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孩子太愛玩,家長很犯愁?幾個方法幫你改變

人們常說“玩物喪志”,愛玩在成人眼裡似乎不是一件好事,但在孩子的世界裡“玩”卻是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的思考、合作、語言等多種能力都能夠得到鍛鍊。而且,玩是孩子最初瞭解世界的方式。所以,媽媽要順從孩子的天性,允許他玩耍。

孩子是不是越早學習文化知識越好?貪玩的孩子長大後就沒有出息嗎?事實證明,很多小時候非常聰明的“神童”,在長大後也漸漸成為了普通人;而許多小時候貪玩淘氣的孩子,長大後也會有所作為。

孩子太愛玩,家長很犯愁?幾個方法幫你改變

由此可見,孩子的人生是否成功與他學習文化知識的年齡並無太大關係,而且不僅僅是文化知識才值得學習,從孩子出生以來,他牙牙學語、學習行走,每一步的成長都是他不斷學習的結果。

1.鼓勵孩子多和小朋友玩。

很多孩子在剛入幼兒園時,看到很多小朋友反而會不適應,大哭起來,這是因為與其他小朋友交往少的緣故。

媽媽平時要多帶孩子到小區內玩耍,並鼓勵他和小區內的孩子交朋友,注重培養他與人交往的能力。如事例1中羽箏的媽媽,不但帶孩子出去玩,還主動為孩子介紹其他小朋友。當孩子喜歡和同齡人一起玩耍後,再送他去幼兒園,他就能儘快適應新環境,並能和其他孩子玩到一起。

孩子太愛玩,家長很犯愁?幾個方法幫你改變

2.經常帶孩子到戶外玩耍。

和煦的陽光、綠色的草地,在晴朗美麗的天氣裡媽媽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讓他呼吸室外新鮮的空氣。例如,事例1中羽箏的媽媽,就會常帶她到小區的花園內散步。陽光的照射有助於提高孩子的體質,增加他的抵抗力。戶外的空間較大,孩子的心情也會比較舒暢,在戶外跑跑跳跳,做做運動,可以鍛鍊他的身體,讓他變得更健壯。

孩子太愛玩,家長很犯愁?幾個方法幫你改變

3.媽媽要多陪孩子一起玩耍。

事例2中的媽媽每天都會留出一段親子互動的時間,就是陪虎虎玩撞球。和孩子一起玩耍能讓他充分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愛,因此孩子和媽媽之間的感情會變得更為親密。

值得注意的是,媽媽在和孩子一起玩耍時,要放下成人的架子。要記得自己是和孩子一起玩,而不是指導孩子如何玩,這樣才會讓孩子獲得更大的樂趣。例如,媽媽可以和他一起趴在地板上玩拼圖,一起在床上打滾,一起蹲下觀察小螞蟻搬家……這時,媽媽不要把自己當做成人,而是要學著從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的快樂,媽媽自己也會感到很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