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男子?

用户4474649658


首先我想说:嵇康其实是一个极具个性,极有风骨的才子!

我曾看过一副对联,上联是:曲终魂归,世上已绝广陵散;下联是:酒酣江涌,人间常存捉月图。这副对联的上联,说的就是嵇康;而下联,则说的是李白。作者把嵇康和李白这两个人放在了一起,确实是巧对,同时也说明嵇康的才情是古今罕有!

嵇康生活在距今1700多年的魏晋时期(224~263年),身长八尺,风流倜傥。他是一位思想家、音乐家和文学家,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喜爱老庄学说。娶魏武帝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郞中,调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嵇康虽然是“皇亲国戚”,可他对做官毫无兴趣。因为在魏晋时期,天下动乱,民不聊生,官场黑暗腐败,奢侈之风盛行。痛苦的现实使他看透了官场,他便辞掉官职,归隐山林。

那么,嵇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又做了哪些卓尔不凡的事呢?我来告诉你:

嵇康是一个人超然物外的人。他不为世俗所拘,与青山绿水为伴。他在山里建了一个家园,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闲下来就和他的好朋友向秀打铁,铁炉子就在园内的一棵大柳树下。他还引来山泉,在树旁筑了一个小小游泳池,夏天打铁累了,就跳进池里泡一会。他打铁主要是来表示自己“远迈不群”和藐视世俗,这是其精神特质的体现!他还和阮籍、阮咸、刘伶、山涛、向秀和王戎结为朋友,他们都才华横溢,豁达超然,情趣高雅、志气相投,经常在山阴的一片竹林里喝酒、弹唱,下棋、聊天,过着超然物外,恣意酣畅的生活。因此,被人称为“竹林七贤”,嵇康为七贤之首,是魏晋时期的精神领袖。

嵇康是一个崇尚老庄,讲究养生之道的人。我们现在许多人,以为养生是近些年才有的,可嵇康却是养生行业的鼻祖。嵇康特别喜欢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因为老子的思想核心是“无为”;庄子的思想核心是“博爱、和平”,这与他的个性十分吻合。他曾说:“老庄,吾之师也”!因此,他在生活中,特别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修练内丹,弹琴吟诗,著有《养生论》来阐明自己的养生之道。一次出去采药,徜徉于山水之间,竟忘归路,遂向砍柴的樵夫问道,樵夫根本想不到在山里竟见到如此俊伟清奇之人,竟以为他是神仙!

嵇康是一个狂放任性之人。刚正如孤松独立,醉态如玉山崩塌。他藐视世俗,对礼法不屑一顾,司马昭说他“言论放荡,非毁典谟”。阮籍的妈妈死了,嵇康拿着琴去吊丧,长歌当哭。好友山涛在司马昭手下当官,知道嵇康生活结据,就写信推荐他去当官,嵇康一看信,就勃然大怒。心想,司马家乃乱臣贼子,你做了他的走狗也就罢了,现在又想把我拉下水,你居的什么心?于是,洋洋洒洒地写了1800余字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不仅列出了他不能做官的理由,还猛烈抨击了官场的黑暗。嵇康就是这样嫉恶如仇,就是这样真情流露!这封绝交书让不仅让山涛无可耐何,最后也成了他被杀的祸根。古代的隐士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嵇康也不例外。可是,他喝酒是为了抒发心中的愤懑,他喝酒的方式也是豪迈的。他不是个酒鬼,他喝出了酒的真谛,体现的是他超脱的、旷达的精神状态,体现的是酒的文化,酒的风骨!

嵇康是一个具有很大艺术成就的人。他善文学,精音律。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其诗现存五十余首。他的诗,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是曹操之后的一批成功之作。他尤爱弹琴,著有《琴赋》、《声无哀乐论》。他主张声音本质是“和”,合于天地是音乐的最高境界。嵇康又擅长书法,工于草书,其墨迹“精光照人,气格凌云”,被列为草书妙品,后人称其书法“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时集,群乌乍散”!他的绘画也有极高成就。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其《巢由洗耳图》、《狮子击象图》传世,可惜俱已失佚。

嵇康是一个藐视权贵的人。他拒绝与钟会交往。当钟会写完《四本论》时,求嵇康一见,可又怕嵇康看不上,情急之中,竟“于户外遥掷,便回怠走”。显赫后的钟会再访嵇康,嵇康仍不加理睬,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下打铁,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钟会觉得无趣,于是便悻悻地离开。就在这时,嵇康终于说话了。他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从此,钟会记恨嵇康。司马昭也曾想拉拢他去做官,但他都不合作,因此,也招司马昭忌恨。

