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1800-2019年,樓市崩潰編年史

撰文=徐三刀

輪迴:1800-2019年,樓市崩潰編年史

輪迴:1800-2019年,樓市崩潰編年史

樓市嘣盤的陰雲,始終縈繞在樓市的頭頂,兩百年來人們始終擔憂,如果房價跌破了你的房貸總額,你該如何處理?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強迫多疑症,在遙遠的大洋彼岸房價破滅已經幾經更迭,美國、日本、俄羅斯、東南亞諸國、香港都經歷過重大挫折,資不抵債的痛苦,讓大家家庭承受著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為什麼房價嘣盤始終縈繞不斷,為什麼又遙不可及,美國人嘣盤之後,為什麼幾經更迭,再次高價房遍地?為什麼俄羅斯棄匯率保樓市之後,又一蹶不振?日本棄樓市保匯率,在跌入谷底之後,為什麼房價繼續上揚?

這裡面究竟藏著什麼我們沒有搞明白的關鍵點,60萬億的超級市場,成為經濟發展的天塹,我們會不會遭遇滑鐵盧?

輪迴:1800-2019年,樓市崩潰編年史

對於樓市嘣盤概念,其實沒有一個清晰的界定,因為,無論是爛尾盤激增、銀行壞賬變多、土地大量滑拍、地價暴跌、負資產家庭出現,都是一個“嘣盤”反映,而不是嘣盤預兆!

根據實際案例整理,通俗一點劃分為三種:全線降價、軟性嘣盤、徹底嘣盤。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劃分辦法。

什麼是“全線降價”?典型如2014年西安市全市降價,以零首付、低首付走量;什麼是“軟性嘣盤”?典型如2014年榆林市市場癱瘓,爛尾盤遍地,但始終命懸一線;什麼是“徹底嘣盤”?典型如1993年海南島(總共655萬人)樓市嘣潰,三年房價上漲四倍,一萬多家破產房企,出現600多棟“爛尾樓”,18834公頃閒置土地,800億元資金積壓,僅四大銀行壞賬就高達300億元。

因為,對於房地產的依賴度不一樣,因此,所反映出來的下跌狀況也不盡相同,全線降價,一般小週期都會遭遇;軟性嘣盤,已經極為罕見;徹底嘣盤,已經是能夠上教科書式的典型案例。

但只看國內市場發展,很難搞清楚其中三昧,最好的辦法還是看案例,典型如美國(2008年次貸危(危機))、英國(1989年泡沫破滅)、日本(1991年泡沫刺破)。

輪迴:1800-2019年,樓市崩潰編年史

案例一:美國嘣盤

美國嘣盤次數太多,不好統計,至少按照1800-2008年之間,房價至少達到了7個峰值,但每一次14-18年一個輪迴,美國人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房地產泡沫。

1833-1836年,芝加哥的土地價值在三年之內令人難以置信的保障了6400%,而後在1837年,房地產又進入一個被迫拋售的惡性怪圈,大量銀行破產,相關產業嘣潰。

世界上最早可以“數據考證”的一次房地產嘣盤,還在美國1923-1926年佛羅里達州,這一次嘣盤恐慌性拋售直接引發了華爾街股市大崩潰,並引發了上世紀全球經濟大蕭條。

此外,進入21世紀,小布什政府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美聯儲為了配合這一計劃, 2001年起連續13次下調聯邦基金利率,將聯邦基金利率從2001年1月的5.98%降至2003年7月的1.01%,美國立法要求金融機構向貧困家庭發放貸款,導致全美炒房氾濫。

發放次級貸款的大部分金融機構是抵押貸款公司,由於缺少銷售網點,貸款如同現在辦理信用卡一般走街串巷,出現零首付、零文件、零審查。具體情況可以參考電影《大空頭》,對於貧困家庭哪是一個繁花似錦的年代,因為拿寵物狗的名字都能貸款。

而這一切終於引發了危(危機),次級劣質貸款8萬億,是抵押貸款規模5倍,通俗一點來講,就是信用氾濫。於是,2006年美國房價從高點跌入低谷,截止2012年觸底,全國範圍之內房價跌幅達到了26%!

因為經濟危(危機)降臨,美國大概有1/3以上房產存在嚴重“負資產”,資不抵債,不少工業城市遭受重創,一蹶不振,知名雷曼兄弟作為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破產,煙消雲散。

但很有趣的一點是,儘管因為房產導致人們顆粒無收,甚至於流落街頭,人們一旦獲得貸款資格之後,仍然是貸款買房,這裡面儘管也有政府援助(問題資產援助計劃TARP、金融援助計劃FSP),但更重要的還是剛性居住需求。

案例二:英國嘣盤

英國樓市,一直比較理性,至今統計下來,只有三次嘣盤,而且都在二戰之後。

二戰之後,長達二十年時間,在大量廢墟之上,英國開始大量供給建築,房價也在持續飆升,大概在70年初期迎來了首次泡沫,但因為對外戰爭和歐佩克石油禁運導致經濟內循環被打破,出現了經濟滯脹(停滯性通脹),房價開始下跌,十個月之內下跌了16%。

