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类似美国杀死"关键将军“苏莱曼尼,这样的案例吗?

冰今


美国的这种做法叫做斩首行动,其实,历史上还是有好多斩首行动的例子。

1,二战美军击毙山本五十六

1943年4月,美军破译了有关山本五十六行程的详细电文,罗斯福下令干掉山本五十六。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在途中,遭遇18架美机围攻,机毁人亡。那时,山本五十六乃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影响很大,这次斩首,对日本打击不小。

2,击毙本拉登

阿富汗战争以后,本拉登作为基地组织的精神领袖,一直受到美国追捕,奈何本拉登滑得像泥鳅,追了多少年还是一无所获。的确,一个不用手机,不上网,对外界联络只用信使的家伙真的不好逮。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美军在对战俘的侦讯过程中,还是知道了信使的存在,跟踪着信使,知道了本拉登在巴基斯坦的藏身之处。2011年,24名海豹突击队员坐着4架黑鹰,躲过了巴基斯坦防空,突击了本拉登院子,仅用40分钟就击毙了本拉登,结束了行动。

3,俄罗斯斩首杜达耶夫

发生于1996年俄罗斯与车臣的战争期间,杜达耶夫是车臣的独立领袖,是俄罗斯的眼中钉肉中刺。本来,精确斩首就不是容易的事,不过,杜达耶夫使用的卫星电话让俄罗斯军方这边给监控了,还买了线人,知道了杜达耶夫的藏身处。在最后一次用卫星电话的时候,估计这家伙麻痹大意,聊的时间长了点,就被俄罗斯军方给锁定了,一下子引来了两枚导弹招呼,把命丢了。这下我终于理解为啥本拉登连电话都不用了…

4,以色列“斩首”阿布·杰哈德

1972年慕尼黑惨案以后,以色列发起了报复性的天谴行动,对惨案有关的巴解高层进行了一系列暗杀,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对巴解二号人物阿布·杰哈德的暗杀。1988年四月,掌握了情报的以色列,直接让24名以色列突击队员坐着潜艇悄悄登陆了突尼斯海岸,神不知鬼不觉的突击了阿布·杰哈德的住所,干掉警卫后把阿布·杰哈德打成了筛子并全程录像,然后全身而退。


吐蕃国护法国师鸠摩智


小雪微鉴:就在前几天,美伊局势正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原因是美国杀死了伊朗名将,这起斩首行动的背后,实则是美国对于地缘政治的考虑,美国是一个务实的国家,他只会站在利益的天平上考虑问题。其实,这起斩首行动的被害人,是应美国邀请,希望可以和伊拉克进行和谈,但是两军相斗,不斩来使,美国犯了兵家大忌,历史上,有名的刺杀行为比比皆是,小雪这就给你娓娓道来。

斩首行动,自古有之。但是,斩杀两国使者,却鲜见于记载中

蒙元时期,忽必烈派往缅甸的使者就被缅甸国王无情杀死,造成外交局势紧张,甚至两国战争。

而事实上,忽必烈对于这位使者的要求也很简单,就是友好,但是在这位使者前往缅甸以后,面对国王的无理要求——脱鞋,却显示出了极大的愤慨。

在宗教文化中,对于蒙古人而言,公开场合让其脱鞋,这是一种极大的侮辱,但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这位使者也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可是,缅甸国王却愣头青般把他给杀了,这彻底激怒了忽必烈。

要知道,成吉思汗在的时候,蒙古人的铁骑一直打到了欧洲西海岸,你一个蛮夷小国竟然敢杀害两国使者,简直是岂有此理。

于是,忽必烈派云南都护前往蒙缅边境,进行救援和战争。无疑,最后的结果是缅甸惨败,但是就这件事来看,缅甸国王确实是犯了兵家大忌,这和美国暗杀伊朗高级军官的做法如出一辙,令人愤慨。

在最近,又传出了美国暗杀伊朗高官的后因,伊朗高官正在策划对美国大使馆进行炸毁的行动,实则是为了美国人的人身安全,这其实就是一方所言,为了混淆国际舆论

美国的做法令很多人都心中不快,即时是他的盟国,也觉得此事大为不利。历史上,事出有因这个词,早就写在了《孙子兵法》中。但凡有军事行动,必须师出有名,而美国就杜撰出来了一个名,作为混淆国际舆论的烟雾弹。

好在中东并没有爆发全面战争,这也是双方的共识。

总结: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美国的暗杀行为,无疑是赤裸裸的报复和挑衅,但历史上却有迹可寻,看来美国高官还是熟谙中国的孙子兵法吧。

