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公元前3世紀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分水嶺。在此之前,中國的政治制度實行的是分封制;而在秦一統六國之後,改成了郡縣制。

對於“廢分封,立郡縣”到底是對還是錯,其實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對錯之分。所以我們也只能從歷史時間角度出發,既然分封在前,郡縣在後,那就姑且算作是一種進步吧!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然而這一種“進步”卻在漢朝建立初期產生了動搖——郡國並行。

所謂“郡國並行”實際上就是郡縣和分封的結合,而處於兩個王朝更迭的特殊時期,它的誕生一定有著比較複雜的時代背景:

漢朝是建立在秦朝滅亡的基礎上,而秦朝則是建立在戰國的基礎上。在亡秦運動中,義軍統帥項羽曾約定六國貴族,事成之後讓他們重回故地繼續封王,這就激起了六國貴族的作戰熱情,畢竟自己能撈到好處!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最後的勝利者是布衣出身的劉邦。

老闆都換人了,當初許下的諾言還有效嗎?這是當時六國貴族的共同疑問。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為了安撫天下人心,劉邦不得不繼承項羽的諾言,分封了八個異性諸侯王,當然自家姓劉的人也是肯定要的。如此一來,封國和郡縣都有了,這可不就成了“郡國並行”了嘛!

然而和周朝的分封制相比,漢朝的分封制顯得略有不同。學過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周朝的分封制等級制度十分嚴格,權利大小由上而下形成一個“金字塔”: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而漢朝的分封制則相對簡單得多,就是很單純的“皇帝——諸侯王”這樣的格局。和周朝相比,頗有點“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感覺。

至於這樣做的原因,我想應該是劉邦所分封的人一般都是他信得過的人,所以並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即便諸侯國的勢力遠大於中央,在西漢初期也並沒有太大的政治威脅,畢竟都是自己人嘛!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然而凡事都不是絕對的,對於一個國家而言,“諸侯強而中央弱”始終是一個巨大的隱患。文帝時期,這種形勢就已經初現端倪:

漢文帝漢朝總郡數為57郡,朝廷直轄郡數為15郡,諸侯王國的郡數佔全國總郡數的73.7%,而漢中央轄郡佔全國總郡數的26.3%。如此一對比,就會發現中央與諸侯確實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不僅如此,漢代諸侯國的權力更是朝廷最為忌憚的!除了與朝廷共享基本政治建制以外,諸侯國還擁有稅賦權。

要知道,稅收是一個國家經濟的命脈,有了錢就意味著有了足夠的軍隊與政治資本,再加上諸侯國的領土遠大於中央,所以在漢朝初年就會出現“諸侯稅收遠多於中央稅收”的尷尬局面——諸侯國比朝廷有錢!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當然,朝廷也不是傻子,雖說諸侯王大多是自己人,但是該提防還是要提防的。對於諸侯王的限制,我就簡單舉幾個例子:

1、不得藏匿朝廷欽犯。

2、不得私自和其他諸侯王會晤。

3、不得私自出離封地。

4、不得私自犒賞朝廷軍隊。

想的雖然很周到,但是畢竟諸侯王實力要遠大於中央,拳頭硬才是真道理!至於限制措施有沒有效果,我說了不算,但有一件事情卻很能反映問題——七國之亂,當然,關於這一點那就是後話啦!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最能體現諸侯國與中央實力差距的是人口問題。

因為秦朝的暴虐無道以及濫殺無辜,漢朝剛剛建立時,全國人口普遍稀少,經過近半個世紀的休養生息,漢朝人口得以恢復。

但是其分佈卻主要集中在東南地區,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江南地區。而這一地區並不是中央的管轄地,這也就意味著就人口而言,中央實際控制的數量要遠遠少於諸侯國,其比例大約為1:2。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大的人口差異呢?

其實歸結起來就是一個原因——人民沉重的負擔。我們先來看看漢初時人民的稅賦比例:

漢高祖時期為十五稅一;惠帝時三十稅一;景帝時期三十稅一

乍一看,這個稅率其實並不算高,那麼為何我說人民負擔很沉重呢?因為在實際過程中,會出現“流民”。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秦漢時期,國家的人口管理採用的是商鞅變法留下來的“編戶齊民”制度,也就是說一戶人家的人口數相對固定,大約為五口一家。並且在那個年代,人口職業多以農民為主,這也就意味著多數時候得靠天吃飯。

一旦發生人禍或者天災,農民的基本生活就很難保障,即便是在正常情況下,農民的負擔也很重要。我們舉個例子:

假設西漢時期有一家標準戶,兩個大人,三個孩子,種田一百畝。所獲得的收成大致就是百石左右,加上雜七雜八的其他收入,這樣一戶人家一年收入大約是20000錢,需要繳納的稅賦大約是1000錢。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看似是不多,但是這是理想情況,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

農民的收成是實物;而繳納稅收則需要現錢。這樣一來,農民就需要先把實物換成現錢再去繳納,而兌換的過程中,實物的損耗其實是很大的,比如,路上要吃掉一部分,可能還會遇到糧食黴變的問題。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這還只是小事,波動最大的是市場,因為糧食收成時間大致是固定的,所以會出現糧食實物一擁而上的局面,最終造成賤買賤賣;而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糧食又抬高了價格,農民收成不好自然要買糧食吃,一來一回,你說損失得有多大!

