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姓+母姓"成起名新潮流,重複率是降低了,但孩子卻尷尬了

為了見證父母親間的愛情,如今頗多家長都會將兩人的姓氏組合放在孩子的名字裡。這種起名的新潮流一方面的確降低了孩子名字的重複率但同時卻也可能使孩子感覺尷尬。


我的朋友小王和小孫是對恩愛的夫婦。有了兒子後,兩人決定將女方的姓氏也放孩子的名字裡,這樣既浪漫又有紀念意義,最後他們決定給兒子起名為王孫昊軒。兩人對自己的創意很是滿意。

不過,上學後他們的兒子卻總因名字遭遇尷尬,由於周圍的小朋友都是三個或兩個字的名字,所以王孫昊軒這個名字就顯得有些奇怪,很多人都因名字而對小昊軒進行一番調侃,這讓小昊軒感覺很是尷尬。


於是,小昊軒就跟爸媽提出要把名字改成簡單點的,並把自己新名字而產生的煩惱而和爸媽說了。小王夫妻沒想到當初的創意起名的行為竟給孩子帶來了負擔,於是給孩子改成了普通的三個字的名字。

如今,許多家長在給新生兒取名時是樂於取些特別的名字的。這種"父姓+母姓"名字就是新興起的一種起名方式。有的家長會去直接地將兩個人的姓氏組合成一個兩個字的名字,有的則會在姓氏之外再加上其他字。


對於姓氏取名的方式,不同人也是對此褒貶不一的。有的會覺得這樣的名字時很別緻的,有的則覺得如果父母的姓氏組合起來不順耳的話反而會不如普通的名字。

的確,像是"唐宋"、"白楊"這種組合起來很好聽的姓氏當名字還是挺好的事,但是如果是像是郭劉這種組合起來不好聽的名字就沒必要強行選擇了,如果用來起名只會讓孩子尷尬。

其實,除了起了不好的名字這一情況會引起孩子的尷尬外,父母的其他一些做法也會讓孩子尷尬。


1. 和別人談論孩子的隱私或糗事

在有的家長看來,孩子年齡還比較小,不會有強烈的自尊心。因此在和其他大人聊天時,會無意識地將自己孩子的隱私或糗事當做趣事分享給對方。

事實上,和家長們想的不同的時,這常常會刺傷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覺得自己不被家長尊重。

尤其是現在的孩子,他們都更為早熟,家長們不能想當然地以過往的認知來對待孩子,否則只會產生親子隔閡。


2. 當眾批評他們

當眾的批評也是會讓孩子尷尬的情景。有的家長會不分場合地對孩子進行當眾批評,這會令孩子十分尷尬。孩子也會在意自己的形象,當眾批評無疑讓他們失了面子。

3. 在別人面前顯得對他們過度關心

當孩子有了獨立意識後,會較反感家長的過度關心,因為他們會覺得有些東西是自己能處理好的,家長過度地關心是一種干預,會影響到他們自己的行動。並且他們也會覺得這是家長 對其能力不信任的體現。


此外,當家長在孩子的同學或其他人面前去進行事無鉅細的關心的話,也會和孩子一直想樹立的獨自自主的形象相違背,從而讓他們倍感尷尬。

4. 強行讓他們當眾表演節目

親友聚會時,常會有家長強行讓孩子表演節目的情況。確實有些孩子是偏外向的性格,習慣當眾展示自己,但更多孩子會感覺家長的要求很無語,甚至尷尬。


或許家長是想在助興的同時鍛鍊他們,但這種鍛鍊常常並不是他們想要的。

以上就是一些會給孩子帶來尷尬的狀況了,家長還是不要這麼做比較好。

各位看官,在你看來家長們還有哪些做法是會讓孩子感覺到尷尬的呢?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