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也會讓孩子厭學?“認知失調”是關鍵,建議父母試試這2招

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學習努力,獎勵孩子的成績,孩子考高分就獎勵他好吃的、好玩的,否則不給。這樣的獎勵方式造成孩子“認知失調”,孩子把成績和獎勵聯繫到一起,學習是為了獎勵,而不是為了進步,其實沒有真正調動起內部學習動力,一旦拿不到獎勵,就會自暴自棄。

父母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自己也對孩子進行獎勵了啊,為什麼會起反作用呢?

獎勵也會讓孩子厭學?“認知失調”是關鍵,建議父母試試這2招

歸納一些家長錯誤的獎勵機制

給予孩子的獎勵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和塑造,更多的是通過責任感、榮耀感,成就感,自主選擇的權利,獲得更多的自由來驅動孩子,幫助孩子建立的是內在驅動力。可是很多家長卻誤用獎勵,非但沒有達到目的,還引發更多問題。

  • 聽話成為單一的目的

鄰居最近向我訴苦,當初選擇住這個小區是為了兒子上學方便,住久了便有很多意外的收穫,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啟發還是蠻大的。每到週一,幼兒園門口就會上演著各種送娃大戰。

一位媽媽手裡拎著一袋零食,手忙腳亂的哄著坐在地上的孩子,局面僵持數分鐘,直到最後老師出面,媽媽趁機“加碼”,承諾放學但他去麥當勞,小男孩接過零食,乖乖走進了幼兒園。一旁的一位奶奶似乎看到那位媽媽的獎勵奏效了,轉過頭對自家梨花帶雨的孫女說:“寶貝,聽話去幼兒園,下午放學後,奶奶帶你去遊樂園,給你買好吃的冰激凌。”小女孩似乎被獎勵打動了,點點頭說好。

對孩子而言,獎勵,確實奏效。不過,用零食和遊樂園作為籌碼,會給孩子一種誤解:“上學是我的功勞。想讓我好好上學,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就得討好我,賄賂我。”

獎勵也會讓孩子厭學?“認知失調”是關鍵,建議父母試試這2招

  • 獎勵孩子學習中的努力

哈佛大學弗萊爾教授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來自250所小學二年級到中學三年級的大約36000名學生分為兩組,做對比研究。第一組的孩子,獲得了“產出獎勵”,比如考高分、比賽獲得第一名等等才能得到獎勵;另一組孩子,獲得了“投入獎勵”,比如讀完一本書、按時上學、認真做題,就能得到獎勵。

雖然孩子們都願意為之努力,但是讀書給於獎勵的孩子在成績上會有顯著的提升。而考高分才給獎勵的學生,成績卻完全沒有提高。其中的關鍵在於,讀完一本書就給你獎勵,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行動是非常明確的,只要你看書,只要你做題你就能獲得獎勵,相反,考高分給獎勵,卻沒有告訴孩子怎麼樣做的方法。雖然孩子也充滿幹勁,但他不知道怎樣做,無從下手。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提高孩子的學習動力,對孩子說“期末考高分就給你獎勵”還不如說“讀完一本書就給你獎勵”。這也意味著,獎勵孩子學習後的結果,不如獎勵他們的投入。另外,獎勵的目標參考應該是越具體越好。

獎勵也會讓孩子厭學?“認知失調”是關鍵,建議父母試試這2招

3、獎盃比金錢更有效果

獎勵什麼最有效?這是一個讓許多家長犯愁的問題,先來看一個實驗:

《蘋果橘子經濟學》的作者、芝加哥大學教授Stephen,做過一個對比實驗:以獎盃替代獎金,作為孩子學習的獎勵,獎盃的價格並不昂貴,大概100塊錢左右,但是對於小學生而言,同樣金額的獎盃比金錢更具備激勵效果。

從這個試驗可以得出:孩子小的時候不妨使用金錢以外的東西作為獎勵,激勵孩子的幹勁。下面的不妨在家裡和課堂試試,從精神層面和內在動力驅使孩子進步。孩子的成長,精神上的富饒,比獎勵帶來的物質豐裕更勝一籌。

獎勵也會讓孩子厭學?“認知失調”是關鍵,建議父母試試這2招

錯誤的獎勵機制帶來的負面影響

上述種種案例歸納發現,家長們習慣於物質獎勵,這的確能短期強化孩子的行為,但是短期的爆發後,其效果會逐漸消失。甚至產生負面情緒,孩子本身不愛學習,但你偏要逼著他上進,認知失調,甚至因為沒有辦法得到物質獎勵,最後更加厭學。

物質獎勵還會給孩子帶來兩方面的獎勵陷阱:

  • 導致孩子目標錯位:為了得到獎勵

一個努力畫畫的孩子,當跟小紅花和金錢獎勵沾上關係後,她的目標便可能發生了錯位,畫畫相當於“按壓操作杆”,只是為了得到小紅花和金錢獎勵的手段,畫畫不是孩子的目的——是不是有悖於爸媽對孩子的初衷呢?

