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历史上有哪些非常搞笑的段子呢?

高玉航675


我来说一个,主人公:林则徐

林则徐就是著名的“虎门销烟”的活动主持人啦~

林则徐担任湖广总督期间,负责查禁鸦片,有些外国人就想搞清楚他的底细,怎么能快速了解他的为人呢?没错,请吃饭!

于是乎,英国领事馆设宴邀请林则徐。宴会之后,送来一道甜点——冰淇淋。土生土长的林则徐哪见过这西洋玩意,见冰淇淋上冒着气,以为很烫,情不自禁拿嘴吹了吹~

在场一众外国人哄堂大笑。

林则徐非常生气,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于是开始了反击。

不久后,林则徐回请上次那些外国人,宴末也上了一道甜点,“颜色纯白,冒着冷气”,众外国人见此,都以为林则徐回请的也是冰淇淋,于是舀起纷纷送入口中,却无不“哇”地一声吐出,又跳又叫,乱作一团。

原来,林则徐让厨子把芋头煮熟打成泥,做成滚烫的“冰淇淋”,以回敬这些外国人。


光合作用Y


楚汉相争时,有一次刘邦被项羽打得大败,刘邦的爹和老婆都被项羽俘虏了。

项羽下令让人弄了一口大锅,同时又派人劝降刘邦,还扬言刘邦若不速速归降,就现场把他爹给煮了。

刘邦回应说,当初我曾经和项羽是拜把子兄弟,我老爹就是你老爹。如果你把这个老东西煮了,记得分一碗汤给我。

项羽闻之大怒,二话不说准备把刘邦的爹给煮了。后来还是项羽的叔叔项伯劝住了项羽,刘邦的老爹才捡了一条命。


袁卫宇


历史上的搞笑幽默段子确实不少,要说到历史真实出现过的名人轶事,少不了丘吉尔的西方黑色幽默。



一次丘吉尔访美期间,去了一家烤鸭店就餐,点了标准的一人餐,不过吃完后还是没有满足,于是打算到柜台再点份鸭脯肉,不过却遭遇了尴尬。



丘吉尔:美丽的女士,我能点一份鸭脯肉吗?

店员:丘吉尔先生,我们这里不叫鸭脯肉,不文雅,叫做白肉。

丘吉尔尴尬应允,并表示了歉意,就餐完毕,礼貌离去。

第二天,美丽的店员女士收到了一支胸针,附着一张卡片写道:请美丽的女士收下,如果你愿意把它别在你的“白肉”上,我将感到无比荣幸。



丘吉尔回到罗斯福安排下榻的宾馆后,打算美美的洗个澡,放松一下心情,迎接接下来的洽谈,当浴池放满水,丘吉尔一丝不挂时候,没想到罗斯福推门而入,罗斯福看到丘吉尔如此,一时间不知该进还是退,举足无措,还是罗斯福的高情商,黑幽默化解了两人的尴尬,“尊敬的总统阁下你看到了,我大英帝国在美利坚合众国面前是毫无保留的”,诙谐的一句话化解了两国领导人的尴尬,堪称幽默风趣之最。



等二战结束后,自己的姑爷前来拜访丘吉尔,聊天说到:二战中你最佩服谁?丘吉尔不假思索回答道:墨索里尼。为什么?:因为墨索里尼敢于枪毙自己的女婿。女婿一时无言以对,被丘吉尔的黑色风趣回答结束了此次谈话。

人们知道丘吉尔是他在二战中“受任于败军之际”,临危受命,以民主形式领导了英国的反抗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而没有想到丘吉尔生活中竟然如此幽默风趣,被人津津乐道!


无花台


说一个关于蒋委员长的段子。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不仅在军政上有雄才大略,其文章写得也是非常有才华。他老人家不仅有《毛泽东选集》这样非常有战略眼光的科学著作,还有自己的《诗词》和《文集》。其很多作品,还都上了教科书。他老人家及是军事家、政治家,还是文学家。

对于毛主席的文采,国民党是深受领教。在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不仅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厮杀,在文宣方面也是打的火热。曾作过报社主编的毛主席,也经常亲自为文宣工作撰写文章。蒋介石每每看到毛主席的文章,都要感叹自己的主编们无能:怎么就赶不上人家毛泽东的水平。

有一天,蒋介石又在因为文章的事骂“娘希匹”。负责为蒋介石草拟文件的陈布雷(蒋介石的"御用"笔杆子,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实在是忍不住了,就顶了一句:“人家(毛主席)的文章是自己写的!”

