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縮期血壓升高為主的患者,您選對藥了嗎?

收縮期血壓升高的患者選藥時應注意什麼?

(1)目前指南上所推薦的五大類降壓藥,都可以既降收縮壓,又降舒張壓,但有些側重。其中的CCB和噻嗪類利尿劑對治療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療效更好。心率快時可用B受體阻滯劑。

(2)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多發生於老年人中,反映了動脈硬化、血管缺乏彈性的特點,即收縮壓增高明顯,而舒張壓降低、脈壓加大。

(3)須知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有效供血需要至少平均中心動脈壓達到60-70mmhg以上。若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50mmgh時,其平均動脈壓為72mmhg。完全可以滿足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有效供血。然而,若年齡過大、心率過慢(50次/分左右)時,或者合併相應的血管狹窄性缺血時等情況,過低的血壓就有可能不能滿足重要器官的需要了。故降壓需要適度,不宜過低。

(4)對於中老年人高血壓患者,CCB可以合用噻嗪類利尿劑,正好後者可抵消前者的水腫副作用,而同時不會過度地進一步反射性增高交感神經系統和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活性。如血壓控制仍不理想,可再加用ARB/ACEI。

為什麼年輕人高血壓的表現與老年人不同呢?

這是因為年輕人的高血壓通常是由於小動脈硬化造成周圍血管助力增大,所以在用藥時應主要降主動脈壓。老年人高血壓主要是由於大動脈硬化造成的,大動脈的彈性擴張不到位,造成脈壓差增大,所以在用藥時應注意降收縮壓。

(1)個性化用藥,針對性應強

譬如高血壓左心室肥厚,合併陳舊性心肌梗死及蛋白尿陽性,選用有多項適應症的ACEI/ARB類藥物,不僅能降血壓,而且能綜合性保護靶器官及其二級預防,一舉多得,治療效率最大化。

(2)要掌握合適的時程個性化

對於高血壓患者應該儘早用藥,儘快達標,平穩保護;對於低危患者,要溫和用藥,和緩達標。

(3)掌握各類、各藥的個性化特點

選擇合適的藥物:要注意其品種、劑量、用法、時程、配伍等。兼顧其降壓作用(85%-90%)和降壓外作用(10%-15%),須知降壓是硬道理,降壓外作用依賴降壓作用。

收縮期血壓升高為主的患者,您選對藥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