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请别把我裹成小粽子

春已到,有些爸妈带小婴儿来做检查还是冬装装备,医生护士看着就“汗”。棉袄外面裹个被子,被子外面又罩着个被子。把小娃放到检查床上打开层层包裹一看,哎呦喂......娃的脸通红,一脑门子疹子。

亲爱的爸爸妈妈,请别把我裹成小粽子

忽然就想到,其实自己也是这样被养大的吧!

有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小时候,北京冬天还是挺冷的,妈妈亲手做的超级厚的棉裤,课间跳皮筋腿打弯儿都费劲。

亲爱的爸爸妈妈,请别把我裹成小粽子

长大后,知道爱美了,为了显得腿细不想穿上保暖秋裤,老妈怎可能轻易放过你。

大学时,室友来家里做客,几个女生叽叽喳喳,一边看电视一边吃吃喝喝,突然老妈拿条大棉被把三个女生一盖唠叨保暖的重要性27分钟,吓得室友们默不作声完全不敢反抗,反抗可能还得听72分钟《论新时代大学生保暖的重要性》,你们说尬不尬?

亲爱的爸爸妈妈,请别把我裹成小粽子

工作后,和同事结伴去哈尔滨看冰灯,东北同学大羽绒服一套就准备出门了,我们几个还一层一层“装备”着,穿完秋裤,穿保暖裤,穿完外裤,再套个狗皮裤腿,里三层外三层裹完了,出个门都东倒西歪,还得相互搀扶着,这架势好像要去攀登珠穆朗玛峰了。


是不是有代代相传的气息在飘荡了?

似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这样“裹”着长大的,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冷,定要裹得严严实实才罢休,那么对于小宝宝来说,也需要“裹”得厚一点才好吗?


宝宝需不需要“裹”厚点呢?

宝宝是不需要坐月子的哈。所以什么季节都不能过度捂着。爸爸妈妈穿什么厚度的衣服,宝宝跟您相似就好。


我们做不到老外提倡的:

足月宝宝、小宝宝衣服可以比父母少一件的提议。但是穿着厚度相似,或者多一件薄衫,咱们还是可以做到的。

像北京的初春季节,宝宝正常穿衣后,出门时穿一件薄棉类外套,带个小薄被,备一条纱布式小方巾,即可出发来医院。

亲爱的爸爸妈妈,请别把我裹成小粽子

在室内、车内可以适当打开包被;到室外可以适当包裹,但是注意观察宝宝面色及呼吸。

为什么总感觉宝宝小手凉凉的?

新生儿或小婴儿的末梢循环相对差。就是说,爸爸妈妈有时摸宝宝小手觉得有点凉,就误以为是孩子冷,开始添衣加被,其实大多数情况是我们做得多了。

亲爱的爸爸妈妈,请别把我裹成小粽子

只要孩子肤色正常,四肢躯干温暖,不需要过度为宝宝保暖。


小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相较于成人来说要差很多,小宝宝更不可能直接表达自己热或者冷,过度的包裹可能会使孩子体温升高到37.3-37.5左右,打开一些包被后,过一会儿再测体温,又恢复到正常范围。


那么,这种体温升高就不是感染性的,而是护理宝宝的方式不当。

亲爱的爸爸妈妈,请别把我裹成小粽子

当停暖气后,室温如果控制在22-24度左右比较合适。低于16度或者高于26度,都应调节室内温度,或者增减宝宝衣物。


我们初为父母不可能事事顺手;我们与上一代人育儿的差异也不可能通过一两次沟通就风平浪静。我们都是观察、调整、交流、思量,不在育儿的过程中僵持、埋怨。

亲爱的爸爸妈妈,请别把我裹成小粽子

比春风更暖的,是爸爸妈妈一起参与这一段育儿的旅程,有你有我。


文尾说点题外话:

疫情期间是否每个孩子都需要来做42天新生儿健康体检呢?


很多儿科医生都给出建议:如果宝宝体重增长满意,大小便正常,肤色正常,可以延后再来做新生儿健康查体。


如果宝宝产时、产后有特殊情况,比如早产、出生后某些检查有异常,还是应该遵医嘱来医院儿科进行健康随访。


所以,爸爸妈妈可以根据自己宝宝的情况商讨后决定是否需要来就医。(做父母是件费心力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