而諸侯國因為具有獨立的稅收權力,只要進行合理地政策改動,勢必就會吸引許多農民遷入!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吳王劉濞。在他的封地管轄範圍內對於農作物買賣實行的是“平價”交易,也就是說不是按照固定的價格進行交易,而是根據實際情況,以月為週期,對市場價格進行一次評估,這樣一來,農民的生活水平就能得到基本的保障。

不僅如此,劉濞還按照一定的數額支付農民服役的酬勞,原本是義務勞動,現在變成了有償勞動,你說農民是更願意留在朝廷呢?還是更願意遷入諸侯國?那自然是後者!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朝廷和諸侯國的對比越來越鮮明,這就使得民眾更加傾向於諸侯王而並非中央。實際上,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政治離他們很遠,中央和朝廷其實沒有太大差別,自己能夠衣食無憂就很滿足了。

在這種情形之下,本就實力不及諸侯的朝廷有流失了大量的人口,自己唯一的優勢也沒有了,帝國的天平開始傾斜,一場浩劫即將降臨到這個剛剛出生的王朝······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公元前155年,因為不滿晁錯的“削藩”的建議,吳王劉濞前往膠西與膠西王劉卬面談,約定反抗漢朝成功後,吳與膠西分天下而治,隨後劉卬與他的兄弟、齊國舊地其他諸王一起決定反漢。

次年,吳王劉濞起兵造反,著名的“七國之亂”爆發了!為了平息藩王的憤怒,漢景帝被迫腰斬晁錯,但是這並不能阻止劉濞等人的作亂,幹旋失敗後,漢景帝決心武力平叛,任命大將周勃之子周亞夫為太尉,主導平叛事宜。

僅僅過了三個月,叛亂就基本被平息了。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此次叛亂讓漢朝政府深切地感受到分封制所帶來的的巨大隱患,而如此迅速的戰鬥也體現出了分封諸侯之間其實並沒有太強的關聯。

吳王劉濞的行為其實和“六國伐秦”是一樣的,在他們之間不存在完善的制度,只是一種暫時性的聯盟,說到底,只是為了自身利益作鬥爭;而一旦成員之間的利益出現矛盾時,這樣的聯盟很容易就被瓦解了,因為大家都是諸侯王,所擁有的權力是一樣的,沒有上下級之分,也就不存在所謂的統一管理。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但是漢朝中央政府則完全不一樣!

中央出兵不涉及軍費和獎勵的內容,漢景帝下令,周亞夫執行,各級將軍和士兵們也不過多關注軍費和獎勵,這是一種義務制的體現,也是一種對於中央集權的服從表現。

所以,我認為“七國之亂”實際上就是“邦聯制”vs“集權制”!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歷史由勝利者說了算,既然“集權制”贏了,那麼中央集權的推進就更加順利了。吳楚聯軍戰敗後,漢景帝接收了原吳國境內的鑄幣廠和鹽場,納入中央體系,同時將鑄幣權收歸中央,諸侯王最終喪失了鑄幣權,此時的諸侯王們早已不復當初的地位,毫無抵抗能力。

可以說,從這一刻開始,以“皇帝”為核心的中央集權成為了歷史的主流。諸侯王和地方政府在人事權、財稅權、軍事權等方面的權力完全被剝奪,軍事抗爭的失敗使得地方完全失去了制約西漢中央皇權的可能性,地方區域市場的經濟利益也被中央獲取。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雖然諸侯們依然還在,但是卻已經失去了與中央皇權抗爭的能力與信心。


“分化”VS“集權”——“七國之亂”的背後不僅僅是造反這麼簡單

從類似“邦聯制”到完全“集權化”,漢朝初年的政治格局在短短半個世紀就完成了轉型,並且一直延續到封建王朝結束,這是以皇帝為代表的中央所獲得的全面勝利。

雖然集權制與分權制相比,存在著諸多強制力,但是就國家發展而言,集權制更加適用於大國的管理,由上而下的統一協調運作更加具有效率,這一點,我們從“七國之亂”也可以看出一二。

所以,這並不是個人意志的決定,而是歷史發展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