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邊有這幾種玩伴,父母要當心,孩子早晚被帶壞

近段時間,上三年級的兒子時不時冒出一句髒話,我就用心留意了一下,發現這段時間他與小區裡一個五年級的男孩走的比較近,而那個男孩說話很不文明,時不時爆粗口。

找個時間,我和兒子有了一次正式的對話:

我:“兒子,媽媽發現你這段時間說話有些不文明呀!”

兒子:“沒有吧,媽媽,我咋沒感覺呢?”

我不動聲色的掏出手機,給他播放了他爆粗口的錄音。

“媽媽沒有冤枉你吧?”

“嗯,我也不知道我會這麼說。”小傢伙不好意思跟我撒嬌。

“媽媽以前可從來沒有聽你說過罵人的話,這個壞毛病是不是跟咱小區那個高年級的哥哥學的?”

“嗯……”

“媽媽希望你能成為一個有禮貌、懂文明的好孩子,以後咱們少跟那個哥哥玩,好不好?”

“我知道了,媽媽?”小傢伙理解的衝我點了點頭。

孩子身邊有這幾種玩伴,父母要當心,孩子早晚被帶壞

心理學家說,小孩子是沒有是非觀念的,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模仿身邊的人。

因此,孩子從小由誰帶、跟什麼人玩,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吧,孟子的母親為了讓孟子有一個成長的好環境,最後把家搬到學校附近。古人尚且懂得環境對孩子的重要性,我們更不能忽略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經常跟以下孩子玩,爸媽一定及時制止孩子,否則,孩子在缺少父母引導和關注的情況下,很容易染上不好的毛病。

孩子身邊有這幾種玩伴,父母要當心,孩子早晚被帶壞

【1】滿口粗話的孩子

不知道大家留意了沒有,小區裡個別孩子由於缺乏父母的管教,說話的時候時不時的爆粗口,帶髒字。而小一點的孩子以為他們這樣說話有個性,好玩,反而跟著學的有模有樣。

小孩子對很多事情對有好奇心和新鮮感,他模仿後會經常說,以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

父母發覺以後要及時的給予糾正,避免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

孩子身邊有這幾種玩伴,父母要當心,孩子早晚被帶壞

【2】不尊敬父母的孩子

對父母不尊重的孩子不可能對別人彬彬有禮,也不可能一心一意的對別人著想。

那些從小對父母大吼小叫的孩子,小時候是“小霸王”,目無尊長,長大後危害社會,無視法律,最終成為社會的“毒瘤”。

如果我們的孩子從小跟這種孩子混在一起,想想都可怕。

孩子身邊有這幾種玩伴,父母要當心,孩子早晚被帶壞

【3】小偷小摸的孩子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人手裡都有一定的積蓄,孩子身上也不斷零花錢。

按理說,很少會有孩子出現小偷小摸的現象,但也不排除沒有。

小孩的認知水平淺,家長不及時教育和引導,他反而以為那是一種“能耐”,偷的次數多了,很難改好。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確的引導孩子選擇玩伴,不容忽視。

仔細想想,有問題的孩子背後都站著有問題的父母。從另一方面來講,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自身的問題,孩子的問題很難解決。

而我們,更應該關注自己的孩子,讓他遠離那些“有問題”的玩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