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勢浩大的“七國之亂”,為何草草收場?看漢王朝庖丁解牛之術

景帝三年,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膠西王劉昂、趙王劉遂等六國諸侯,發起了反抗漢中央朝廷的戰爭,史稱“七國之亂”。劉濞動員國內十四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男子投入這場叛亂,向天下諸侯發佈“討賊檄文”,自稱“東帝”,公然與中央朝廷分庭抗禮,大有取而代之勢。漢朝廷的統治地位岌岌可危。

這場叛亂,可以說刷新了漢朝立國以來諸侯反叛規模的巔峰,當七國大軍打著“清君側”浩浩蕩蕩的朝著長安進發的時候,漢景帝迫不及待的採納袁盎的建議,將晁錯誅殺,以求平息諸侯們的怒火,從最初漢廷方面的驚慌失措可以看出,諸侯聯軍確實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接下來,刺史給大家分析一下“七國之亂”的前因後果以及失敗的原因。

聲勢浩大的“七國之亂”,為何草草收場?看漢王朝庖丁解牛之術


一、叛亂的導火索

吳王劉濞對中央朝廷的怨恨由來已久。

早在文帝初年,有一次,吳太子到長安朝見,和年齡相仿的景帝劉啟一起玩耍,或許是兩個紈絝少年,脾氣同樣暴躁,所以在遊戲的時候互不相讓,所以劉啟失手將吳太子砸死。

對於中年喪子的劉濞來說,內心當然是萬分悲痛,然而面對強大的漢王朝和威嚴的皇權,卻有冤難申,只能打碎牙往肚裡咽,但是此時的劉濞內心已經埋藏了仇恨的種子,只是迫於自身實力還難以同中央抗衡,所以才忍氣吞聲。

吳王由此稍失籓臣之禮,稱病不朝。京師知其以子故稱病不朝,驗問實不病,諸吳使來,輒系責治之。吳王恐,為謀滋甚。——《史記-吳王濞列傳》

自那時起,吳王便有意識的在不斷擴充自身實力,作為雄踞東南的大國,佔據了銅鐵和漁鹽之利,我們看看劉濞為了謀反,在幾十年裡,做了哪些充分的準備。

聲勢浩大的“七國之亂”,為何草草收場?看漢王朝庖丁解牛之術


  • (一)取山河之利,積累財富

在淮南王英布謀反之後,荊王劉賈兵敗被殺,等到叛亂平定之後,劉邦擔心吳地的百姓民風彪悍,漢王朝鞭長莫及不好統治,所以將自己的親侄子劉濞封為吳王,統治會稽、丹陽、豫章三郡五十餘城,國土面積僅次於當時的齊王劉肥,而且吳國瀕臨東海,有取之不盡的山澤魚鹽之利。

打仗打的金錢,所以吳王做的第一手準備便是積累鉅額財富,利用豫章郡的銅山,開採銅礦,用來鑄造錢幣。在漢初貨幣管理還不是十分嚴格,所以劉濞私鑄錢幣,來擴充本國的財富,同時煮海水生產食鹽,在全國範圍內銷售,從中獲取鉅額利潤。

  • (二)籠絡人心,招兵買馬
聲勢浩大的“七國之亂”,為何草草收場?看漢王朝庖丁解牛之術

吳國作為南方大國,雖然國土面積廣闊,但是地廣人稀,想要開發山澤之利,就要有充足的勞動力,所以,劉濞招募天下的亡命之徒來到吳國,一方面幫助吳王積累財富,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吳國的人口,擴充自身的實力。

另一方面,劉濞通過鑄錢和煮鹽積累了大量財富,所以免除了國內民眾的賦稅,同時,需要到邊境或者京城戍守的民眾,官府替他們出錢贖身。劉濞通過這一系列的惠民措施,收穫了國內百姓的支持和擁戴。

然其居國以銅鹽故,百姓無賦。卒踐更,輒與平賈。歲時存問茂材,賞賜閭里。佗郡國吏欲來捕亡人者,訟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餘年,以故能使其眾。——《史記-吳王濞列傳》

從高祖十二年到景帝三年,四十餘年的經營,劉濞不僅積累了大量財富,還通過各種惠民政策俘獲民心,從而為他反漢自立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和政治基礎。

聲勢浩大的“七國之亂”,為何草草收場?看漢王朝庖丁解牛之術


漢朝廷其實已經意識到了諸侯的不斷壯大必將威脅到自身的通知,所以在文帝時,晁錯就曾上書,請求削藩。漢文帝並沒有積極採納,而是對各諸侯繼續採取了放任和容忍的態度,這也為“七國之亂”埋下了禍根。

景帝上位之後,迫於諸侯國的日漸強大,削藩之策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但是朝廷並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循序漸進,不斷削減諸侯的領土,如果不是吳王挑頭,或許“七國之亂”不會爆發的如此強烈。