(陈布雷和陈诚。蒋介石的文告、演讲辞,十之八九都是他写的)

蒋介石顿时无语。

陈布雷说的却是不错,毛主席作为领袖所能领会的高度和深度,可不是他们这种新闻主编所能参透的。所以,他们的文章虽然也很有才,但是,在毛主席著作面前就显得“不值一文”。

对了,陈布雷后来自杀了。。。。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冯梦龙《笑府》记载的段子:

有个人到酒馆喝酒,喝了一口,嫌酒太酸。店主听到后恼羞成怒,竟把他吊在屋梁上!另外一个人路过,好奇地打听原因。店主愤愤不平地说:“我家的酒味非常纯正,可他却诬蔑说是酸酒,败坏我的名声你说该不该吊。 过路人听后说:“能否让我品尝品尝?”店主便倒了一杯给他,那人尝了以后,皱着眉头对店主说:“你可以放了他,把我吊上去吧!”


有一家三兄弟,都是近视眼。一天,兄弟三人同去拜访一个人。那人的客厅上方挂了块匾,上面写着“遗清堂”三个大字。 大哥看了,大声念道:“遗精堂”,念完后感到不大对头,便低声对二弟说:这人有毛病吗?不然的话,怎么把客厅取名为“遗精堂”呢?二弟听了,笑着说:大哥你看错了,匾上写的是“道情堂”!那是因为主人崇尚道家学说。 大哥不信,二人争执起来,叫三弟辨认!三弟往客厅上方看了又看,说道:你们两个都错了,这上面哪有什么匾。



清代石成金的笑话书《笑得好》记载的段子:

徽州有一家人,连年打官司,心里很是怨恨。有一年除夕夜,父子三人聚在一起,父亲说道:“明天就是新年了,咱们各说一句吉利话,以图来年运气好,不再惹官司,好不好?”两个儿子听了都说很好,便叫父亲先说。父亲说:“今年好”,大儿子说:“晦气少”,二儿子说:“不得打官司”。说罢,父亲把这三句话连起来,写了一幅长条贴在堂屋里,叫家里人时常念诵,以图吉利。 第二天一大早,女婿前来拜年,看见那幅长条,便念道: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此外,《神探狄仁杰》中也有一个段子:

狄大人:“元芳,何事这么急急忙忙的?”

元芳:“大人!后院发现一具无头男尸!”

狄大人:“依我断定,此人已死。”

元芳:“大人未见其就知其死,大人真乃神人也!!”


雁城流浪僧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自欺欺人的故事。

慈禧太后太后,这个在历史上恶贯满盈的女人,她的吃穿住行都引人争议,今天小编来给大家讲讲慈禧关于吃的故事。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生的,也就是乙未年,平易近间称作羊年,也就是慈禧属羊。


慈禧太后属羊,于是乎老百姓,官员家里就不许吃羊,因为吃羊的话就有种吃慈禧肉的意思,但是,慈禧他自己本身却非常喜欢吃羊肉,这可怎么办呢?

本来属羊的人就占了我们全国的1/12,这种事放在普通人家里根本就不算个事个事儿,但是就因为慈禧属羊,所以我们大家都不能吃羊,而她自己喜欢吃羊就变着法曲线救国。

慈禧太后给羊肉取了个新名字叫做“福肉”或“寿肉”。福禄寿三星,她一个人占了俩,不准别人吃羊肉、叫羊肉,而自己就换了个名字开始肆无忌惮的吃羊。



不光如此,在那个年代,你还不能管羊肉叫羊肉,必须要叫“福肉”或“寿肉”,不然别人就可以去官府告你,说你对慈禧太后意图不轨,慈禧太后属羊,张口闭口就是羊肉,羊肉的,是不是把这个肉当成慈禧肉呢?是不是对慈禧太后有什么意义呢?


在那个年代,管羊肉叫羊肉的轻则打板子,重则掉脑袋。这种事情放到现在,真的是想都不敢想。

大家慈禧太后吃羊肉的事有什么看法呢?


替鲸照顾海


其实我觉得最搞笑的段子是:澳大利亚和鸟打过一场仗,还输了……

这个事件是不是看起来非常的不可思议?但是确实存在的一件事件。

这个事件在澳大利亚历史上被称为“鸸鹋战争”或是“鸸鹋大战”。鸸鹋(ér miáo)是澳大利亚原生的一种大鸟,和驼鸟有点像,也不会飞。

而在1930年代初,这种大鸟在澳大利亚数量急剧上升,对西澳大利亚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害。这个鸟太大,而且是群居鸟类,普通百姓一直对这种鸟毫无办法。

因此从1932年11月2日开始,澳大利亚出动了包括正规军在内的一切军事力量,发动了一场以捕杀鸸鹋为目的的“战争”。

这场战争持续了1个月零8天,参与捕杀的澳军甚至还装备了包括刘易斯机枪在内的当时最先进武器。他们把机枪装到卡车上,四处巡游捕杀鸸鹋,但在这过程中却也闹了不少笑话。

比如有一次一队士兵发现了一个多达1000只的鸸鹋群,结果准备开火时机枪却卡壳了,最后一只鸸鹋都没打死,只能“撤退”了。

而这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鸸鹋战争最终的效果也很不理想,对鸸鹋数量的增长没有起到真正的遏制作用,鸸鹋所造成的灾害在澳大利亚也一直持续到今天,因此后来也有人将这场战争称为澳大利亚唯一战败的战争。


胖胖看微小世界


话说朝韩边境上,有一棵很是碍眼的树。无论朝鲜方面还是韩国方面都觉得这棵树影响观察,对对方有利。于是双方都计划砍掉它,但双方都是傲娇不想自己砍有不许对方砍。双方于是僵持起来......


