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七國之亂:一半國仇一半家恨!淺析七國之亂兩大歷史價值

景帝三年,漢帝國爆發了一場以吳王劉濞為首的,旨在推翻中央政權的藩王叛亂,史稱“七國之亂”。三個月後,叛亂就被周亞夫平定,時間雖然不長,卻暴露了漢帝國初年,中央政府與藩王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衝突。

嚴格意義上講,“七國之亂”應該叫“十國之亂”,漢帝國為了淡化矛盾,只對參與了叛亂的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七王進行除國懲罰外,對齊王劉將閭、濟北王劉志和淮南王劉安,三位政變未遂的王爺,採取了淡化處理的方式。

七國之亂:一半國仇一半家恨!淺析七國之亂兩大歷史價值

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爆發時,西漢帝國共有諸侯王二十二位,十位捲入其中,難怪叛亂髮生時,漢景帝不惜誅殺晁錯,企圖與諸侯王媾和。

“七國之亂”爆發的根源,除了大家熟知的政治因素——削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漢文帝一系與劉氏旁系之間的家族私仇!

“七國之亂”爆發的政治因素:削藩引起的國仇

眾所周知,削藩令是“七國之亂”的導火索,叛亂髮生前,楚王劉戊被削東海郡,趙王劉遂被削常山郡,膠西王劉卬被削六縣。叛亂的首領吳王劉濞,當時雖然還未被削藩(計劃削其豫章郡和會稽郡),原因是他過於強大,中央政府投鼠忌器,一直沒有形成統一意見,而非不想削。

削藩問題,最早在漢文帝六年淮南王劉長叛亂後,就基本成為朝廷共識。為何要削藩?因為漢帝國建立之初的政治平衡三角已經打破!

從劉邦駕崩後,至漢文帝即位前,漢帝國政治生態中有三股勢力:功臣派、外戚和藩王。呂氏外戚在呂雉去世後被剪除,隨著周勃、陳平等功臣派被奪權或者老去,這一派勢力也基本消亡,政治矛盾已經演變為藩王勢力對皇權的威脅。

七國之亂:一半國仇一半家恨!淺析七國之亂兩大歷史價值

西漢郡國圖

藩王勢力有多大?我們看一下史料如何記載:

“(諸侯王)大者或五六郡,連城數十,置百官宮觀,僭於天子。漢獨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至雲中至隴西,與內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頗食邑其中。”——《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

西漢初年,天下約有一百郡,中央政府直接掌控的只有十五個郡,其中還包括很多公主列侯們的食邑。諸侯王自置百官,僭越天子,儼然獨立王國。

“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故孽子悼惠王王齊七十二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城,兄子王吳五十餘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 ”——《漢書•劉濞列傳》晁錯語錄。

齊國、楚國和吳國,這三個庶支諸侯王就擁有天下一半的城池,造成了強枝弱乾的局面。

更要命的是,漢文帝一系原本也不是嫡系,他以代王庶支身份登基,又引發了一段嫡庶之爭的家族恩怨。

“七國之亂”爆發的私人恩怨:宗族內部的家恨


七國之亂:一半國仇一半家恨!淺析七國之亂兩大歷史價值

漢惠帝

這都是誅滅呂氏外戚的副作用。

我們知道,漢惠帝劉盈有六個兒子,漢室嫡系一脈本來可以傳承,他的兒子們不是被呂后害了,就是在誅滅呂氏的政變後,被功臣派們全部殺光了,造成嫡系斷絕。漢文帝以庶系身份變嫡系,帶來沒完沒了的家族恩怨。

首先是嫡系與齊王系的恩怨。

第一任齊王劉肥是劉邦與曹寡婦的私生子,雖是長子,卻是庶出,晁錯甚至不客氣地稱之為“孽子”。劉邦在舉兵前忙於混江湖,耽誤了終身大事,所以他登基後兒子們都很小。為了對付異姓諸侯王,已成年的劉肥被推向政治前臺,接替韓信當了齊王,成為天下封地最廣最富有的諸侯王。

