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冠狀病毒傳播後,世界銀行大流行債券面臨重大損失


冠狀病毒傳播後,世界銀行大流行債券面臨重大損失


隨著冠狀病毒的爆發蔓延到更多國家以及死亡率上升,持有世界銀行大流行債券的投資者可能面臨虧損。 世界銀行發行了這些債券,以為其規模約為5億美元的大流行性緊急籌資基金(PEF)提供資金,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任何大流行性疾病的爆發。該基金是在非洲埃博拉疫情爆發後成立的。

PEF是債券和衍生產品,現金窗口以及捐助國(德國和日本)未來承諾提供額外保險的結合體。2017年發行的債務和債券總價值為3.2億美元。PEF涵蓋了六種最有可能引起大流行的病毒。這些包括新的正黏病毒(新的甲型流感大流行病毒),冠狀病毒科(SARS,MERS),絲蟲科(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和其他人畜共患疾病(克里米亞剛果,裂谷,拉沙熱)。 該債券分為兩部分,提供高於平均水平的收益,但投資者將損失這些收益以及如果滿足一定條件的大流行中斷(即冠狀病毒爆發正在迅速接近)的原則。

第一部分,債務A,以債務工具的形式,以每年6.9%的利率支付了2.25億美元。但是,如果一個國家的大流行死亡人數達到或超過2500人,債券將失去地位,並且該病毒越過國際邊界,導致其他國家20多人死亡。

另一類債券的利率為11.9%,在死亡人數達到250時達到違約。由於較低的風險水平,該利率較高。隨著更多國家報告確認死亡20例或更多,債券的支付率將上升。世界銀行發行了價值9500萬美元的B類資產。據《金融時報》報道,這些債券的平均交易價格為57美分,這可能會觸發派息。自3月23日首次報告以來,此類債務還需要爆發達到12周。

“我們正在利用我們的資本市場的專業知識,我們的衛生部門的深入瞭解,我們的經驗,克服發展的挑戰,以及我們與捐助者穩固的關係,保險業為世界上最貧窮的人,”金辰勇, 世界銀行集團的總統在2017年的一份聲明中說,並補充說PEF可以“潛在地挽救數百萬人的生命”。

總共已經感染了60,000多人,並確認了1,327例死亡。到目前為止,在中國境外已有34人死亡,伊朗有12人死亡,韓國有8人死亡,意大利有5人死亡,日本有4人死亡。

《金融時報》報道:總部位於蘇黎世的Plenum Investments的高級投資經理David Strasser說:“市場認為該債券很有可能會損失其名義價值的一部分。”

許多人認為,PEF是世界銀行為幫助遭受大流行病侵襲的發展中國家所作的良好努力,但一些持懷疑態度的人擔心,PEF太少為時已晚。此外,債券發行說明書中存在許多隱藏的警告,需要在發行這些資金之前加以解決。對於任何重大利益來說,三個月的鎖定期似乎很長。該時間段足以使該流行病進一步傳播。

而且,PEF為冠狀病毒支付的資金微不足道,為1.96億美元,受該病毒影響的76個國家可以要求賠償。中國已經在病毒控制上花費了大約100億美元。意見是,世界銀行有足夠的資產直接分配資金,而不是通過PEF途徑進行分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