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父母法則:想教出快樂自信的孩子,首先學會尊重

聰明父母法則:想教出快樂自信的孩子,首先學會尊重

我認識一位媽媽,平日裡,她總是用命令的口氣和孩子說話。例如,她總是這樣對孩子說:“快去吃飯!”“別磨蹭,快上車!”“刷牙去!”等。前幾天,她一直在抱怨自己的孩子總學不會說“請”和“謝謝”這三個字。其實我們都清楚她的問題所在,可她自己卻不明白。

對父母來說,命令孩子是輕而易舉的事。作為孩子,本來就應該聽父母的話,而家裡的其他大人卻不必這樣。所以,父母只會禮貌地讓家裡的大人去做一些事情,卻總是以強硬的態度命令孩子。可問題是孩子並不這麼看。他們只會照著你跟他們說話的方式和你說話,根本注意不到你是怎麼跟他人說話的(畢竟,孩子根本不聽大人講話)。

一般情況下,孩子更多關注的是父母做了什麼,而不是說了什麼。所以,如果孩子在生活中不注意禮節,你不但不能責怪他們,反而應該因孩子效仿父母的行為而去“誇獎”他們。

孩子也是人,也需要尊重。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你不尊重孩子,那你也得不到孩子的尊重。況且,對孩子稍微尊重些一點並不會影響你為人父母的威嚴。慢慢地,孩子就會明白,父母對他們說“請刷牙”或“請把餐桌擺好”這樣的話,聽上去像是一種請求,但實際上他們會心甘情願地去做。因此,父母教育孩子要懂禮貌的最佳方式莫過於言傳身教。

但是,父母向孩子言傳身教的不僅只是行為舉止方面的問題,還有很多其他的問題。例如,父母不能對孩子言而無信,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說髒話,這樣孩子才不會效仿你去做這些事。否則,就等於是在大聲明確地告訴孩子:你在我眼裡並沒有那麼重要。當然,這話並不是真的。我們都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對父母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關鍵是孩子也需要知道這一點。

如果你最愛的是孩子(伴侶除外),那麼他們就應該從你那裡得到更多的尊重。這樣,等孩子走向社會,他們也能學會尊重他人。最後,就不會再有人為年輕的一代嘆息了。

孩子也是人,也需要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