结果有一伙愣头青(又是你,美军)来砍树了,朝鲜方面非常不爽,于是双方火并,美军死亡二人。世界又一次陷入核大战的危机……

危机顺利解除了,但朝鲜人还是记仇。他们搞来了斧头,他们认为谁提供了斧头就是帮助美国。于是请来英语翻译,之后,朝鲜与澳大利亚断除外交关系........

之后,澳大利亚又再次与朝鲜建交。当澳方人员提及当年为什么断交时,朝方拿出了斧头,义正言辞地说这个斧头产自澳大利亚(MADE in Australia),澳方人员结果手端详,上面写着MADE in Austria(产自奥地利)......


(砍人的斧头)

其实这是由两个事件合成的段子。真实事件是板门店事件和亨德森事件。板门店事件基本一致,但事件发生时间对不上。亨德森事件则是亨德森在长椅上休息时,朝鲜记者逾越边境坐在长椅上。于是二人打斗,引起双方注意,最终美方用斧子赶跑朝方。


作者球


历史搞笑段子合集

英雄救美

貂蝉家突然着了火,被滚滚浓烟困在了房屋内,正在貂蝉绝望之际,突然吕布出现了,冒着火苗子冲进火海,于是貂蝉得救了。

事后,貂蝉感激涕零地对吕布说:“奉先呀,太感谢你了,为了救我,你一定费了不少力气吧?

吕布:“哎”,可不是吗?整整一条街的人都想去救你,我好不容易才把他们一个个都给打跑了。

阿斗上课

那时刘备对于阿斗的智商非常担忧,于是请了老师教阿斗,但是阿斗非常不争气,一上课就睡觉。

老师非常不高兴,在阿斗考试得了零分以后进行了一番批评和教育。

老师:你认识到上课睡觉的不足了没有?

啊斗:认识到了老师

老师:嗯,不好的地方是哪里?

啊斗:缺点是不如在床上睡舒服。


张飞上学

张飞小时非常霸道,好不容等到了上学的年龄,于是母亲便送她到私塾去学习。

第一天上学回家后妈妈关心的问张飞:翼德啊,在学校上课还适应吧,没有哭吧!

张飞:我没有啊,不过老师给哭了。

张飞教子

张飞的儿子张苞喜欢调皮捣蛋,不会好好学习,快要考试了,张飞严肃的说:如果这次考试不及格肯定会有人要挨打。

张苞闷闷不乐的来到学校,对老师说:给您说个事,不是吓您,我爸爸说,如果我这次考试不及格,肯定会有人要挨打。


王先生来了


历史上有哪些非常搞笑的段子呢?我来说说我知道的吧!

爱新觉罗·弘昼,大清朝的和亲王,他是乾隆皇帝的弟弟,虽说是同父异母,但乾隆却对他骄纵放任。而弘昼倚仗着皇兄的骄纵和包容,养成了他骄横荒唐,肆意妄为的个性,致使他做出了很多荒唐又搞笑的事情来!



弘昼的日常生活非常枯燥无聊,作为王爷当然不用为生活发愁,每天除了上早朝就是宅在家里,北京城也被他逛了个遍!而按照当时大清规定,“王爷是不能随便离京的”,这样一来就剥夺了弘昼出外旅游的机会,如何打发这无聊的时间呢?于是弘昼想出了一个“活出丧”的荒唐想法来消磨时间!


“活出丧”也就是在人活着的时候为自己举办丧礼。而弘昼就会不定期为自己举行“活出丧”。“活出丧”当天,弘昼会让亲朋好友前来参加丧礼,而他会一丝不苟的亲自指挥自己的丧礼细节,闲下来的时候他会坐在自己灵堂边上,听府里人为他哭丧,而他则端着一盏茶,慢慢的品着,并享受着这一搞笑的“悲伤”过程!

弘昼还有个爱好就是抢劫,当然他并不是缺钱才去抢劫的,而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抢劫的目标也很特别,就是朝庭的运银车,要知道在当时抢劫运银车可是死罪,但弘昼仗着乾隆的骄纵根本不在乎这些,气的乾隆发出狠话要把他发配到关外去守祖陵,但由于乾隆母亲的阻拦,最终弘昼还是宅在京城继续“享福”!



有这样一个“活宝”弟弟让乾隆是又好气,又好笑,但弘昼做出这样荒唐而又搞笑的事情,他心里的“苦”又有谁知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