晁錯為太子家令,得幸太子,數從容言吳過可削。數上書說孝文帝,文帝寬,不忍罰,以此吳日益橫。——《史記-吳王濞列傳》

景帝先是採納晁錯的《削藩策》,以罪分別削尖了楚王、趙王、膠西王的部分郡縣,從而打擊諸侯們不斷擴張的勢頭,等到準備對勢力最為龐大的吳國下手,就徹底激怒了這位懷恨已久的吳王,於是,便有了開頭提到的劉濞以“討賊”為名,舉國之力發動叛亂。

聲勢浩大的“七國之亂”,為何草草收場?看漢王朝庖丁解牛之術


二、“七國之亂”的經過及結果

實際上,漢王朝並不是第一次處理內部諸侯王的叛亂了,早在高祖時期,便先後已平叛為名剪除了除長沙王以外的所有異姓王。

高祖五年十月,燕王臧荼反,攻下代地。高祖自將擊之,得燕王臧荼。

高祖六年十二月,告楚王韓信謀反,用計捕韓信,廢為淮陰侯。

高祖七年,韓王信謀反,廢其王位。

九年,廢趙王張敖為宣平侯。

十一年,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淮陰侯韓信相繼謀反被殺。

十二年,劉邦幼時密友盧綰謀反,逃亡匈奴。

文帝時期,濟北王劉興居也曾舉兵反叛,但是並沒有掀起大的波瀾,卻開了同姓諸侯王起兵叛漢的先河。

可以說,自漢朝立國開始,諸侯的叛亂就從未停止。

聲勢浩大的“七國之亂”,為何草草收場?看漢王朝庖丁解牛之術


此次“七國之亂”可以說是漢朝立國以來所面對的最大規模的叛亂。我們對開戰前,雙方的實力進行一下對比。

  • 吳楚聯軍方面

從漢高祖一步步剪除異姓王,大封同姓諸侯,到漢景帝初年,天下一共有十四個諸侯國,分別為北方的燕、趙,山東的齊、濟南、濟北、城陽、膠東、膠西、菑川七國,中原的梁國,南方的吳、楚、淮南、衡山、廬江五國。

在這十四國當中,叛亂的諸侯國佔到了一半,其中吳、楚、趙均是實力強勁的大國,山東四國的實力更是不容小覷。

除了這七大諸侯國以外,吳王暗中勾結閔越,企圖藉助少數民族政權加強自身實力,趙國則與匈奴訂立盟約,聯合匈奴從北面進攻。可以說,這時候的漢中央朝廷不僅面臨巨大的內憂,北方的遊牧政權和南方的蠻夷隨時都有可能加入到這場規模空前的叛亂當中。

寡人素事南越三十餘年,其王君皆不辭分其卒以隨寡人,又可得三十餘萬。——《史記-吳王濞列傳》

  • 中央朝廷方面

諸侯國中,梁王由於是景帝的親弟,始終站在朝廷的一方,除此以外,齊國作為東方的大國處於首鼠兩端的狀態,既想參加吳楚叛亂,分一杯羹,又忌憚漢政權的強大實力。濟北、淮南等國則處於堅守自保的狀態。

梁國被吳楚聯軍打的不敢露頭,朝廷真正可以依靠的平叛力量還是漢軍本身,以條侯周亞夫為首的將領率領三十萬大軍東出關中進行平叛。

聲勢浩大的“七國之亂”,為何草草收場?看漢王朝庖丁解牛之術


當吳王劉濞率領吳楚聯軍浩浩蕩蕩向西殺來的時候,條侯周亞夫率領三十六將及三十萬大軍經藍田、出武關,迂迴進入洛陽,開始抵擋聯軍的進攻。

當劉濞在廣陵發兵的時候,已經與山東四國越好在洛陽會師,一起向西由崤函入關中,趙國聯合匈奴平定河北,這樣從三面對漢軍形成包圍。

然而,事實完全出乎七國聯盟的預料,吳楚聯軍和山東四國軍僅堅持三個月便全線崩潰,紛紛四散逃竄,各諸侯王全部兵敗自殺,唯獨趙國獨自守城十個月才被漢軍攻破。

梁使韓安國及楚死事相弟張羽為將軍,乃得頗敗吳兵。吳兵欲西,梁城守堅,不敢西,即走條侯軍,會下邑。欲戰,條侯壁,不肯戰。吳糧絕,卒飢,數挑戰,遂夜餎條侯壁,驚東南。條侯使備西北,果從西北入。吳大敗,士卒多飢死,乃畔散。——《史記-吳王濞列傳》

強大的七國聯軍,為何只堅持了三個月,便被漢軍擊破,原先氣焰囂張、不可一世的諸侯王們全都落得個兵敗身死的下場,是漢軍太強?還是聯軍太弱?

