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得到這4個“權力”,會比同齡人更自信,家長要適當放手

自信是向成功邁出的第一步。——愛因斯坦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一生順遂,至少不要再走我們自己走過的彎路,吃我們曾經吃過的苦。所以父母會主動為孩子做更好的選擇、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基礎。

但有時候,父母不知不覺代替孩子行使一些“權力”時,就會將孩子置身於“溫室”之中,雖然孩子現在吃的苦少了,但也缺少獨立的能力和自信,反倒阻礙了孩子今後的發展。


孩子從小得到這4個“權力”,會比同齡人更自信,家長要適當放手


從小得到這4個“權力”的孩子,會比同齡人更自信

選擇權

家長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很自然的替孩子決定吃什麼、穿什麼、學什麼……甚至用命令的方式替孩子做選擇。只能說這種為孩子好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時做法卻並不合適。從小缺少“選擇權”的孩子表現出的可能是“沒主見”,但實際上缺少的很可能是自信心。

因為孩子從小就被命令或者缺少自己做選擇的機會,自己的想法和選擇總是父母忽視或者拒絕,孩子的自信心難免會受到影響,長大後面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選擇時也難以有足夠的自信來做決定,總是下意識想要尋求別人的幫助。


孩子從小得到這4個“權力”,會比同齡人更自信,家長要適當放手


父母如果真的不放心孩子自己做選擇,不妨先替孩子在眾多選擇中挑出2、3種,適當給孩子“選擇權”。


孩子從小得到這4個“權力”,會比同齡人更自信,家長要適當放手


犯錯權

給孩子“犯錯權”並不是讓孩子肆意犯錯,而是要父母用更溫和的方式來面對孩子的一些錯誤。當然孩子的錯誤這也要分成兩種情況,一種是原則問題,比如打人、不尊重長輩等,父母堅決不能慣著。但還有一種情況是成長中必不可少的錯誤,比如寫錯字、做錯題等。

在孩子犯第二種錯誤時,家長過於嚴厲的態度會讓孩子更加不知所措,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只有父母用溫和的態度給予孩子“犯錯權”時,孩子才能不斷反思自己的做法收穫成長、獲得自信。


孩子從小得到這4個“權力”,會比同齡人更自信,家長要適當放手


嘗試權

孩子天生就充滿了好奇心和對各種新鮮事物的興趣,但家長總覺得怕孩子受傷、怕孩子浪費時間、怕孩子搗亂……所以總在孩子嘗試新鮮事物時拒絕孩子。

可是父母拒絕了孩子的“嘗試權”同時也限制了孩子的眼界,當於同齡人接觸時孩子會不經意間發覺自己嘗試過的東西太少,漸漸萌生出自卑的心態。


玩耍權

很多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將孩子的業餘時間都佔用,給孩子報了各種班卻不給孩子玩耍的“權力”。的確,這樣長大的孩子可能會的更多,但勞逸需要結合,玩耍有助於孩子放鬆身心緩解課業壓力,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好處。

畢淑敏曾說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該有的軌跡,該承受的,該經歷的,他都應該有完整的體驗。我們家長要做的是幫孩子把握人生的大方向,教給他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秀品質。


孩子從小得到這4個“權力”,會比同齡人更自信,家長要適當放手


小筆記在孩子6歲上小學時,就給孩子看《爸媽不是我的用人》這套正能量讀本,作為不少學校的課外必讀,這套讀本通過一個個小故事帶給孩子正能量,喚醒孩子對成長的啟示,讓孩子學會自己思考問題,讓孩子在面對挫折、失敗時也能保持自信勇敢的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