嵇康还是一个仗义执言的人。吕巽、吕安兄弟都是嵇康的好朋友,吕巽见吕安的妻子徐氏貌美,早有不轨之心。一天,乘吕安不在,就让自己的妻子去和徐氏喝酒,借机把徐氏灌醉,强奸了徐氏。后吕巽又一不做二不休,捏造罪名,陷害吕安。嵇康此时拍案而起,写下了《与吕长悌绝交书》,痛骂吕巽一通。他想通过绝交来表明自己的价值观。大家注意,这次的绝交书跟上次与山涛的绝交书不同,上次嵇康是为了保护山涛。因为当时的晋朝统治者,已经对嵇康十分不满了,而山涛又是嵇康的朋友,绝交可以撇清山涛和自己的关系,这也是嵇康甘愿为朋友牺牲的一个例证。而这次嵇康真的愤怒了,他不仅与吕巽绝了交,还上庭帮吕安做了证,最后竟因此入狱。

上面说了这么多,嵇康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了。下面我再回到开头的对联上来,说说“曲终魂归,世上已绝广陵散”——广陵绝响:

嵇康被捕入狱后,被判死刑。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朝庭赦免他,并要求嵇康来太学任教,但没有被同意。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要过琴来,最后弹了一曲广陵散。曲调时而激烈,时而舒缓;时而如涓涓细流,时而如惊涛骇浪,听得包括三千学子在内的所有人,都是如痴如醉,忘了这是刑场。一曲终了,放下琴,叹息道:“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今绝矣”!言毕,从容赴死,年仅40岁。从此,一代真性情的精神领袖消失了!一曲经典成了绝唱,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思!但是,作为后人,我能从嵇康临刑前不惜性命而叹名曲之不传,在刑场上奏出绝唱的举动,体悟出嵇康的一种放达、唯美的人生态度。这就是嵇康!这就是被时人誉为“严严若松之独立”,同时又“非汤武而薄周礼”的嵇中散!


萧萧秋雨jsz


《嵇康》使得音乐史巨著被失传的他,竟然没有被后人怪罪,反被同情

在我国的音乐史上,有一部不得不提的旷世巨著,这次巨著的名字叫做广陵散,而公认的广陵散弹得最好的人,就是嵇康。但是广陵散也是自从嵇康之后就失传的。为什么,广陵散会在嵇康手上失传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嵇康是个怎么样的人。


嵇康生活的朝代是在曹魏以后魏晋之初,在这个时代,因为司马家争夺天下的手段非常的不光明,所以他们治理天下靠的不是忠和义,而是靠的孝。提倡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司马家,在当时的时候曾经向天下的人说过,只要有谁不孝的话,就可以被斩首。而嵇康就是生活在这样的朝代当中,嵇康的妻子是曹氏的公主,也就是说,实际上他还是皇亲国戚呢,不过这个皇亲国戚却对当官没有兴趣。他推辞过很多次朝廷让他当官命令,宁愿隐居在山水之间

嵇康非常的相信,得道成仙这一套,曾经在隐居的时候,就为了修炼而绝食,他认为这样就能够羽化飞升。但是当时的野史记载,嵇康虽然说一直向往着寻仙求道,去寻仙人的机缘,但机缘总是和嵇康错过。比如有一次,嵇康曾经在山中采药,当时山上有砍柴的人遇见嵇康,告诉嵇康山上有神仙,结果嵇康去寻找的时候只看见一个隐士。他以为这个隐士也是个寻仙的人,就和他结伴而行,却没有向他询问仙人的事情。结果这个隐士竟然就是一个仙人,嵇康就这么错过了他的寻仙机会。

还有一次就是嵇康和他的一个朋友一起进入山中,而他们俩山中的时候遇见过石头当中结成的精髓,这种精髓吃了之后就能让人身轻体健,成为仙人。结果,嵇康的朋友吃了一半,留给嵇康一半的时候,这个石头的精髓就凝结成了石头。嵇康又和仙缘无关了。所以当时的人都说,嵇康虽然向往着求仙,但是却总是得不到仙人的垂青,他肯定是在人间有着灾难。果然,嵇康真的在人间出现了灾难。

《英年早逝》

当时嵇康有一个好朋友,这个好朋友给妻子长得非常美丽,而因为妻子长得太美丽,这个好朋友的妻子竟然被他的哥哥给迷奸了。嵇康的好朋友非常气愤,要到官府去状告自己的兄长。结果他的兄长因为做贼心虚,就先发制人,事先撞状告嵇康的朋友不孝顺,因为当时晋朝是以孝治天下,谁不孝的话是非常大的罪名。

所以嵇康的这个好朋友就被逮捕了,而嵇康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愤怒,就出面为自己的好朋友作证,但是这个时候,一直和嵇康有着一个恩怨的敌人,就趁机向当时的司马氏诬陷嵇康,当时司马氏的掌权人司马昭,一怒之下就决定除去嵇康和他的好朋友。嵇康就这样被押赴了刑场,在刑场上,虽然就要死了,嵇康却淡定的再弹了一次广陵散。然后说:我这生最可惜的事就是没有把广陵散给传下去,希望你们听到了的人能帮助我把广陵散传下去。可惜的是,嵇康死了,广陵散也没有传下来。


小A说摄影


嵇康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男子?

