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王族:拌麵

拌 面

文 | 王族

拉條子這個名字被新疆人叫了很多年,現在的新疆人則習慣叫拌麵,但其做法仍然不變,還是把拉好的面煮熟盛入盤子,拌上菜就可以吃了。服多員上拉條子之前,便已上了小碗裝的拌菜,食客將拌菜倒在拉條子上,用筷子來回拌數次,菜汁便浸入面中,無論是菜還是湯汁,都會與拉條子天然融合,看上去是新疆人喜歡的形式,吃一口便可嚐出新疆人熟悉的味道。

拌麵在宋朝就已出現,在《東京夢華錄》《夢梁錄》《武林舊事》等書中,就有對醬汁、肉混合烹飪的記錄,其具體做法與今天的拌肉菜大致相同。當時的人們面對一盤拉出的長面,在拌菜上下足了工夫,精心做出醬,調出味道醇正的汁,然後和肉、菜等一起炒,做成一份拌菜。可見,當時的人們吃拌麵,與令人無異,亦是將拌菜倒入拉條子中,拌開後食之。

王族:拌麵

單說拉條子,與陝西扯麵、蘭州拉麵都不一樣。拉條子不能太粗,亦不能太細,否則入鍋煮熟後,會喪失其筋道和韌性。常見的拉條子猶如筷子一般粗,是從一根粗麵劑子不停地拉出的。負責做拉條子的師傅兩手各揪面劑子的一端,胳膊起落幾下,那面劑子便已被拉開,然後從中一挽便兩根變四根,然後再拉再挽,根數越來越多,面則越來越細。最後拉得粗細差不多了,扔進沸騰的鍋中煮四五分鐘,便撈入盤子裡端給食客。

食客根據口味喜好,可要求煮熟的拉條子過水或不過水,不過水者是“然窩子”面,吃然窩子面需要快速將拌菜拌入拉條子中,若慢了會使面黏在一起。新疆人將“黏”稱之為“然”,黏在一起便說成是然在一起。然窩子面的優點是保持面的柔軟,吃起來舒適。

另一種用水過一下的拉條子則叫“過水麵”,其特點是經涼水浸一下後變得勁道、柔滑和細膩,吃起來口感頗為舒爽。過水麵的水很重要,有的人直接用自然生水,腸胃不好的人吃了會有麻煩,正宗的過面水是將水燒開放涼,然後過面便無礙。

王族:拌麵

吃拌麵須用盤子,否則會因為不易攪拌顯得不方便。也有餐廳用碗盛拌麵,但必須是那種敞口的大碗,使用舒適度與盤子別無二致。以前的新疆人吃拌麵,有“大半斤”或“小半斤”之分。飯館的拉條子每盤大約半斤,食客的飯量大就來一份“大半斤”,飯量小則來一份“小半斤”,二者僅在多少上有區別,拌菜始終都一樣。我以為“大半斤”或“小半斤”的稱謂已經消失,但前幾年在伊犁的一個小飯館吃拌麵,聽見老闆問一位食客,是要“大半斤”還是“小半斤”?才知那個叫法至今還在。

吃拌麵,選擇路邊的拌麵館最好,進入店中報上拌菜的菜名,然後選一個座位坐下等待。拉條子永遠都是那一種,所以報上拌菜的菜名,配上的自然是拉條子。拌麵館的大師傅各有所長,炒菜的只管炒拌菜,拉麵的只負責拉條子,過不了一會兒,就會把一盤子拉條子和一小碗拌菜端放到食客面前。

有一次在喀什吃拌麵,發現菜單上有很多拌麵菜,一數有三十多種,其中有很少見的豆芽肉、鴿子肉和羊肚肉等。那次人多,主人點了二十多種拌菜,甚至還有大盤雞和烤羊肉串,每種菜夾一筷子,就滿滿當當是一大盤子,然後再用勺子盛菜汁潑入拉條子中,便可吃出濃汁雜味的拌麵。曾有人以為那樣吃會串味,但一吃之下卻大讚好吃,說這才是新疆的味道,熱情、飽滿、濃烈和直接,吃這樣一頓拌麵,一出門就開始想下次了。