文/小雪历史微鉴,古事新说,快意江湖!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小雪历史微鉴


说实话特别相似的案例不多,因为老美这次玩的有点犯规,非战争时期动用军队击杀他国将领,特别是苏莱曼尼还可能是传达回应的信使,怎么看都有点坏规矩的感觉。吐槽机私以为把他抓走都比杀了强,起码少点把柄。

二战中刺杀海因里希或者山本五十六这类例子不太适合,那毕竟是在战争期间针对敌国的刺杀。而一战前刺杀斐迪南大公、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之类的例子也不太合适,毕竟两个刺客的身份不属于国家军人。

思来想去我还真找到两个有点类似的例子,就写出来跟大家品鉴一下。

刺王杀驾的傅介子

这事儿发生在西汉昭帝时期,那时候汉朝经常和匈奴打仗,于是就经常拉拢西域小国帮忙。政治上的事儿大家都懂,通常不会太光彩,那群西域小国就此变成墙头草,两边拿好处就是不干活儿。

傅介子是当时的平乐监,这是一个管马厩的官儿,这老兄一点都不和平安乐,他是个超级鹰派,一般能动手基本不会吵吵。因为是鹰派,所以他常常揽一些出使的活儿干,对西域诸国很熟悉。

看到这帮小国玩两面通吃的把戏,这位老兄气得冒烟,就带着人去了楼兰。楼兰王以为他还是来送钱的,高高兴兴的设宴招待,而这个狠人找个机会把人家脑袋给砍了。砍完还拎着脑壳恐吓楼兰朝臣,“汉军将至,勿动!动则灭国”!

打电话的杜达耶夫

焦哈尔·杜达耶夫也是一个狠人,这个车臣第一任总统虽然是苏联空军出身,但对曾经效力的国家一点没手下留情。八一九事变中他支持叶利钦夺权,随后又亲自在格罗兹尼夺了苏维埃的权。

外交上能忽悠的叶利钦把车臣的俄军全撤掉,内部还能聚集一大票骁勇善战的军队,绝对是个出将入相的枭雄。第一次车臣战争也证明了他的实力,曾经无比光荣的俄罗斯陆军在他面前丢盔卸甲,脸都丢到姥姥家了。

可这么一个牛到爆炸的人物死的却极其逗逼,1996年4月21日深夜,他正在给老朋友康斯坦丁·波洛夫打电话,天上却突然飞来了两枚导弹......其实杜达耶夫已经很小心了,他打电话基本都在空地上,而且严格控制通话时间。

然而那天正好俄罗斯的特工带着信号检测设备在他附近收集信号,又非常倒霉的有两架飞机在附近,这个俄罗斯动用几万大军都没杀掉的枭雄,就这么死在了两枚导弹下,连句遗言都没留.....


总体来说傅介子那次斩首的性质有点类似这次苏莱曼尼事件,都是非交战国杀死对方高层,傅介子玩的还更凶残些;而刺杀杜达耶夫这次在手段上相似,都是动用飞机发射导弹直接击杀。扯淡完毕。


历史吐槽机


历史上的杀死关键将军的事件还是有的,比如二战期间美军杀死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被称为战争冒险家,他是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创造者,也是二战期间日本海军的关键人物。他策划的偷袭珍珠港被称为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的偷袭战例,使得美军伤亡惨重,直接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他是日本二战时最有名的将领,死后还被追授为元帅。

我们来看一下美军刺杀山本五十六的过程,山本五十六这小子原本打算去拉包尔,布因等前线去视察,顺便激励一下前线士兵的士气,毕竟打了这么多场仗,小鬼子也累了,不激励激励以后还怎么打胜仗啊。山本就这么打算要去了,谁成想下面的人都反对,说什么美国的飞机的作战半径已经覆盖到了山本这次去前线的飞行路线。山本那里管的了这个,还是很固执的要去,便说你们多派几架战机保护我便是了。地下的人看他这么坚持,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能由他去了。

