一天之中的冬天,陽氣也要潛藏起來。所以有些病人晚上會覺得更癢。中醫認為,睡眠是養陽的最好辦法。我們多留意會發現,睡眠好的人,相對顯得年輕有活力,皮膚也往往不會出現大問題。

出現這種情況的人,“撓”肯定不是很好的辦法。

首先,這種病如果發作的不劇烈,常常表現為在冷熱空氣交換的時候,感覺到癢,“撓”的時候出現紅道,並且有些凸起,那麼你要注意了,你是不是得了慢性蕁麻疹。

不管是不是蕁麻疹,建議那些經常覺得癢,或撓之出現明顯痕跡,及長溼疹的人,平時多用艾條灸關元 、腎俞、足三里穴,長期堅持。

癢,是陽氣沒有到達的緣故,這樣灸不會癢
癢,是陽氣沒有到達的緣故,這樣灸不會癢
癢,是陽氣沒有到達的緣故,這樣灸不會癢

每次每穴各20分鐘,艾灸1-2天休一天,作為保健灸長期堅持!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部分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閱讀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點贊是一種動力。精彩給您的朋友,幫助並影響更多的朋友,讓更多朋友受益!閱後請朋友們關注我的文章,希望和大家共同學習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