在誅滅呂氏的軍事行動中,劉肥的三個兒子劉襄、劉章和劉興居,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按理來說,劉襄是皇位毫無爭議的繼承人。可是功臣派拋棄了劉襄,給齊王系與漢文帝一支的內鬥埋下了禍根。

漢文帝還做了一件事,也加重了兩系的矛盾。政變前,陳平周勃等人對劉章劉興居許諾,平定諸呂后,劉章封趙王,劉興居封梁王。結果卻是漢文帝不承認陳平周勃的承諾,把趙國封給了前趙王劉友的兒子劉遂,把梁國封給了自己的兒子劉揖。卻從劉襄的封地裡,割出城陽郡和濟北郡,封給劉章和劉興居。

七國之亂:一半國仇一半家恨!淺析七國之亂兩大歷史價值

劉肥

雖說漢文帝迫於齊王系過於強大,不得不如此,但是背信棄義的做法,也讓齊王一系深惡痛絕!漢文帝三年,劉興居率先發難,舉兵反叛,點燃了齊王系與嫡系的第一次戰火。

“七國之亂”中,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和政變未遂的齊王劉將閭、濟北王劉志,都是劉肥的兒子。

劉肥十三個兒子,九位封王,除了已經去世的劉襄、劉章和劉興居,其餘六位都捲入了“七國之亂”!

其次是嫡系與淮南王系的恩怨。

宗室第一任淮南王劉長,是劉邦的第七個兒子,也是平定諸呂后,劉邦僅剩的兩個兒子之一(另一個是漢文帝劉恆)。按理來說,劉長也是皇位的候選人之一,他畢竟是呂雉的養子,佔有嫡系身份。不過政變針對的是呂氏,劉長必須政治站隊,與呂雉隔斷關係,如此一來,他也不存在嫡系的身份了。

劉長落選皇位後,估計心裡也不大平衡,非常驕橫,對漢文帝從來不稱“陛下”,而是叫“大兄”,出入用天子儀仗,中央派來的官員一律不用,自己發佈命令一律稱制,等等不一而足。總之,劉長完全把自己當做了第二個皇帝,沒拿漢文帝當回事。

漢文帝六年,劉長終於正式舉兵謀反。謀反失敗後,劉長在流放途中絕食身亡。

七國之亂:一半國仇一半家恨!淺析七國之亂兩大歷史價值

劉邦子嗣

六年後,一首民謠“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給漢文帝扣上了“陰殺”劉長的帽子,埋下了淮南王一系,與漢文帝一系,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家族恩怨。

“七國之亂”時,劉長的兒子淮南王劉安,已經做好了參與叛亂的準備,不料卻被國相欺騙,奪了兵權,被監視起來什麼也做不了,幸運地躲過了懲罰。

最後是嫡系與吳王家族的恩怨

吳王劉濞是劉邦的二哥劉仲的兒子。“種田能手”劉仲不善治國,被封代王后,因為打不過匈奴,棄國逃生,被劉邦廢黜。

“黥布反,高祖自將往誅之。濞年二十,以騎將從破布軍。荊王劉賈為布所殺,無後。上患吳會稽輕悍,無壯王填之,諸子少,乃立濞於沛,為吳王,王三郡五十三城。”

英布造反,劉賈被殺,劉邦因為兒子們太小,不得已啟用劉濞為吳王,鎮守吳地。劉邦其實對劉濞並不放心,覺得他“若狀有反相”,特地警告他:“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豈若邪?然天下同姓一家,慎無反!”

劉濞與漢文帝一系的家族恩怨,起源於漢景帝劉啟做太子的時候,一次荒唐的行為:

七國之亂:一半國仇一半家恨!淺析七國之亂兩大歷史價值

吳王劉濞

“孝文時,吳太子入見,得侍皇太子飲博。吳太子師傅皆楚人,輕悍,又素驕。博爭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吳太子,殺之。於是遣其喪歸葬吳。吳王慍曰:‘天下一宗,死長安即葬長安,何必來葬!’復遣喪之長安葬。吳王由是怨望,稍失籓臣禮,稱疾不朝。”

皇太子和王太子下棋,因為一點爭執,皇太子劉啟,用棋盤砸死了吳王太子!劉濞對兒子的死憤恨不已,竟然將送回來的靈柩,又送回長安,讓漢文帝難堪,並從此不再進京朝拜。

面對殺子仇人,劉濞造反義無反顧地充當了帶頭大哥!