不知是否是天意,山本五十六的这次出行计划完全被美军掌握了,原因是日军的这份秘密电报被美军截获并破译了。情报部门迅速向美军高层反应,并请示是否安排伏击行动。但美军高层并没有立即回复,而是向美国总统罗斯福请示,因为高层认为在战场上伏击对方统帅是卑鄙的行径。罗斯福收到消息之后竟也犯了难,最终在美国海军舰队总司令金和海军部长诺克斯的坚持下批准了对山本五十六的伏击计划,山本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当山本坐着飞机去视察的时候,美军的飞机突然呼啸而至,P-38战斗机的机枪喷出了复仇的火蛇,不一会儿山本的座机便冒了火,紧接着便坠毁了,可怜的山本在飞机坠毁之前脑袋上便挨了一枪,身子上也挨了一枪,之后就见了阎王爷。由于山本五十六是日本海军的关键人物,日本一直秘不发丧,直到山本的骨灰由“武藏”号战列舰运送到日本后,日本才公布了山本的死讯,并追授其为元帅。山本的死非常关键,使得日本海军从此一蹶不振,最终走向了灭亡。

可以说山本的死大大加快了日本海军的覆灭,因此我认为山本的死对于整个二战的进程起到了加速作用,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取得了绝对的上风之后,便腾出手来支援欧洲战场和中国战区,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像美国这次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直接干掉他国如此重要的将军,在历史上还真不多,牵强的来说荆轲刺杀秦王嬴政应该是没有在宣战的情况下进行的,不过嬴政是秦王,而不是将军。


宽哥侃历史


历史上类似美国这么干的恐怕还真没什么可类比的案例。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说一下苏莱曼尼是在怎么一种情况下被杀死。

一、苏莱曼尼是死于美国军队之手,而美军是得到了正式的授权。

二、美国和伊朗虽然关系紧张,但是并没有处于战争状态。

三、根据一些媒体报道,苏莱曼尼去伊拉克是因为美国主动提出要求,希望伊拉克出面调解美国与伊朗之间的关系,苏莱曼尼是作为使者接受邀请去的伊拉克,然后遭到美军的突袭被杀。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仅仅前两个条件来说,一个国家的军队在不处于战争的情况下,奉命杀死另一个国家的政要,这在历史上已经是非常少见的事情了。勉强类比的话,班超在鄯善国突击匈奴使团有些接近,但是相比之下当时大汉和匈奴也是处于事实上的战争状态,情况还是有些不一样。

至于加上第三个条件来说就非常恶劣了。所谓两国交兵还不斩来使呢,这故意以调停的名义让第三国把人骗来,然后在第三国动手杀人。这可是一下子坑了两个国家,更没把自己的信誉当回事。

当然,第三个消息的真实性目前还有待确认。不过即使如此,在进入现代以后,虽然也有一些国家出于政治目的,有过暗杀其他国家政要的行为,但是起码要遮掩一下。像美国这次这样公然以非交战国政要为目标动手的,可以说是唯一一例,也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先例。


不沉的经远


战国四大刺客刺杀小国就类似美国击杀苏莱曼尼

首先先说美国击杀苏莱曼尼的效果:由于苏莱曼尼控制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也门等国军事和外交,是核心人物,一旦死了,苏莱曼尼时期的团结协作就成为鸟兽散了。

中东地区亲伊朗武装没有了苏莱曼尼的控制、协调和指挥,各国政府可以轻松收拾亲伊朗武装。

以下是历史上各大刺杀案件及其效果:

1、曹沫劫持齐桓公。鲁国攻打齐国,反被齐国击败,不得不割地求和。曹沫齐桓公来割地协议时,用匕首劫持齐桓公,逼迫齐桓公退还鲁国土地。

2、专诸刺杀吴王僚。专诸为了让公子光能够即位为吴王,在烤鱼中藏匕首,装成送菜服务员,趁机刺杀吴王僚,成功让公子光即位,给了吴国成为春秋五霸的机会。

3、聂政刺杀韩国相国侠累。为帮严仲子报仇,聂政单人一人,直闯相国刺杀侠累,最后自杀。效果不详。

4、荆轲刺杀秦王政。燕国太子丹意图刺杀秦王政,解除秦国对六国的灭国威胁,但因为荆轲刺杀失败,反被秦王政派遣的王翦、王贲、李信军击败燕国主力,太子丹被李信斩杀。

5、吕布杀董卓。在外戚何进被宦官所杀,宦官被袁绍所杀,构成东汉支撑基础的两大势力外戚和宦官都被灭的情况下,标志着士族时代来临的董卓以军权独揽了东汉中央朝政,董卓迁都长安一为防守、二重建东汉文官系统、三可把洛阳搜刮的财富用于重建;对外董卓对山东诸侯作战顺利,降伏凉州的韩遂、马腾等西凉叛军,吕布为了获取更大功名和利益,和王允合作,刺杀了董卓,打破了东汉晚年董卓专制局面,为曹操专制提供了机会。

