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耍 怪”

商洛方言拾趣——耍怪

贾平凹“耍 怪”


商洛人把没事了找个事逗人开心,或者恶作剧叫“耍怪”。耍怪的目的是自己开心别人尴尬,尴尬的人知道那是朋友和他开玩笑,不过是一场耍怪也就不气,不恼。算是生活里加点调料吧。人生几十年哩,不耍几次怪,真漫长。

普通人在一起闲得无聊耍怪叫耍怪,名人在一起也耍怪,不过他们叫轶闻趣事,本质还是耍怪。

作家张敏在一篇文章里记述了贾平凹“耍怪”。

一天清晨六点,他便骑车赶回六楼。开门一看,俊子正在酣睡。床下盆中,藏着许多“月月舒”。这东西,要下楼去处理,有诸多不便。好一个贾平凹,眉也没有皱,便计上心来。

找一个吃过的月饼盒。把那“月月舒”填在里面,打整齐点,下楼放在十字路中心的交警指挥台上。回来后坐在他那六楼的窗口前,点燃一支烟,静观事态的发展。

七点整,交警上班。一个高个子警察登上指挥台,当然立刻就发现了脚下这盒东西。那位交警,智商肯定很高,他没有弯腰,也没有伸手,一边指挥行人车辆,一边思量脚下这包东西。看来不会是炸弹──警察用脚尖踢了踢,试出了盒子里的分量。然后便不再理会,继续给汽车打他的手势。

贾平凹坐在窗口,一时不由笑出声来。他看得入迷,烟巴儿差点儿烧了他的指头。那警察的心理活动通过神态,立马活灵活现的表现了出来。这一类场景,不是这般看得真切,怎能在小说中写出传神之笔?

半个小时后,那警察叫住了一个骑车子闯红灯的小伙子。平凹看见那小伙推着车子走到警察台前挨训。训什么话他听不见,从六楼窗口到那警察台的直线距离总在百米左右,但他可以看见那警察让小伙子把月饼盒拿走的手势。

那小伙子遵命把月饼盒拿起来,夹在自行车后面,一骑便骑到出版社楼下了。平凹的心开始跳起来,他不得不伸出脑袋朝下面看──他见那小伙子支起车子,神秘兮兮地打开了盒盖子。

然后平凹后来对我说,那小伙子像被蝎子螯了,又像是被火炭烧了,扔没处扔,藏没处藏。平凹说,他记忆中好像从来没有那么大笑过,直笑得在地板上打起滚来,后边的事他全不知道了。

谁年轻不耍怪呢?贾平凹他们这次耍怪耍得真悬。没被交警逮住说他们妨碍公务,算是交警大人宽宏大量吧。也许还能为单调的交警生活增添点笑点呢。

我们村子里有很多小伙子爱耍怪,耍怪过头了就挨罚单。

有一次,我们村一小伙结婚,几个人挖三代挖投入,一个小孩偷偷点了一个炮撂到老张的凳子底下,砰的一声,把老张吓得一个趔趄,从凳子上一个仰板撂到地上,地上偏偏有颗钉子,把老张头扎得血长流。

赶紧送去诊所包扎,幸好只是个小口子,过了两周就好了,也就没人再追究,相安无事。

贾平凹他们耍怪是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小孩耍怪纯属恶作剧应当制止。

贾平凹“耍 怪”


作者简介:陈斌,笔名玢子,陕西商洛人,公务员。贾平凹题书名的《大墙红尘》待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