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为什么感觉官僚世家称帝一般不杀忠臣,相反有些穷人地痞称帝都会杀?

奔跑的小辉哥


事实上,不论是官僚世家,还是穷人地痞在称帝后,首要任务就是保住帝位,杀掉危及到帝位的所有人,不论是忠臣还是亲人。

人们之所以感觉杀忠臣的都是穷人地痞皇帝,主要是因为,

第一,穷人地痞称帝在历史上是极其不能提倡的。

穷人翻身做主人,除了在新时代,历史就出现过寥寥几次,比如刘邦,朱元璋。如果世代传颂的史书上大事褒扬农民皇帝,这不是让读书人去散播“打倒帝王统治”,从而鼓励农民起义就是胜利的思想吗?


穷人地痞称帝后,会滥杀患难兄弟,多猜忌不仗义。所以,千万不要随意追随起义军,出生入死,最后只会落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所以至今,仍然很多人不自觉的觉得朱元璋或者刘邦忒不仗义。

第二,穷人地痞称帝有多不容易,就会有多珍惜。

朱元璋从天灾人祸饥寒交迫的钟离村,到南京称帝,一共用了15年。刘邦从泗水亭长到汉高祖也用了7、8年。期间的艰辛历史上却只是寥寥几笔。他们一旦取得了胜利,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就再也不想走下坡路。


穷人地痞能当皇帝,追随他们的穷人地痞也能称帝,所以这些穷人皇帝不得不防,不论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还是子孙的世袭,都必须把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自古就有这句话,也适用于任何人。何况并不是只有穷人皇帝才杀人。官僚世家啥得更厉害,为了帝位李世明杀兄弟,赵匡义杀兄弟和侄子,南汉刘晟杀兄弟。帝位就是魔鬼,不论是穷人还是世家上位必定杀人。

第三,穷人地痞称帝后自卑,进而多疑。世家官僚称帝后自信,进而对臣子相对宽容。


穷人皇帝在称帝后,太平时期,出身难免会被人诟病。在阶级观念严苛的古代,出身高低甚至会被人质疑能力,这大概是所有穷人皇帝的伤疤了。

而世家官僚,原本出身高贵,受过良好的教育,能称帝一般都认为是上天选定或者是能者所得。根本不会被人质疑,所以对臣子相对宽容,但也不排除奸臣当道时期,比如赵构杀岳飞。

小总结

穷人地痞称帝杀忠臣,官僚世家称帝杀兄弟至亲,目的只为一个,巩固或者争夺皇位。所以不论忠臣与否,一旦危及帝位,结果都是被杀,这与其出身关系不是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