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批評孩子畫畫“缺乏想象力”,家長出妙招,安撫情緒提升能力

最近孩子的美術作業被老師評為“缺乏想象力”,孩子很委屈的跟我說再也不想畫畫了。

孩子從上幼兒園就很喜歡畫畫,當時報了不止一個興趣班,像什麼小提琴、舞蹈、跆拳道等等,都因為他沒有興趣沒有堅持下來。畫畫是唯一他非常感興趣的科目,從小班一直畫到了大班,如果放棄了就太可惜了。

老師批評孩子畫畫“缺乏想象力”,家長出妙招,安撫情緒提升能力

可是我和他爸爸這方面都不懂如何幫他提高想象力,無奈之下請鄰居過節回家的美術研究生給孩子進行輔導。剛開始還很擔心人家不肯來,畢竟是著名美院的研究生,人家又很忙,完全是看著鄰居的面子才過來給指點指點,沒想到我們家孩子還跟她挺投緣,她也很喜歡孩子,這麼一來二去的倒也抽空來了幾次,給我們也指點了指點如何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首先,糾正家長覺得想象力不是那麼重要的概念。

很多家長讓孩子學習繪畫的目的是培養這方面的技能,偏重於實際技巧的培育,反而容易扼殺孩子的興趣。

培養想象力的開展的意義在於,不要讓孩子只拘泥於自己所看到的生活,而是學會仰望星空,激發他們對未知的渴望,才能保持不斷的前進的動力。

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學家都是想象力非常豐富的,可以說如果沒有豐富的想象力,他們也不會取得巨大的成就,比如發表了“相對論”的愛因斯坦,靠推理、靠知識、更要靠想象力,畢竟誰也沒有見過宇宙間有黑洞,但沒有見過並不等於不存在,靠想象力然後再論證,才發表了改變了人類世界的理論。

老師批評孩子畫畫“缺乏想象力”,家長出妙招,安撫情緒提升能力

其次,想象力培養的過程中,重點是培養孩子的動手及審美能力。

給孩子選擇培養想象力的標準就是“能不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創作品,父母不要拘泥於繪畫,平常可以帶孩子去搜集一些小樹枝、樹葉、廢棄但安全的包裝殼、棉籤、絲帶等輔助用品讓他隨意發揮。

好的藝術品是沒有統一的標準的,不是說孩子畫個蘋果就一定要是紅色的,你可以讓他充分發揮想象空間,比如孩子畫了一個黑色的蘋果,父母要啟發他,給你講講他的思路,而不要急於否定他。

在他有了具體自己的想法後鼓勵他表達出來,繪畫可以說是最好的一種自我展現的方式。在孩子年齡沒有到10歲之前,不要要求他畫枯燥的素描等,這對他的興趣是一種磨滅。鼓勵他多探索多體會,有條件的情況下,帶孩子去郊外體驗一下樹林的靜謐和星空的璀璨,用神話故事來啟發他想象力。

最後,善於利用遊戲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父母並不是一定要買多貴的新型玩具,反而所謂的新型的聲光電等類型的玩具對孩子的想象力的培養並不是很好的選擇。可以給孩子選擇積木,讓他自由發揮,不拘泥於現成的樣式。

塗鴉是孩子們非常願意接受的一種方式,給他們一個超大的紙箱和幾隻彩筆就能讓孩子興致勃勃的開始這個非常有興趣的探索之旅了。父母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給他們提供一些工具,讓他把紙箱改造成一個小房子。孩子有興趣的事情不要打斷她,即便是弄了一身水和一身泥,只要她樂在其中,一塊泥巴也能讓她玩個半天。

老師批評孩子畫畫“缺乏想象力”,家長出妙招,安撫情緒提升能力

家長要克服自身思維的誤區,想象力的培養其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只要是容易讓孩子接受的都是很好的方式。

家長要做的就是陪伴和正確的引導,陪伴孩子快樂的成長的過程也是激發成人想象力、讓司空見慣的麻木的心靈得以重新甦醒的過程。

【我是勵志職場辣媽,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