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历史上坑爹的人不少,谁最让你遗憾?

对牛谈古今


如果非要说谁最坑爹,我认为是李景隆,这哥们是明朝开国六大国公之一的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兼义子,堪称开国将帅中最能打的之一,死后还被追封为郡王。

可这位开国名将,却偏偏生了李景隆这样一位坑爹货,李景隆后来被明人称之为“当代赵括”,由此可见,这哥们的能力差到什么程度。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为了镇压这次叛乱,建文帝朱允炆起用了坑爹货李景隆,李景隆手里握着几十万大军,却接连在郑村坝和白沟河之战输给了燕军,完全没有一点李文忠的英武。

建文帝实在不了解李景隆,也不了解朱棣, 他不知道,因为朱棣小时候经常和一个叫李景隆的家伙玩在一起,所以有多么了解这个表面英武 ,实则懦弱的家伙。

当李景隆被任命为南军主帅的时候,朱棣就知道,这个家伙绝不是自己的对手。结果果不其然,李景隆在战场上一败涂地。

到了建文四年,燕军打到南京的时候,他竟然背叛了最为信任他的建文帝,打开城门迎接燕军入城。

要说坑爹,这货绝对首屈一指!

朱棣也看不起自己这位亲戚,最后将李景隆削爵圈禁,李景隆最后郁郁而终。


大智历史观


其实坑爹之人,不只现在,古时候也是很常见。

坑爹这个行为,看起来搞笑,但是,对于我们看官来说,也会感到一丝丝的悲哀与无奈,父辈们苦心经营自己的势力,可是却被后辈们就当垃圾一样扔掉,简直是遗憾之极。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坑爹货,可以说更是充满了遗憾,因为他的爹,在历史上的影响非常大,形象也非常好,可是就是被他这个儿子,搅了个稀巴烂。

这个人,他就是房遗爱。

那么说到房遗爱,我们要先说一个人,就是他爹房玄龄。


但凡对历史有所了解,就应该知道房玄龄这个人,他年轻时候追随秦王李世民,出谋划策,定鼎天下,可以说为李世民,为唐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叫房谋杜断,可以想象房玄龄在李世民的班底里,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就是这样一个人,一辈子鞠躬尽瘁,被李世民颇为倚重,功劳卓著,品德高洁,深得李世民的信任,不仅高官得做,而且在死后也是配享太庙。对于古人来说这是很高的荣誉。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人,被他儿子一通搅和,身后的名声毁于一旦。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一看。

他的儿子房遗爱,娶了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历来我们都知道驸马在公主面前,那是没有地位的,不能管,不能说。


即使后来权倾朝野的郭子仪,也不敢让儿子对公主有一些不礼貌的行为,所以房遗爱,其实是过的挺憋屈,他管不了公主。

在太宗和房遗爱的双重纵容之下,高阳公主越发的肆无忌惮,在个人生活上极其放纵,一顶顶的帽子给房遗爱戴在头上。

房遗爱估计也是没办法,也就破罐子破摔默认了,用一句话说就是各玩各的。

到了太宗去世之后,在高阳公主不仅毫无悲伤之情,而且越发的变本加厉,开始在府邸里边儿养起了无数的面首。

但是,这个事毕竟涉及到皇家脸面,高阳公主也担心有一天事情败露,自己小命不保,竟然恶向胆边生,想得到了要谋朝篡位,自己掌握皇权。

于是,各种阴谋联络手法开始实施,房遗爱也参与其中,一场阴谋就这么在这几个人中间,飞速旋转。


可是事情败露,长孙无忌直接参与审讯。

长孙无忌可是个狠人,只在他的强力干预之下,参与谋反的人全部处死,包括房遗爱。捎带着房家也受了株连,就连死去的房玄龄也吃了瓜落。

直接取消了房玄龄身后的一切荣誉,包括配享太庙,老房估计在天之灵也难以安生了,自己家里怎么出了这样的事儿?

回顾整个事件,我们知道,房遗爱虽说在其中破罐子破摔,戴了无数帽子。但是高阳公主要反叛篡位的时候,他应该有点政治觉悟,不应该将房家的名声做赌注。不仅自己大祸临头,而且还给父亲蒙羞,可以说,这属于坑爹的典型了吧。


对牛谈古今


个人认为最坑爹的是胡亥,不仅把他爸爸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丢了,还把他爸爸辛辛苦苦生的儿女都杀了。他不仅仅坑了他爹,还坑了他自己,把自己的小命儿搞丢了。

胡亥

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赢姓,名胡亥,出生于咸阳(今陕西咸阳),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被称为二世皇帝。秦二世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阁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卒年24岁。(来源于搜狗百科)

赵高

胡亥本来是一个挺老实的小孩,可惜碰上了一个不好的老师,赵高,也不知道赵高跟始皇帝有什么深仇大恨,一直把秦朝盘的凉凉的。到最后一看收不住了,就不跟胡亥玩了。

赵高坑了胡亥,胡亥坑了他的兄弟姐妹、文臣武将,还有他的爸爸。


V度


大家好,我是观史鉴今,作为一名历史领域创作者,非常荣幸有机会交流这个话题:


历史上坑爹的人真不少,但让人遗憾的就是马超。

一、马超的父亲马腾在西凉时与韩遂闹不合,所以离开西凉去投奔曹操,曹操当然非常高兴,任命他为京城警备司令,可以说是卫戍司令,肯定是想给大家看看,跟着曹操混有食吃。


二、马腾在这个职位上过得相当舒服,每天就遛狗,遛鸟,栽花,但是这种生活很快被其儿子马超打破了。不知道马超是脑子进水了,还是怎么着。马超跟韩遂起兵反抗曹操,曹操肯定是第一时间干掉马腾,所以,马超就是这样坑爹的。也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也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谢谢!


观史鉴今


我认为最坑爹的是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

袁克定幼年随袁世凯历任各地,清末,荫候补道员,后升任农工商部参议、右丞。辛亥革命爆发后,受其父之托,拉拢汪精卫。据辛亥革命录记载,袁、汪二人曾在袁世凯面前结为异姓兄弟。后鼓吹帝制,帮助父袁世凯称帝。袁世凯去世后,袁克定迁居天津隐居。曾任开滦矿务总局督办。1955年袁克定在张伯驹家中去世,享年77岁。

袁世凯一生中妻妾众多(一妻九妾),其原配于氏是他当年返回河南乡试不第时在家乡完婚的。两年后,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出生,这也是于氏唯一所出。
袁世凯到朝鲜后,陆续添了多房妾侍并生了众多子女(总共十七子,十五女),但这些弟弟妹妹们都与袁克定的年龄相差很大,譬如次子袁克文就比袁克定要小足足12岁,因此袁世凯对袁克定当然是另眼相看,好生培养。袁克定从小就跟着袁世凯,无论袁世凯是驻节朝鲜还是小站练兵,或者巡抚山东、总督直隶,袁克定就未曾离开过一步。
要说起袁克定,倒也算是出落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一改他父亲那种身材五短、赳赳武夫之形象。袁世凯在清朝为官的时候,袁克定也供职于农工商部,但天有不测风云,1912年初袁克定在河南老家骑马的时候不慎摔伤,因为医治不及时而落下病根,走路有点跛态,作为父亲的袁世凯看了十分痛心,便于次年送他到德国继续治疗。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见袁大总统的长子前来就医,自然十分重视,招待也极为殷勤。威廉二世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当时正想在远东扩展势力,于是趁着宴会的时候在袁克定耳边吹风:“中国现在搞的共和制,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要想发达,必须向德国学习,非帝制不能发达。大公子回国后一定转告大总统,中国要恢复帝制的话,德国一定尽力襄助。”
不仅如此,威廉二世在袁克定回国的时候还特意写了一封信让他转交袁世凯,信中的大概意思也是中德亲善提携并劝告袁世凯称帝云云。
在德国期间,袁克定为德国所取得的成就惊叹不已,由此也对德国帝制之功效深信不疑。1914年,36岁的袁公子在德国脚伤没治好,倒是怀揣着一个皇帝梦回了国。由此,袁克定在家中刮起了一阵“德国旋风”,他给自己和弟弟们都定做了一套威风凛凛的德国亲王将校服,隐然以“太子”自居。
可惜的是,袁世凯当上总统后却对家人、亲戚十分避嫌,他几个成年的儿子在前清的时候倒在官府里做过一些事情,但到了民国后,在袁世凯的坚持下,反而没有一个人在外做官,这让袁克定十分郁闷。
好在机会很快就来了。在民国建立后,袁世凯发现他的北洋军已经暮气沉沉,而且派系林立,自己掌控起来也已不再得心应手。从上次“北京兵变”中,袁世凯已经感觉到,原来他手下的那些将领们,都已经大都各有山头,指挥不易。
于是,袁世凯在掌握政权之后便着手重建自己的军队,而这时保定陆军学校的校长蒋方震(字百里)提出编练“模范团”以重整军威,袁世凯便采纳了这个意见。所谓“模范团”,就是从各师中抽调各级军官分别充当军官和士兵,建制为团,训练半年后派到各师充当军官,以改造优化军队中的军官结构。

最开始的时候,袁世凯打算让云南来京的蔡锷(日本士官学校的高才生,辛亥革命时任云南都督)担任“模范团”团长,但这一提议因遭到北洋系将领的反对而作罢。袁克定在听说此事后,便也想学习袁世凯当年小站练兵的经历,于是他就向老头子提出由他来担任“模范团”团长。袁世凯开始觉得不妥,袁克定便说自己在德国的时候,发现德国皇族在国内只能担任军职,不得干涉内政,这是一个值得效仿的好办法。

