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鹽焗雞,味香濃郁,皮軟肉嫩,雞肉鮮香,風味誘人

客家鹽焗雞是廣東久負盛名的一道漢族傳統佳餚,也是廣東本地客家招牌菜式之一,屬於粵菜系—客家菜。其味香濃郁,皮軟肉嫩,色澤微黃,雞肉鮮香,風味誘人。真是色香味俱全,讓人一看就垂涎三尺!鹽焗雞過去流行於廣東深圳、惠州、河源、梅州等地,現在早已盡人皆知。鹽焗是粵菜常用的一種烹飪方式,是通過鹽作為焗燒的媒介,通過加熱粗鹽,將熱量微微地傳遞給包裹著的雞,這樣慢慢加熱的雞,肉質鮮嫩不會老。除了鹽焗整雞,漸漸的也衍生出了鹽焗雞翅、鹽焗雞爪,滿足不同口味的食客。


  

客家鹽焗雞,味香濃郁,皮軟肉嫩,雞肉鮮香,風味誘人

  鹽焗雞的美味歸功於客家人這個特殊的族群,以及他們特殊的歷史。它的形成與客家人的遷徙生活密切相關,歷史上客家人因受異族侵擾,經常被迫搬遷。在遷徙過程中,活禽不便攜帶,便將其宰殺放入鹽包中封存,吃的時候取出蒸熟即可。鹽焗雞選用三黃雞最佳,其次可以選清遠雞、黑腿雞、走地雞等等。在客家人農村地區,鹽焗雞選取當地農民自養的嫩雞,宰殺後晾乾,抹少許食油用紙將整隻雞嚴實包好,埋進炒過的熱鹽堆中,用文火焗著半小時,之後撕成條狀裝盤,再澆麻油後就可以吃了。看著雞不大的樣子,但是肉很厚實,剛被扯下的雞翅膀,還冒著油脂,外皮焦黃酥脆,雞肉白嫩鬆軟,一點也不柴。

  

客家鹽焗雞,味香濃郁,皮軟肉嫩,雞肉鮮香,風味誘人

  要做正宗的客家鹽焗雞,少不了煤爐、鐵鍋和一鍋子的粗鹽。人們將殺淨晾乾後的整隻嫩雞包上紙包,埋入炒過的熱鹽中用文火焗熟,便成了鹽焗雞。用鹽焗的做法既保持了雞肉的鮮嫩,又讓鹽分慢慢滲入肉中,還將油份析出,讓鹽焗雞皮脆肉嫩,鮮香可口。不放任何多餘的調料,僅僅用鹽就調製出如此的美味,難怪,在中國的烹飪辭典裡,鹽是百味之首。客家鹽焗雞,每一步的挑選都做到極致,只為做出最美味的鹽焗雞。整雞可以用刀切成小塊,也可以用手撕,滿滿一盤,2~3人吃絕對沒問題。

  

客家鹽焗雞,味香濃郁,皮軟肉嫩,雞肉鮮香,風味誘人

  剛出爐的鹽焗雞,因為事先被鹽包裹著,整隻雞的汁水一點都沒有浪費,滿是雞和老鹽的芳香。雞皮金黃爽口有彈性,雞肉嫩而香,連雞骨頭都嚼之有味,薑黃獨特的香氣把雞肉的鮮美提升得無與倫比。除了香嫩的雞肉外,鹽焗雞的雞皮也很有特色。由於雞在鹽焗前是晾乾的,雞皮含水少,煨熟過程中雞皮漸漸變得脆嫩,嚼起來的口感能用“奇妙”二字來形容。小夥伴們,客家鹽焗雞,味香濃郁,皮軟肉嫩,雞肉鮮香,風味誘人,你吃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