曹操之所以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还得多谢吕布。没有吕布杀董卓,统一北方的将是董卓而非曹操,三国局面也很难形成。

6、许贡客刺杀孙策。这也是三国时期政局的一个重大变动。很多证据表明,孙策死前并非意图趁曹操进行官渡之战袭击许昌,而是攻打占领广陵的陈登。

如果孙策不死,在曹操忙着击败袁绍统一北方时,孙策肯定是忙着西进攻打黄祖和刘表,夺取荆州,然后攻占巴蜀,形成南北割据局势,不会出现三国。

《三国志 周瑜传》记录了孙策的战略意图:

“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

孙策、周瑜攻下皖时,是建安四年,并在当年击败黄祖。官渡之战是在建安五年。

由此可见,孙策夺下江东后,就将意图吞并刘表的荆州。

曹操一统北方,从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一直到建安十二年曹魏远征乌桓,才基本结束。

在这七年里,即位的孙权做了什么呢?

孙策在建安四年大败黄祖,建安13年孙权才击败黄祖。

同样的时间,曹操击败袁绍,一统北方,孙权不过是击败刘表手下的江夏太守黄祖。

孙权耽搁了东吴7年时间——在这7年里,东吴完全可以攻占刘表的荆州、夺取刘璋的巴蜀,形成天下二分。

上面这些故事,都是因为刺杀导致局势大变的历史,和苏莱曼尼死后,伊朗不再强力控制中东一样。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东汉初期,也就是公元35年就有占据“蜀地”的“公孙述”派刺客成功刺杀了,进军攻打蜀地的“东汉名将”,“来歙”、岑彭”俩员大将。

公孙述刺杀东汉战将指挥官,其目的是阻止汉军平定四川,交兵之时。而不是无缘无故的刺杀。

在历史上,如俩国没有交兵,像美国在它国袭杀伊朗军事高官,这种情况应该是很少见的。


夏有凉风61


近日,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在美军导弹的精准打击之下丧生,中东地区再度陷入动荡之中。随着苏莱曼尼的死亡,“斩首行动”一词,又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那么,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斩首行动”呢?

(苏莱曼尼旧照)

“斩首行动”是一个近代才出现的军事术语。一般是指用导弹等武器,通过精确的打击,首先消灭敌方头目的行动。简单地说,就是趁着敌人没有察觉,发起以消灭敌方首脑为目的的军事行动。

通常情况下,斩首行动必须要符合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行动前,必须能精确地掌握敌人的情报。二是行动中,打击必须要做到迅速、精准。三是行动后,要能够准确预估事发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并进行妥善处理。

在最近一个世纪里,有很多著名的“斩首行动”。

在车臣问题中,车臣“独立之父”杜达耶夫,就是俄罗斯军方的头号目标。

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杜达耶夫多次遭到俄军导弹的袭击,但基本上全都化险为夷。这些事件,无疑体现了杜达耶夫出色的反侦察能力,但同样也离不开潜藏在俄罗斯军中的内应的帮助。

1996年4月22日,杜达耶夫一如既往地在幕后运筹帷幄。俄罗斯军方很快捕捉到了杜达耶夫电话的电磁波信号,并将目标锁定在了一个小范围之中。

身处目标周边的俄军很快行动,他们以极低的金钱代价,买通了线人,确定了杜达耶夫的藏身之处。

之后,俄罗斯派出两架苏25战斗轰炸机,在距离目标40公里远的地方,发射了两枚反辐射导弹。杜达耶夫同他的4名保镖当场被炸死,俄罗斯的“斩首行动”大获成功。

(杜达耶夫旧照)

杜达耶夫被炸死之后,巴萨耶夫成为了车臣政权中的实权人物。

巴萨耶夫多次制造恐怖事件,比起杜达耶夫,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著名的“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和“奥塞梯别斯兰学校事件”,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2006年,巴萨耶夫公开表示,如果俄罗斯不撤军,那么车臣战争将会一直持续下去。任何一个俄罗斯平民,都是可以袭击的目标。当年7月,巴萨耶夫将普京列为了头号目标,开始准备对他发起“斩首行动”。

为了除掉普京,巴萨耶夫准备了一支自爆卡车车队。所有卡车上均装满了烈性炸药。就在他亲自带领车队,向普京接近的过程中。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特工,却率先锁定了他的位置。在车队行进过程中,俄罗斯特工成功将其中一辆卡车引燃,随后整个车队便出现了连环爆炸,而巴萨耶夫则在爆炸中死亡。

“斩首行动”的发起者却遭到了反斩首,巴萨耶夫恐怕算是斩首行动史上最憋屈的人了。

(巴萨耶夫旧照)