記得有位採用獎勵機制教育的鄰居跟我說,她從沒想過自己把本來很有愛心的孩子養成了冷酷的孩子:有一天,當她在廚房忙活,聽到二寶在客廳哭鬧而大聲喊話大寶,讓大寶照顧一下二寶,這時大寶的回答讓她傻了眼:“我照顧弟弟會有什麼獎勵?如果沒有獎勵,我可不想照顧他……”

獎勵也會讓孩子厭學?“認知失調”是關鍵,建議父母試試這2招

  • 助長孩子貪婪膨脹:希望更大的滿足

獎勵是一種正反饋機制,每次的滿足會讓這種正反饋的力量加強,結果是獎勵要同步加大才能讓人感覺滿足。就如一個成年人一開始吃巧克力能提神,但一段時間後,即使吃巧克力也會眼困,而是需要一次吃下更多的巧克力才能實現提神的效果。

有一位爸爸告訴我,他們家實行家務勞動報酬。有一次晚飯後,他的女兒被安排洗碗時,孩子嬉皮笑臉地面對爸爸說:“1元有些少,能不能每次給我5元?”這位爸爸氣惱地回答“一分錢也沒有”時,女兒聳聳肩說:“沒錢我才不要洗。”讓這位爸爸感覺好絕望。

獎勵也會讓孩子厭學?“認知失調”是關鍵,建議父母試試這2招

如何做才是長期有效的獎勵?

在培養孩子某種行為習慣或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時,不適宜“條件交換”,即父母不宜“明文規定”地告訴孩子,“你擦完桌子得到1塊錢,洗廁所會得到2塊錢”。

  • 確定正向的價值觀念

父母要從一開始便告訴孩子:“做家務是每個孩子都要學會的技能”,“當你變成勤勞的人,媽媽會很驕傲”,“認真寫作業的孩子是個優秀的孩子”……給孩子建立內在的“動機”。心理學家Benjamin Bloom曾經對那些優秀的社會人士的研究發現,給人帶來源源不斷的堅持精神背後,是“動機”和“奮鬥目標”。簡單地說,就是讓孩子擦桌子就是擦桌子,沒有條件交換。

接著,父母可以視情況地,在孩子的獎勵上採用“驚喜”和“不規律”,比如當孩子某次擦完桌子,突然給他獎勵一個玩具,並且明確告訴孩子獎勵的原因:“你這次擦得很細心,桌子縫旮旯都很乾淨。”有時卻沒有獎勵。再比如孩子學畫畫,一般情況下是沒有獎勵的,讓孩子意識到學畫畫只是為了讓他學會一項技能或發展一項興趣,但父母可以偶爾來點小驚喜,比如在孩子某一次畫得很專注時,獎勵他到公園玩旋轉木馬,還要明確告知原因:“今天畫畫很專注,一點兒也沒有東張西望”。每次獎勵時父母把孩子具體的“優點”或“進步”挑出來,有助於孩子進步和堅持。

獎勵也會讓孩子厭學?“認知失調”是關鍵,建議父母試試這2招

  • 把獎勵孩子的目的,定位為“幫孩子獲得自我驅動力”

“進步”、“成就感”、“優秀”、“成為更好的孩子”……都是自我驅動力。美國心理學家Edward Deci建議過,想要刺激孩子的“內在驅動力”,就是讓孩子覺得“我能做到”。

曾經看過林則徐小時候的一個相關的故事:話說林父讓兒子學習作對子,有一天林父帶著自己的一班學生和兒子上山,觸景生情後要求所有人用“山”和“海”作對子。小林則徐脫口而出:海到天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林父表現得驚喜異常,不僅細細品味,還不斷大讚“好對子”。

父親的讚揚,讓小林則徐感覺到“我能做到”,獲得了自我驅動力。獲得自我驅動力的小林則徐,每天很用功讀書,還常常跟父親作對子。當父親問他為何這樣用功時,小林則徐說:上不愧對父母,下不辜負前程。“上不愧對父母,下不辜負前程”是小林則徐的內在驅動力。對我們父母來說,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成為一名畫家、變成勤勞的人……是孩子進步和努力的目標。

獎勵也會讓孩子厭學?“認知失調”是關鍵,建議父母試試這2招

總之,父母別盲目對孩子物質獎勵,避免事與願違的結果!認知失調並不是一個悖論,它揭示了人們很重要的一種心理現象,而這點應用在父母的獎懲機制上來看是非常有啟發意義的,希望各位家長能多學習,多體會,在教育的道路上,以訓練孩子的內在為價值取向,使孩子成為優秀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