《新民晚報稱》,目前,據英國國家統計局計算,倫敦的平均房價高達48.4萬英鎊(約427.2萬人民幣),幾乎是全英國平均水平的兩倍多,也相當於在倫敦工作的年平均收入的九倍。多數年輕人窮盡一生或都買不起房,因此80%的英國人選擇租房生活。

大概在八十年代初,1988年8月,時任英國財政大臣的尼格爾·勞森決定取消自1969年開始實施的“夫妻雙重按揭貸款利率優惠政策”,從而導致大量購房者趕在優惠政策之前搶購住房,“勞森熱潮”席捲英國本土,1989年樓市泡沫形成。

為了應對搶房熱潮,鐵娘子撒切爾夫人號召全境購買政府公屋,一時之間,人們把民主和房屋劃在一起,想要自有民主,先買套公屋,於是房價上漲。但隨即迎來跌幅,下跌最猛的一年是在1989年,實際房價下跌了47%,房貸利率上調至15%,人們緊衣縮食,還是被浮動利率貸款逼到了絕望之中!

這就出現了什麼情況——負資產。買的房子所值比你的房貸還低,可想而知,大部分人坐在辦公室裡,開發商寄給你的收房鑰匙,無疑就是催命符,以淚洗臉。

如此高昂的房價令有購房剛需的千禧一代感到絕望,倫敦房屋市場陷入低迷。2007年信貸市場釋放風險,2008年下半年,房價開始暴跌,據悉,北愛爾蘭名義房價下跌39.2%,實際房價下跌41.9%。

按照《影響英國房地產市場的經濟因素分析》,十年跌幅教訓,並沒有讓英國人放棄買房,反而因為首付、利率、產權,成為了富裕移民階層的投資首選之地。

案例三:日本嘣盤

東南亞過山車式的樓市嘣盤,沒有太多可以深究的地方,就是因為亞洲金融危(危機)影響,各種金融泡沫流入樓市,導致東南亞各國樓市上漲。

按照媒體報道,菲律賓部分房價從1995年到1997年房價漲63%,另一說是46%。考慮一下,經濟如同四線城市,房價突然猛漲,接下來會迎來什麼?56.2%骨折下跌!

當年的日本發展氣勢如虹,一度可以攻佔華爾街,甚至於洛克菲勒大廈也被日本三菱收入囊中,但遺憾是美國忽悠日本簽訂《廣場協議》,隨即,美元加息,日本緊跟,資本從房地產市場出逃,日本創造了上世紀最長下跌週期,沒有之一。

那個時候,日本土地和房價的估值有多高?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土地和房價飛漲,以日本國土廳公佈數據為參考,1989年,國土面積僅為美國4%的日本,其地價市值竟然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

1986年,日本經濟出現衰退,物價出現通縮。1991年,日本央行加息刺破泡沫,日本主要城市房價開始暴跌,日本GDP增長率,從1988年的7.1%,猛跌至1993年的0.17%,1998年出現了負增長,日本進入了所謂的“失去的20年”。

但很遺憾,儘管日本遭遇了上世紀最長下跌週期,但日本人貸款買房仍然是主流,東京2017年度出售的新建住宅每戶均價為592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45.48萬元一套,較2016年度上漲6.9%,創下1990年以來的漲幅最高價。

輪迴:1800-2019年,樓市崩潰編年史

回望這些國家200年房價起伏不定,起因眾說紛紜,分析千奇百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當房子脫離了商品屬性,就變成了泡沫製劑,十分危險。

美國作為二戰後最大贏家,在確定佈雷頓森林體系之後,以美元為中心,仍然難免房價暴跌,出現嘣盤現象,可見,房價高漲到幻滅是現代社會難以逃脫的一個階段現象。

但我們也看到了,即便在亞洲金融危(危機)沖刷之下,東南亞國家房價崩潰之後,大陸、香港(起死回生)房地產仍然是優質標的物,在經濟疲軟之後,稍一刺激,便快速上揚。可見,房價崩潰與否,未來能否投資,還是要看各區域發展階段和狀況。

為什麼國內房價一直大陽線,而美國連雷曼兄弟都破產了?溫鐵軍在《告別百年激進-溫鐵軍演講錄(2004-2014年)》解釋道:

雷曼兄弟公司當時不良資產佔多少?有我們20世紀90年代末期國家的銀行高嗎?沒有。為什麼它破產,我們的銀行不會破產?並且不僅不破產,而且在21世紀成了全球排在前幾位的大銀行,什麼道理?就是因為這個時候財政和銀行並沒有徹底分家。

換而言之,國家管控,穩健操盤。不僅銀行嚴抓,甚至於地方行政協調,恩施市房地產協會發文《關於穩定恩施房地產市場價格預警的通知》強調:“有些開發商近期降價幅度太大,擾亂市場秩序,建議房企先自查,否則將強制整改。”

在房價崩潰之後,很多城市再次翻身,繼續上漲,但也有一些城市從此絕望,幾十年沒有辦法恢復元氣,資本一旦抽離,立即五內俱焚,落下終生殘疾。

說到底,房價不可怕,可怕的是管不住“水龍頭”,又在造成泡沫之後,甩手不管,讓泡沫變成了令人聞風喪膽的毒藥!

備註:參考任澤平《房地產週期》、拉斯·特維德《逃不開的經濟週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