袁世凯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并镇压二次革命之后,统治逐渐稳固。袁克定此时便开始鼓吹帝制,希望能因此出任皇储。他派人每日伪造顺天日报送呈袁世凯,只收录赞成帝制的文章,并发起组织筹安会,使其误认为民心可用。因此,当袁世凯在护国战争中失利,不得不取消帝制之后,曾痛责袁克定“欺父误国”。

所以,我觉得最坑爹的就是袁克定。


一个男人不容易


1.严世蕃

  他老爹是大名鼎鼎的严嵩,严嵩做了二十几年的首辅,权倾天下,严氏集团干的大半坏事都是严世蕃出的主意。陷害忠良(抗倭总督张经),贪污军费,贪污工程款,受贿等等,坏事做绝,严嵩没有办法,只能拼命给他打掩护,结果干的坏事越来越多,最后走上不归路。

  严世蕃自以为很聪明能干,小看徐阶,最后严党被被徐阶扳倒,严嵩在乞讨中死去。严世蕃坑爹坑得够惨。

  2.马超

  马超的父亲马腾和韩遂闹矛盾,离开西凉进京跟曹操混,曹操很高兴,任命他为京城警备司令,这个官职地位非常高,相当于国家领导人之一。马腾在这个职位上过得很滋润,每天就遛遛狗,栽栽花,但是这种生活很快被马超打破。马超联合韩遂起兵反抗曹操,马腾第一时间被曹操干掉。马超就是这样坑爹的。

  3.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

  袁克定想做太子想疯了,他背着他父亲搞了一个“筹安会”,搜罗晚清文人写文章,大造舆论,说什么袁大总统称帝是天命所归,为了让他老爹信服,袁大公子叫人无中生有搞假新闻,印报纸说很多人都拥戴袁世凯当皇帝,袁世凯信以为真,结果坐上皇帝八十几天就挂掉。

  4.曹丕

  曹操被称为白脸奸臣,除了他自己本人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有一个坑爹的儿子曹丕。曹操虽然把汉献帝架空了,但是他并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虽然他是实际上的一把手。曹丕野心勃勃,为了当皇帝,跟士族阶级妥协,搞出一个九品中正制。

  把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制度被推翻,汉朝恢复昔日荣光的最后可能性被断掉。汉献帝在他的逼迫下上演一出禅让的戏剧。但是很多人却把责任算到曹操头上,说他祸害了汉朝,如果曹操地下有知,一定喊冤枉。

  5.秦二世胡亥

  说起秦二世,很多人骂他昏庸无道。他残害兄弟扶苏不说,还断送了他老爹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坑爹吗?

  胡亥当上皇帝后对赵高说过一句话:“你说我当上皇帝就该好好享受生活了,对吧?”

  赵高充分领会他的意思,对他报喜不报忧,结果陈胜、吴广都打到家门口了都不知道,还以为天下太平呢。接下来事情的发展我们都知道,胡亥被赵高的女婿逼死,刘邦、项羽相继入关,一代王朝就此落幕。

  秦始皇绝对没有想到,他建立强大统一的帝国在他的儿子胡亥手上就断掉了,真坑爹啊!

  6.赵括

  “纸上谈兵”说的就是赵括,赵括从小熟读兵书,谈起兵法,赵括说得头头是道,如果要开辩论会论兵法,连他父亲赵奢都甘拜下风。但是纸上谈兵就是纸上谈兵,不能把理论实际应用就是草包一个。

  长平之战就是明证,长平之战进攻的一方是白起率领的秦军,防守的一方是赵括率领的四十万赵军,结果四十万燕赵男儿被白起坑杀。赵奢一世英名被赵括毁于一旦,幸亏赵母有先见之明,他坚决反对赵王任命赵括为主将,跟赵王约定如果赵军战败就不能罪及赵家。

  后来赵奢后人为了混下去,改赵姓为马。不改不行啊,实在是赵括太坑爹。


huangdekun1314


坑爹和孝爹,是儿辈载然不同的写照。坑爹者为数不多,却是一群忘恩负义的小人,必将受到與论的遣责,也必遭报应!孝爹者多多,他(她)不忘养育之恩,关心、体贴、照顾父辈,尽显正能量,值得鼓励赞扬!


成为达


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人 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虽然读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纸上谈兵说的就是赵括,如果要开辩论会,论兵法,连他父亲赵奢都甘拜下风,但是纸上谈兵就是纸上谈兵,不能把理论实际应用就是草包一个,长平之战就是证明长平之战,进攻的一方是白起,率领的秦军防守的一方是赵括率领的40万赵军,结果40万赵军被白起坑杀,赵奢一世英名被赵括毁于一旦,幸亏有先见之明,他坚决反对赵王任命赵括为主将,跟赵王约定,如果 赵军战败 就不能最急躁假,后来赵奢后人为了混下去,改造型为马不改不行啊,实在是赵括太坑爹 。


快看前面有个


人消息了才懂的真惜


用户5804076062922


刘备的儿子没有管理国家的能力有了管理国家的政权,诸葛亮没了国家也就保不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