王族:拌麵

雖然拉條子永遠只是一種,但拌菜幾乎涵蓋了所有蔬菜,如西紅柿雞蛋拌麵、蘑菇肉拌麵、茄子肉拌麵、羊肉皮芽子拌麵、韮菜肉拌麵、白菜肉拌麵、土豆絲拌麵、蒜薹拌麵、豆角肉拌麵、辣皮子拌麵、過油肉拌麵、辣子雞拌麵、毛芹肉拌麵、辣子肉拌麵、椒麻雞拌麵、大盤雞拌麵、酸菜拌麵,等等,即使一週連續吃拌麵,拌菜也不會重複。

吃拌麵可免費加面,此為從托克遜縣延伸的傳統,托克遜是去南疆的必經之地,飯館老闆為了司機們吃好後有精力跑長途,便為他們免費加面,久而久之便形成傳統。我曾在托克遜吃過一次拌麵,本來一盤拌麵已經足夠,但總是覺得來一趟不易,加之此地是一種飲食文化的發源地,哪怕讓肚子撐一點也要體驗一下加面,於是便讓麵館的小夥計加一份面,小夥計點頭後便去了後堂,很快把一份面端了上來。原來麵館早就備好了加面,吃拌麵的人只要說一聲,他們馬上就可以滿足你。看來托克遜人很重視自己創造出的光榮,把加面當成傳統在傳承。

我最早在新疆吃拌麵時一份三塊錢,後來漲到五元、八元、十元、十五元,現在大多是十八元和二十元。新疆人吃拌麵從不去大飯店,大多都選路邊小店,因為拌麵是平民吃食,小飯館味道更合口味。

有人在外地嘗試做拌麵,因為麵粉和水質的原因,做出的拌麵不好吃。這其實不難理解,新疆的小麥日照時間長,面質適合做拌麵一類的麵食,而其他地區的麵粉大過於綿軟,達不到拉條子的效果。新疆人出差回家前,家人都在電話中問晚上吃什麼,答之兩個字:拌麵。有一位朋友因為太過於思念拌麵,下飛機後直接打出租車去了一家麵館吃拌麵。後來他描述當時的情景,吃完拌麵出來,被九點鐘還沒有落下去的太陽一照,一下子就全身舒服了,才感覺是真正回到了新疆。

王族:拌麵

有一戰友從西藏阿里下山到葉城,讓飯館老闆做三份拌麵,老闆說如果面不夠可以免費加面,不必一次點三份。他說不是加不加面的問題,而是太想吃拌麵了,哪怕一份只吃幾口也要來三份。於是老闆給他上了辣皮子肉、土豆絲和過油肉,他逐一品嚐,面露欣喜之色。

新疆人大多有吃完拌麵喝麵湯的習慣,美其名曰原湯化原食。麵湯的稀稠取決於煮過拌麵的多少,一般情況下都是清淡、略有面色的湯,喝起來頗為爽口。有一人在飯館吃完拌麵後離去,走到半路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他抓耳撓腮一想原來忘了喝麵湯,於是返回那家飯館,老闆說就知道你會回來,麵湯在爐子上給你熱著哩!

那人喝了麵湯後再次上路,腳步陡然快了很多。

王族:拌麵

王族,甘肅天水人,1991年入伍西藏阿里,現居烏魯木齊,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在《收穫》《人民文學》《十月》《中國作家》《詩刊》《天涯》《山花》等刊物發表有作品500餘萬字。曾獲第9屆“解放軍文藝獎”,《中國作家》“大紅鷹文學獎”、新疆青年創作獎、冰心散文獎等。作品翻譯成日、英、俄、韓等文字在海外發表和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