除了车臣的头目外,本·拉登也是死于“斩首行动”的一个著名人物。说起来,由于杜达耶夫的前车之鉴,本·拉登为了避免自己被美军锁定,早已经不再使用电话和网络。他一直都是通过信使来与外界联络,非常地小心谨慎。

2010年,美国中情局无意中监听到了一名疑似拉登信使人物的通话。通过信使的对话,美军最终锁定了本·拉登正在巴基斯坦东北部阿伯塔巴德一个宁静的小镇上,这是美军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

在确定了目标位置后,美军迅速派出了海豹突击队,发起了著名的“海神之矛”行动。共有24名突击队员,分别乘坐2架黑鹰直升机。在成功进入目标区域后,黑鹰迅速降落,24名突击队员成功出现在了本·拉登的院子里。

本·拉登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斩首”了,24名突击队员则无一人死亡。

“斩首行动”轻易不发动,通常一发动就会造成目标死亡。不过,也有一些“斩首行动”失败的案例。

(卡扎菲旧照)

1986年,美国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为理由,曾对利比亚实行了“黄金峡谷”行动。

美军在此次行动中,一共有五个需要打击的目标,它们分别是:的黎波里的阿齐齐耶兵营、西迪比拉勒港兵营、的黎波里机场军用区、班加西民众国兵营、班加西贝尼纳军用机场。

在这五个目标之中,阿齐齐耶兵营,是本次行动的重中之重。因为那里是卡扎菲的指挥部,也是卡扎菲的住所所在地。

在行动发起后,这五个军事目标悉数被美军摧毁。但偏偏卡扎菲本人却安然无恙。只有他的一个养女被炸死,两个儿子受伤。尽管美军的军事目的已经达成,但卡扎菲活着,也似乎意味着斩首的失败。


张生全精彩历史


🍂🍂🍂多读点书就会知道

🌳🌳🌳

🍵🍵🍵

比方说🍂🍂🍂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

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这个事情就不说了。

周瑜被诸葛亮气死,[泣不成声][泣不成声][泣不成声]

王朗被诸葛亮骂死,[震惊][震惊][震惊]

这些都不算个事儿。

关键是吴国孙尚香的哥哥孙权趁着关公🎉关二爷走麦城之即,杀了关羽,倒致重情重义的刘皇叔发兵复仇,最后被🔥🔥🔥火烧连营…[泣不成声]

其它的还有。

比方说,🌿🌿🌿🌵🌵🌵🌵🌵

🌳

🌳🌳

🌳🌳🌳

🌳🌳🌳🌳🌳

你猜~( ̄▽ ̄~)~[不看]



热爱祖国热爱母亲


美国杀死苏莱曼尼,属于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的"斩首行为"。目的是斩杀一些关键人物,造成重大影响。

中国古代有一些这样的案例。

一,专诸刺王僚。-

春秋末期,吴王诸樊死去,传位给余祭,余祭死后,传位给弟弟夷昧,夷昧死后,传位给季子札。季子扎不願为王,逃走,吴人立夷昧之子僚为吴王。诸樊子公子光认为自己是嫡系,立子应立自己。便私养谋臣以求自立。

从吴国投奔到楚国来的伍子胥,得知此事后,便把勇士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

那年,吴王僚派两个弟弟伐楚,被楚人截断后路,不能回来。公子光和专诸决定乘此机会刺杀王僚。


四月的一天,公子光将甲士埋伏于地下室中,准备好酒宴请吴王僚赴宴。吴王在沿途及阶陛,都安排了亲信兵卒,手持双刃剑侍立。酒喝得差不多了,公子光假装肚子疼离开,入地下室,使专诸端着鱼盘进献王僚,近前,专诸从鱼腹中取匕首,刺杀了王僚。专诸也被王僚的侍卫杀死。公子光使伏兵杀尽王僚的人。便自立为王,就是吴王阖闾。

二,许贡家人刺杀孙策。

三国时期,小霸王孙策威震江东。吴郡太守许贡,致书曹操,要曹操调孙策至京,以绝后患。孙策得书,大怒,杀许贡。许贡家人欲为许贡报仇。

一日,孙策于山中围猎,追一鹿与众军分离。被许贡三位家人偷袭致重伤,不久而死。


吴王僚和孙策都是武功高强之人,正规打斗,无人能敌,但都死于突袭暗杀。这种"斩首行动"确实十分厉害,令人猝不及防,能收到特殊的效果。

欢迎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