聲勢浩大的“七國之亂”,為何草草收場?看漢王朝庖丁解牛之術


三、七國聯盟的失敗原因分析

  • 七國聯盟被一分為三

這三個團伙分別是吳楚聯軍、山東四國聯軍,趙軍,他們分別代表了漢朝廷在東、南、北三個方向上所面對的叛軍勢力。

其中吳軍從廣陵出發,一路向北聯合楚軍,然後向西進攻中原的梁國,梁國誓死抵抗,吳楚久攻不下,糧道被周亞夫軍斷絕,最後在飢寒交迫下被一舉擊潰

山東四國會師後,沒有及時西進,而是把矛頭對準了左右搖擺的七國,將齊國圍的鐵桶一般,勢要擊敗齊國之後再西進,隨後便被欒布大軍擊敗。

聲勢浩大的“七國之亂”,為何草草收場?看漢王朝庖丁解牛之術


而北邊的趙國則一開始就被漢軍的酈寄圍了個水洩不通,無法完成南下與聯軍會和的計劃。

至此我們大致可以猜到,漢軍利用七國之間兩兩相隔不能會和,採取各個擊破的辦法予以殲滅。

當時,梁國奮勇抵抗,險些抵擋不住聯軍的進攻,向駐紮在山東境內的堅守不出的周亞夫求援,被亞夫斷然拒絕。

吳楚聯軍長驅直入,深入中原,在首尾不能相顧的情況下,一旦糧道被斷絕,只能速戰速決,周亞夫很好地利用了聯軍的這一特點,在昌邑堅守不出,消磨聯軍的銳氣,等到其飢寒交迫的時候反戈一擊,頓時曾經不可一世的吳楚聯軍便四散潰逃。

孝景三年,吳楚反。亞夫以中尉為太尉,東擊吳楚。因自請上曰:“楚兵剽輕,難與爭鋒。原以梁委之,絕其糧道,乃可制。”上許之。——《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聲勢浩大的“七國之亂”,為何草草收場?看漢王朝庖丁解牛之術

山東叛軍同樣如此,面對臨淄城堅固的防守,三個月沒能攻破,浪費了同吳楚會和的機會,當聽到吳楚已經在昌邑兵敗的消息,更是全無鬥志,紛紛撤退,卻被欒布帶軍各個擊破。

  • 叛軍兵員素質低下,戰鬥力弱

吳國能夠建立強大的軍隊,是依靠境內豐富的礦產和魚鹽之利吸引天下亡命之徒前來投靠,這樣一支由亡命徒建立起來的軍隊,本身就是為了錢賣命,真正上了戰場則毫無戰鬥力。

反觀漢軍,經過立國以來的數十次戰爭淬鍊,已經擁有了很強大的戰鬥力,更何況,擁有周亞夫、竇嬰、欒布等三十多名勇將,戰鬥力遠勝於七國的烏合之眾。

同時,吳楚缺少戰馬,聯軍主要以步兵為主,在野戰的時候遇到漢軍強大的車騎完全不是對手,在戰馬的衝擊下,一群亡命徒組成的烏合之眾很容易四散潰逃。

  • 諸侯國的漢朝官員對聯盟進行掣肘

漢初的諸侯國雖然在封國內擁有很大的權利,能夠獨自收取賦稅、開發山澤之利,但是封國內的官員並不都是自己任命的,特別是管理國政的丞相以及掌握軍權的中尉。

比如向景帝上讒言殺害晁錯的袁盎,曾經擔任過吳相,所以諸侯王實際上在封國受到了相當的制約。

聲勢浩大的“七國之亂”,為何草草收場?看漢王朝庖丁解牛之術


淮南王劉安本來想響應吳楚的叛變,起兵一同攻漢,然而,淮南王丞相卻用計掌控了國中的兵權,於是關閉城門自守,從而削弱了聯軍的勢力。

膠西王劉昂在發兵前,第一步是盡殺國中漢朝廷任命的兩千石以下官員,防止漢朝官員破壞自己的謀反行為。

孝景三年,吳、楚七國反,吳使者至淮南,王欲發兵應之。其相曰:“王必欲應吳,臣願為將。”王乃屬之。相已將兵,因城守,不聽王而為漢。——《漢書-淮南衡山濟北王傳》

  • 晁錯被誅後,七國嫣然成為天下共擊的對象

原本,劉濞和眾諸侯起兵的理由是誅殺景帝身邊的讒臣晁錯,可是當漢景帝誅殺了晁錯平息諸侯們怒火之後,這些原本站在道德制高點的諸侯們,一下子成為了蓄意謀反的亂臣賊子,以至於漢廷詔令一下,天下郡國群起反抗。

聲勢浩大的“七國之亂”,為何草草收場?看漢王朝庖丁解牛之術


  • 郡國並行下,各聯盟之間孤立無援

我們都知道,漢朝立國便奉行的是封建和郡國並行的政體,所以在各諸侯國之間穿插著漢朝廷設立的郡縣,聯軍長驅直入,很容易陷入糧草斷絕,被各地方軍隊圍攻的局面。

吳楚聯軍和山東聯軍潰敗後,無法回城自守,吳王劉濞兵敗後逃往東越尋求保護,因為郡縣兵和國內的親漢官員早已經斷絕了這些諸侯王回撤的退路,所以他們沒法在戰敗之後收攏部隊撤回原地繼續抵抗。

刺史認為:對於起兵時聲勢浩大的七國聯軍,實際上只不過是紙糊的老虎,三股勢力並沒有真正會和到一處,而是各自疲於奔命,最終被漢軍分化瓦解、逐個擊破,這樣一個鬆散的聯盟根本無法撼動漢王朝的統治地位。

本文為【九州刺史】原創,想要了解更多歷史知識,就請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