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明朝時期的名士解縉,才華過人,為什麼後期得不到皇帝的信任?

解縉是明朝初期的大才子,他從小就表現的非常聰明,為人又非常的好,從小就被人稱作是“神童”,直到現在也有很多關於他很有趣的傳說。據說當時他的名氣非常的大,有一個年輕的士子,聽了之後非常的不服氣,總想找個機會好好的羞辱他一番,但是沒想到最後卻被謝晉給嘲笑了。

明朝時期的名士解縉,才華過人,為什麼後期得不到皇帝的信任?

解縉在洪武年間中了進士,就連皇帝朱元璋也很欣賞他這種過人的才華。不過解縉這個人確實是有一點自負驕傲的性格,這一點讓朱元璋非常的不喜歡。所以雖然很欣賞他的才華,卻一直都沒有給他重任,他雖然心裡很不願意,但是也沒辦法說出來。一直到了明成祖朱棣當了皇帝之後,他才終於有了發揮才能的機會。

明朝時期的名士解縉,才華過人,為什麼後期得不到皇帝的信任?

明成祖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帝王在治理國家的各個方面,他都希望能夠超越前代的很多皇帝。所以他做出了很多拓寬疆土的政策,他還派人出使西洋等國家,在國內實行了很嚴峻的法律。有了武治當然也不能少了文治,明成祖又下令朝廷的許多文臣編訂了一部非常著名的大型圖書集成性質的鉅著。

明朝時期的名士解縉,才華過人,為什麼後期得不到皇帝的信任?

而這部書的主要編撰者就是解縉,這個時候他已經是翰林學士了,在文淵閣任職威望也是非常的高。在當時能夠承擔這樣的重任,也是能夠可以看得出皇上對他的信任和賞識了,光是這一本鉅著就能夠讓解縉流傳芳古了。但是解縉的性格非常的自傲,也正是因為它有這樣的性格,最終害了他。

他平時說話辦事從來不會顧忌,也不知道怎麼樣才會給人留下面子,在朝中得罪了很多人,而自己仍然不知道。這些人見他現在得到了皇帝的寵愛,都忍著不說,但是卻在心裡偷偷的記恨下他,只是等待著機會好好的報復他。在她得罪的人中最要緊的一個人就是朱高煦。這個人心胸很狹窄,沒有容忍的度量,是一個有仇必報的典型人物。

明朝時期的名士解縉,才華過人,為什麼後期得不到皇帝的信任?

在朱棣繼位之後,馬上面臨著確立繼承人的問題。按理說他的長子早在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就已經被立為世子,朱棣繼位之後理應把他當作太子。但是朱棣並不喜歡這個兒子,因為這個兒子比較胖,還有腳疾,連馬都騎不了。而朱棣是一位馬上皇帝,對於這樣一個不能騎馬的兒子自然是喜歡不起來的。

明朝時期的名士解縉,才華過人,為什麼後期得不到皇帝的信任?

朱棣更喜歡他的第二個兒子,朱高煦這個兒子騎馬很嫻熟一直跟在自己身邊和自己打仗,而且有了很多戰功。不過朱棣有些猶豫,大兒子雖然不能打仗,但為人忠厚,又很得臣子們的愛戴。正在他矛盾的時候,他對解縉說起了這個事情。解縉是正統的,儒家學士贊成立長子為繼承人,他又說了很多好聽的話,勸皇帝立長子為太子。沒過多久,朱棣就立長子為太子而朱高煦被封為漢王。

明朝時期的名士解縉,才華過人,為什麼後期得不到皇帝的信任?

朱高煦沒有當上太子就非常的生氣,他認為這一切都是因為解縉,才讓朱棣立長子為太子,就很討厭解縉,一心想把他除掉。朱高煦雖然沒有當上太子,但是朱棣對他的寵愛卻仍然不減,朱高煦就藉著朱棣的放任在父親的面前詆譭解縉,說他和太子兩個人私下偷偷的來往,有不好的意圖。

明朝時期的名士解縉,才華過人,為什麼後期得不到皇帝的信任?

朱棣果然起了疑心,他把解縉調到了外省。但是漢王並沒有因此停手,他還繼續向皇帝說解縉的壞話,皇帝就把解縉抓進了監獄,他一待就是五年。有一次,皇帝無意中在監獄囚犯名單中看到了解縉的名字,就問身邊的人為什麼他還留著,旁邊的人明白皇帝的意思,等皇帝一走,就下令把解縉給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