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永樂皇帝戰略失誤放棄草原大寧城,直接導致明朝北邊後患無窮

永樂皇帝對明朝北部邊疆建設有重大貢獻。但對邊疆問題也出現過顧此失彼的情況,棄守大寧就是典型。

對於這件事,學者張士尊在紫禁城雜誌《永樂大帝放棄大寧的前因後果》一文中作了分析。

永樂皇帝戰略失誤放棄草原大寧城,直接導致明朝北邊後患無窮

明太祖朱元璋 網絡圖片

在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去世, 太子和燕王發生靖難之役,燕王在交戰中放棄大寧以解後顧之憂。在他登基之後,本可以恢復大寧,為什麼沒有?原因很多,以下兩點較重要。

永樂皇帝戰略失誤放棄草原大寧城,直接導致明朝北邊後患無窮

建文帝朱允炆 網絡圖片

首先就是糧食短缺。從洪武二十年(1387年)設置大寧衛開始,保證軍食供應就成為明朝政府的沉重負擔。洪武二十年三月,明朝政府曾經動員山東、北平、河南、山西四省民夫前往大寧運糧,凡參加運糧者免除夏稅。

永樂皇帝戰略失誤放棄草原大寧城,直接導致明朝北邊後患無窮

大寧城遺址

同年七月,大寧儲糧31萬石、松亭關58萬石、會州25萬石,加起來就是100餘萬石。但只過了兩年,大寧糧食就已告罄,“軍儲不給”,結果不得不加以變通,改為商人納粟中鹽,“凡大寧輸粟五斗,給淮浙鹽一引。”由於政策得力,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正月,大寧的積粟已經達到62萬石。結果朱元璋命令停止向大寧輸粟,令商人轉粟到東勝等處。通過以上零星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大寧的糧食運輸壓力有多麼重。為保證大寧等北方軍事重鎮的糧食供應,明朝政府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從南方向北方運輸糧食,其中光遼東海運就持續了30多年。

永樂皇帝戰略失誤放棄草原大寧城,直接導致明朝北邊後患無窮

明成祖 網絡圖片

永樂初年,為恢復北方殘破的經濟,不得不再行海運,但時間不長就陸續停止,船隻和人員轉入下西洋的活動,北方軍食改為以“屯田為主,中鹽為輔”的解決辦法。但是,大寧的情況則不同。從洪武初年,這裡就沒有居民,洪武二十年(1387年)設衛後,出現恢復人口的好機會,但目前我們並沒有看到明朝政府有向這裡移民的記載。靖難之役爆發,永樂皇帝又把其人口全部南遷,這裡又成了無人區。恢大寧,保證十餘萬鎮守軍人的軍食供應,談何容易。

其次,大寧遲遲沒有重建恐怕也與永樂皇帝邊疆戰略的失誤有著密切的關係。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後,陸續設置大寧等衛,就是對這個結構和歷史共識的正確理解。大寧撤守造成了現實戰略與邊疆結構的脫節,必然對明代邊疆的穩定帶來負面的影響。對於這一點,長期駐防北方,深諳北部邊疆利害的永樂皇帝何嘗不知,又何嘗不想補救。根據現有史料分析,在大寧撤守問題上他起碼採取了兩種補救辦法,即懷柔和征討。

永樂皇帝戰略失誤放棄草原大寧城,直接導致明朝北邊後患無窮

明朝疆域 網絡圖片

永樂皇帝即位以後,一改洪武時期的邊疆政策,在北方廣建衛所,其數量之多,覆蓋面之廣是後代所無法比擬的。但就其效果而言,則好壞參半,特別是對流動性較大的草原部落,與推行政策的本意相差甚遠,“時叛時降”使朝廷不勝其擾。永樂初年,明朝重新冊封了三衛各衛的首領,恢復了戰前的關係,但三衛很快開始騷擾明朝北部。

永樂皇帝戰略失誤放棄草原大寧城,直接導致明朝北邊後患無窮

大寧都司衛所分佈圖

就征伐而言,永樂皇帝在短短的20多年時間裡,曾多次北征沙漠,每次都出動數十萬人,並在永樂二十二年(1389年)最後一次遠征中,病死於返回途中。永樂皇帝為什麼這樣做呢?目的與廣設衛所一樣,就是想用這種辦法彌補北部邊疆防禦體系的缺陷,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為後代開萬世之基。但後代帝王缺少自己的雄才大略,很難維持下去。隨著大寧撤守以後,明朝北部邊疆全線後撤,在地理上形成了巨大的真空,而這個真空,明朝不去填補,草原部落必然填補,從而導致邊疆結構發生根本性逆轉,即北部邊疆從長城一帶轉變為長城一線,危機頻頻,給長城南北各族人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