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電商公司,格力走向哪?

自確定高瓴資本入主以來,格力做出的最大動作是註冊了一個電商公司。這個一億元註冊資本的公司,由董明珠親自掛帥。

儘管外界的聲討不絕於耳,但董明珠確實在改變。從與小米賭局最初不看好線上模式,到承認小米的價值。今年三月份,董明珠還自己開辦了網店,據說月銷售額超過了200萬。

註冊電商公司,格力走向哪?

細數格力這幾年,著實走了一些彎路,從開屏畫面是董明珠的格力手機,入股資金鍊問題重重的珠海銀隆,再到折騰自造芯片,格力這幾年躁動的心愈發明顯。

反觀這次入主的高瓴資本則顯得非常冷靜,面對市場上每年都冒出來不同花樣的創業公司和新賽道,毅然對格力下了重注。不得不說,這個以價值投資見長的投資公司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格力的魅力何在?

首先從製造業的本質來說,格力的產品質量過硬。研發高投入一直是格力的標籤,即便2018年格力營收即將突破2000億元這樣的高位,研發費用在營收的佔比仍然高達3.5%,比同行高出不止1%.

其次是董明珠的社會資源。曾經資本市場有一句俏皮話叫,中國三個不能惹的女人,第一是財新主編胡舒立,第二是格力電器董明珠,第三是萬科獨董劉姝威。胡舒立無需多言,被財新封面祭過的公司,基本上都涼了。劉姝威在萬科“野蠻人”一戰立下赫赫戰功,堪稱上市公司保護神一般的存在。

曾經珠海國資委派駐了幹部到格力電器任職,被董明珠聯合基金等一干LP聯合趕出公司;和奧克斯一戰更是打得對方直接不敢接招。外加格力敢以員工住宅等一眾福利留人,董明珠的社會資源實力可見一斑。

最後是格力的現金奶牛屬性。格力2018年以2000億元營收排在國內所有企業的102位,淨利潤高達262億,淨利潤率為13.1%。顯而易見的,這是一個容量巨大的現金誕生池。製造業利潤壁壘高,現金流穩定的特點,最適合容納大資金進場。

說完格力的魅力,大Sha想分析一下格力的未來。未來的第一塊大蛋糕是汽車空調,國內汽車空調廠商的乏力,是格力敢於進軍汽車空調市場的原因之一。格力已經研發了針對電動車的電動熱泵空調,近期又與威馬汽車簽訂了合作協議。

註冊電商公司,格力走向哪?

另外一塊是智能製造。英雄所見略同,白電雙子星格力和美的都以自己的方式殺入了智能製造市場,其中,美的採用收購的方式買下了德國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庫卡;格力則是採用自研的方式,在打造智能裝備和智能機器人。

至於格力還在折騰的手機和芯片,大Sha認為這是格力的一個“虛招”,正如註冊電商公司一樣,格力會在電商渠道發力更多毫無疑問,但這並不是一個涉及未來十年戰略級的決定。曾有人說,格力混改之後,董明珠會出局。現在看來,資本對於董明珠的看重,顯然和外行人眼中認為董明珠是“累贅”,有天差地遠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