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如何预防他汀类降脂药对肝的损害?

【医患家】系头条问答签约作者

他汀类药物主要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此类药物主要是降低胆固醇TC和LDL-C,临床可用于高胆固醇血症、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等。肝脏损害是他汀类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该如何降低他汀类降脂药对其的损害呢?

如何预防他汀类降脂药对肝的损害?

⑴他汀类肝损害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发生率约0.5-3.0%,呈剂量依赖性。多发生在开始用药后的3个月内。

①禁用于活动性肝病、不明原因转氨酶持续升高和任何原因肝酶升高超过3倍正常上限、失代偿性肝硬化及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

②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可安全使用。慢性肝脏疾病或代偿性肝硬化不属此类药禁忌证。

⑵降低他汀类降脂药对肝损害的措施:

①他汀类治疗开始前检测肝酶,看有无禁忌症。治疗开始后4-8周复查肝功能,3-6个月未达标者,应调整他汀类药剂量或种类,达标后每6-12个月复查1次。

②转氨酶升高在正常值上限3倍以内者,可在原剂量或减量的基础上进行观察,部分患者转氨酶可恢复正常。

③转氨酶升高达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及合并总胆红素升高患者,应暂停给药,但仍需每周复查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

④他汀类药与抗肝炎病毒药联用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可选择不经CYP3A4代谢的他汀类如普伐他汀。

注:美国推荐只在服用他汀前检测肝酶,用药后无需常规检测。中国慢性乙型肝炎较多,因此仍推荐用药后常规定期监测肝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947

2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11):890

3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5):47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