嵇康在历史上是一个才子俊杰,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他是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是位特立独行性格孤傲、不畏权威的文人,他狂放任性,我行我素,连权贵的终会拜访他,他都不见,足见嵇康的性格。嵇康因《广陵散》闻名,也因为他的狂放、浪子性格,最终被处死。他精通音律、隐士做派,在服装和表现上,为许多人模仿,据说他的长相也是非常的俊美,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是倡导学玄学新风的推手,其中和阮籍最为要好。

嵇康通晓音律,尤爱弹琴,著有音乐理论著作《琴赋》等,主张声音的本质是和,用现代人的语言,他就是一位十足的魅力男,懂音乐,会写诗、琴棋书画都精通,会穿衣,有品味,是万人迷。据历史上记载,嵇康还特别注重养生,继承了老庄的养生思想,且进行实践颇有心得,他的《养生论》就是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专论。后世养生大家孙思邈等对他的养生思想都有借鉴,同事爱品茶、喝茶,保持体形、身材的完美,非常考究的一位贤士,不同流合污,保守自己的精神阵地。

嵇康的作品和个人魅力是有的,但同时他也是有性格缺陷的,因此后人要从她的思想、文学、音乐等精髓中吸取优点,规避缺点。



郑彦英


“先生人中豪,志不肯司马。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嵇康这个名字,中国人很耳熟却又陌生,大致知道是魏晋时期的名士,赴死前的一曲《广陵散》成为绝响。那么嵇康到底是位什么样的奇男子呢?

据史料记载,嵇康,字叔夜,魏晋时期,严格来说应该是曹魏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就这一串串头衔是不是就令你倾心呢?事实的真相远不如此,嵇康还是一位美男子,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还这么有才华,真是让我等既没脸更没才华还没钱的男人汗颜啊。。。。。。。关键嵇康还是一位工艺爱好者,爱好打铁,这个爱好和他的形象反差很强烈吧。《晋书.嵇康传》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放在今天,那也是迷倒万千少女的小鲜肉啊。嵇康曾经在山中游玩采药,有砍柴的人遇到他,都认为他是神仙。嵇康虽外表俊朗,但是豪放不修边幅,在魏晋时期文人中也不算稀奇。嵇康后来去了曹操的孙女长乐亭主为妻,他也因此获拜郎中,后来官至中散大夫。

嵇康此人太过孤傲,志不在仕。他的好友山涛辞官,欲举荐嵇康接自己的班,本来是好友的一番美意,不成想我们的嵇康大人作了《与山巨源绝交书》。您没看错,因为好友举荐他做官,他要和好友绝交。怎么我就没这样的好友啊,如果可以,请给我一打。令人神奇的是,嵇康临死前,却将一双儿女托付给了他要死要活要绝交的山涛,而不是他大哥也不是他敬重的阮籍。

嵇康的死也和他这种性格有关,话说嵇康有一位粉丝,叫钟会,对他迷得是不要不要的,但是这位粉丝是权贵之后,嵇康不太待见他。你想啊,在最最喜爱的偶像面前却被冷漠对待,心里能好受吗?这位粉丝就粉转路了,这位路人在一起嵇康涉及的小案件中,像当时的掌权者大将军司马昭进言,然后就被杀了。

这个案件本身也很狗血,嵇康完全是躺枪。事情是这样的,嵇康有两位盆友,一位叫吕巽,一位叫吕安,他们是亲兄弟。话说某天禽兽哥哥吕巽趁着弟弟吕安不在家,迷奸了吕安的妻子,吕安妻子不堪其辱自缢而亡。吕安就像官府告发了自己的哥哥,同时也将此事告诉了嵇康,嵇康告诉吕安家丑不可外扬,不要闹得沸沸扬扬。吕安听从了嵇康的话,吕巽逃脱了制裁,但是吕巽一想把柄在别人的手里,就像官府状告吕安不孝,这下好好了,吕安锒铛入狱,作为案件的知情者,嵇康也被捕入狱。钟会也就是那位因爱生恨的粉丝,趁机向司马昭进谗言,处死了嵇康和吕安。

行刑当天,三千太学请愿赦免嵇康而未果,嵇康在受刑前最后一次抚了曲《广陵散》,自此,《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响,时年40岁。这就是嵇康的一生,不敢妄自评价,绝对是位为伟大的人。“铜驼荆棘夜深深,尚想清谈撼竹林。南渡百年无雅乐,当年犹惜广陵音。”,以陈普的一首是作为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