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證型治療拉肚子的中成藥

洩瀉主要是指大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洩出如水樣

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症狀。其主要由於感受外邪、飲食內傷、情志不調、素體虛弱等導致脾虛溼盛,脾胃運化功能障礙以致洩瀉。其證型可分為寒溼困脾,溼熱中阻,食滯腸胃,肝氣乘脾,脾胃虛弱,腎陽不足。小編整理治療各型洩瀉的中成藥供大家參考。

1.寒溼困脾:洩瀉清稀,甚至如水樣,腹痛腸鳴。

藿香正氣膠囊

組成:廣藿香、紫蘇葉、白芷、白朮(炒) 、陳皮、法半夏、厚朴(姜制)、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大棗、生薑,

功效:解表化溼,理氣和中

主治: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溼滯,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洩瀉。

不同證型治療拉肚子的中成藥


藿香正氣片

組成:白芷、蒼朮、陳皮、大腹皮、茯苓、甘草浸膏、廣藿香油、厚朴、生半夏、紫蘇葉

功效:解表化溼,理氣和中

主治:用於暑溼感冒,頭痛身重胸悶,或惡寒發熱,脘腹脹痛,嘔吐洩瀉。

不同證型治療拉肚子的中成藥


2.溼熱中阻:洩瀉腹痛,瀉下急迫,糞便酸臭,肝門灼熱。

葛根芩連片

組成:甘草、葛根、黃連、黃芩

功效:解肌,清熱,止瀉

主治:本品用於洩瀉腹痛,便黃而粘,肛門灼熱。

不同證型治療拉肚子的中成藥


香連丸

組成:萸黃連、木香

功效:清熱燥溼,行氣止痛

主治:用於洩瀉腹痛,便黃而粘。

不同證型治療拉肚子的中成藥


加味香連丸

組成:木香、薑黃連、黃芩、黃柏(酒炙)、白芍、當歸、姜厚朴、麩炒枳殼、檳榔、醋延胡索、制吳茱萸、炙甘草

功效:清熱祛溼,化滯止痛

主治:用於大腸溼熱所致的痢疾,症見大便膿血、腹痛下墜、 裡急後重。

不同證型治療拉肚子的中成藥


3.食滯腸胃:腹痛腸鳴,瀉下臭如敗卵,瀉後痛減,噯腐吞酸,不思飲食。

保和丸

組成:山楂(焦)、茯苓、半夏(制)、六神曲(炒)、萊菔子(炒)、陳皮、麥芽(炒)、連翹

功效:消食,導滯,和胃

用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噯腐吞酸,不欲飲食。

不同證型治療拉肚子的中成藥


4.肝氣乘脾:腹痛腸鳴洩瀉,隨情志不暢而發生,瀉後痛減。

痛瀉寧顆粒

組成:白芍、青皮、薤白、白朮

功效:柔肝緩急、疏肝行氣、理脾運溼

主治:用於肝氣犯脾所致的腹痛、腹瀉、腹脹、腹部不適等症,腸易激綜合徵(腹瀉型)等見上述證候者。

不同證型治療拉肚子的中成藥


5.脾胃虛弱:大便時溏時瀉,完谷不化,稍進食油膩,則大便次數增多。

參苓白朮丸

組成:人參、茯苓、麩炒白朮、山藥、炒白扁豆、蓮子、麩炒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功效:健脾、益氣

主治:用於體倦乏力,食少便溏。

不同證型治療拉肚子的中成藥


附子理中丸

組成:白朮、黨參、附子、乾薑、甘草

功效:溫中健脾

主治: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洩瀉,手足不溫。

不同證型治療拉肚子的中成藥


人參健脾丸

組成:人參、白朮(麩炒)、茯苓、山藥、陳皮、木香、砂仁、炙黃芪、當歸、酸棗仁(炒)、遠志(制)

功效:健脾益氣,和胃止瀉

主治: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化、脘悶嘈雜、噁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

不同證型治療拉肚子的中成藥


6.腎陽不足(五更瀉):洩瀉多在黎明發生,腹痛時作,腸鳴即瀉。

四神丸

組成:肉豆蔻(煨)、補骨脂(鹽炒)、五味子(醋制)、吳茱萸(制)、大棗(去核)

功效:溫腎散寒,澀腸止瀉

主治:用於腎陽不足所致的洩瀉,症見腸鳴腹脹、五更溏瀉、食少不化、久瀉不止、面黃肢冷。

不同證型治療拉肚子的中成藥


洩瀉因證型不同症狀不同,因此大家要分清學會辨證選服。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不作為用藥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