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喜歡扮媽媽炒菜?別小瞧,“假裝遊戲”能帶給孩子很多益處

孩子們在一起玩的時候常常會利用身邊的玩具和其他事物代入遊戲情景當中,家長們可能會聽見幾個孩子在一起分配任務:"你當爸爸,我當媽媽好嗎?"甚至是會直接就有"買菜"、"付錢"等對話的過家家。

說到過家家,不能不提一個心理學名詞——假裝遊戲。過家家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假裝遊戲,但其實,在孩子 1 歲左右,還不會玩過家家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玩單個、零散的假裝遊戲了。比如,拿起一個香蕉,他們會打電話;握緊拳頭在下巴上蹭來蹭去、假裝在剃鬍子……

"假裝遊戲"不止是過家家

然而,家長們要注意,我們通常說的"假裝遊戲"並不是簡單的過家家遊戲。

假裝遊戲有三種模式:

一是孩子自己和自己玩,孩子一人分飾幾角,跟自己的想法玩。

二是和別的孩子玩,比如過家家。

三是和成人玩,比如親子游戲中的角色扮演。

孩子們在假裝遊戲的時候可不是單純的玩耍,他們在遊戲的過程當中還會促進其自身的認知發展,交往技能等也會大大提高。因此,家長可別小瞧"假裝遊戲"的教育作用,一點不比專門的教育方式差!

女兒喜歡扮媽媽炒菜?別小瞧,“假裝遊戲”能帶給孩子很多益處

孩子玩"假裝遊戲"的好處

  • 促進孩子的創造想象

有研究者專門做過實驗:

給一群孩子玩一個帶鑰匙的音樂播放器。必須用對應的鑰匙開啟播放器,它才能播放音樂。給孩子們聽了一會音樂接著實驗人員拿鑰匙假裝開啟了這塊積木(假裝的播放器),雖然實際上沒有音樂播放出來,但孩子們能夠假裝聽到了音樂,並跟著音樂哼唱。

隨後,實驗人員把播放器拿走了,換成一塊積木,讓孩子們假裝這塊積木就是播放器。這個實驗說明孩子們的想象力是我們大人所不能預測的,給予孩子一定環境和情景的刺激,孩子就很容易展開想象,有時候還會打破原有設定的情景自己創造出新的遊戲內容和主題,這是孩子們在遊戲過程中的想象力的發展。

  • 引導孩子的情緒表達

假裝遊戲可以引導孩子以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並幫孩子學會認識並控制自己的情緒。比如:孩子很害怕去醫院打針,但是在假裝遊戲的時候,孩子卻能主動安慰"哭泣"的寶寶,這是孩子從日常生活中的真實寫照,孩子能從這個假裝遊戲中解開這個心結。

有時候孩子在遊戲中還能體驗到愉悅的情感,能驅散孩子不好的情緒,幫助孩子學會自我調節。

女兒喜歡扮媽媽炒菜?別小瞧,“假裝遊戲”能帶給孩子很多益處

  • 發展孩子的語言技能

假裝遊戲可以為孩子提供語言表達的環境,對語言發展有促進作用。心理學家 Edward Fisher 就假裝遊戲與認知的關係進行了大量的研究(Fisher,1999),他發現,假裝遊戲可以幫助孩子們學習在社交情境和文化規則當中有效運用語言。

孩子們在遊戲中常常需要通過語言交流並且他們有的時候還會有自我中心語言,也就是自己會問自己問題。比如:孩子在玩遊戲過程當中突然會自言自語的說道:"我馬上就可以了!"這也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過程。

  • 引導孩子學會合作

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他的情商也會隨之提高,情商,學術上也叫"心智理論",就是要理解別人的情緒和意圖,學會判斷人的心理狀態,從而使言行適合情境。在遊戲的過程中會逐漸的理解別人的想法或者揣測他人的想法,有時候還會出現合作和移情。

在假裝遊戲當中,孩子們的社會能力會更強,並且他們會通過商量來解決遊戲當中的問題。這樣青春經歷過後,能深刻的體會和理解他人的感受,遠比父母用嘴巴來教學管用的多。

既然孩子們把假裝遊戲當成應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演練,那麼假裝遊戲到底該怎麼玩呢?給孩子創造假裝遊戲的條件和空間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幫助。

女兒喜歡扮媽媽炒菜?別小瞧,“假裝遊戲”能帶給孩子很多益處

家長和孩子玩"假裝遊戲"的重要步驟

  • 第一步:提前演練孩子害怕的場景

孩子的假裝遊戲是離不開生活當中真實場景的提取和收集。

比如孩子在出生到一歲前,基本每個月都要打一次預防針,那麼當孩子懂事的時候,很多孩子去到醫院就會哇哇大哭。

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通過遊戲讓小朋友當醫生,家長自己扮演病人,然後家長在線,孩子在醫院時哭鬧的場景,然後讓孩子自己去判斷應該如何安慰,等下次孩子再去醫院的時候就變得會自我安慰和勇敢一點。

同時家長還可以在遊戲的過程中教會孩子一些醫療方面的知識,比如孩子發燒了,應該給他用一些什麼藥,護士會給病人量體溫打針,然後還會祝福病人早日康復等等。孩子在遊戲當中的學習速度會比在課堂上的集體教學要快得多。

女兒喜歡扮媽媽炒菜?別小瞧,“假裝遊戲”能帶給孩子很多益處

  • 第二步:事後場景再現

家長有可能會非常的忙而沒有辦法陪孩子玩假裝遊戲。然而在幼兒園裡,孩子們會經常觸及到假裝遊戲,孩子們在幼兒園的區域活動,大多數都有角色扮演。那麼家長就可以通過事後情景再現來幫助孩子回憶玩假裝遊戲時的情景,從而加深孩子的記憶。

比如,家長可以通過談話的方式來詢問孩子,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家長扮演老師,孩子扮演自己,讓孩子重現課堂上的情景,從而瞭解孩子與老師互動的情況,家長也可以扮演同學和小夥伴們一起玩樂的情景。

這樣一來,家長可以每天都能及時的瞭解孩子在幼兒園或者外面的情況,很多時候家長不能從肉眼觀察孩子,那麼就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掌握孩子的情況。

女兒喜歡扮媽媽炒菜?別小瞧,“假裝遊戲”能帶給孩子很多益處

  • 第三步: 問題適時探索,培養生活小達人

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是最有熱情的時候,也是最有學習動力的時候,那麼家長不妨趁這個時候教會孩子進行探索並且適時的引導孩子。

比如,在做飯的時候可能有一些步驟他是不清楚或者做的不對的,那麼家長就可以加入孩子游戲,並且扮演其中某一個角色從而示範給孩子看。家長不用擔心孩子學不會,更不用刻意的去用言語教學,家長只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且做相應的動作。

比如炒菜的時候我們通常要先放放油,然後再放菜,再放鹽,最後再盛出菜到盤子裡。家長們只要用動作做到這些步驟,孩子們看到了自然就會模仿,下次孩子們和同伴玩耍的時候,就會情景再現出來。

假裝遊戲很好,但是父母在運用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不能操之過急。假裝遊戲實施的基礎,在於放鬆的氛圍。孩子只有在一個真實的狀態,安心的氛圍裡才能更好地把事情還原,因此家長要注意觀察和引導,並利用自己的時間多多陪伴孩子。

女兒喜歡扮媽媽炒菜?別小瞧,“假裝遊戲”能帶給孩子很多益處

我是小A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