“七國之亂”後諸侯王大變臉:國仇家恨一掃清

“七國之亂”後,淮南王劉安躲過了懲罰;濟南王劉闢光以自殺,保住了家族的王位;濟北王劉志被移封地盤更小的淄川國。

相對於保住王爵的三王,其他七位直接參與人就慘了,他們全部自殺或被殺,封國一律被剝奪。

七國之亂:一半國仇一半家恨!淺析七國之亂兩大歷史價值

淮南王劉安


  • 吳國:廢吳國,改江都國,漢景帝第五子汝南王劉非移封江都王;
  • 楚國:改立劉邦四弟劉交的兒子劉禮為楚王;
  • 趙國:廢趙國為郡,兩年後改立漢景帝第七子劉彭祖為趙王;
  • 濟南國:廢濟南國為濟南郡;
  • 膠西國:改立漢景帝第五子劉端為膠西王;
  • 膠東國:改立漢景帝第十子劉彘(即漢武帝)為膠東王;
  • 廬江國:濟北王劉志移封淄川王,衡山王劉勃移封濟北王,廬江王劉賜移封衡山王,廬江國廢國為郡;

除此而外,又增設一王,移封一王:

  • 中山國:新立中山國,封漢景帝第九子劉勝為中山王;
  • 魯國:新設魯國,移封漢景帝第四子劉餘為魯王;
  • 淮陽國:廢淮陽國為郡,移封淮陽王劉餘為魯王。


七國之亂:一半國仇一半家恨!淺析七國之亂兩大歷史價值

漢景帝

這麼看有點亂,我們將“七國之亂”前後的藩王做一個分類,就一目瞭然了:

“七國之亂前”二十二王:

  • 齊王系七王:齊國、城陽國、濟北國、濟南國、淄川國、膠西國、膠東國;
  • 淮南王系三國:淮南國、衡山國、廬江國;
  • 吳王系一國:吳國;
  • 漢景帝兒子六國:河間國、廣川國、臨江國、汝南國、淮陽國、長沙國;
  • 漢文帝兒孫二國:梁國、代國;
  • 其他:燕國、趙國、楚國。

以上二十二王,漢景帝可依靠的嫡系僅有自己的兒子六王,和弟弟梁王劉武、侄子代王劉登,合計八王。這八王中,除了梁國實力雄厚外,其他諸王相對比較弱小。

“七國之亂後”十九王:

七國之亂:一半國仇一半家恨!淺析七國之亂兩大歷史價值

漢文帝劇照


  • 齊王系三國:齊國、城陽國、淄川國;
  • 淮南王系三國:淮南國、衡山國、濟北國;
  • 漢景帝兒子九國:河間國、臨江國、魯國、長沙國、趙國、江都國、膠西國、膠東國、中山國;
  • 漢文帝兒孫二國:梁國、代國;
  • 其他:楚國、燕國。

以上十九王,漢景帝可依靠的嫡系為自己的兒子九王,和弟弟梁王劉武、侄子代王劉登,合計十一王。

“七國之亂”前,漢景帝以八個嫡系諸侯王,面對十三個恩怨家族藩王,“七國之亂”後,變成了十一個嫡系諸侯王,面對六個恩怨家族藩王,前後對比,勢力強弱翻了個個。

“七國之亂”——漢初政治格局的急轉彎

從以上分析可以明顯看出,“七國之亂”既是一場由削藩引起的政治動亂,又是一場嫡系變動後,嫡庶之爭引起的家族私怨紛爭,這場動亂事關漢帝國中央政權的長治久安。

七國之亂:一半國仇一半家恨!淺析七國之亂兩大歷史價值

周亞夫


“七國之亂”初期,漢景帝從實力上看,遠不如反對派的藩王,如果不是周亞夫戰略得當,戰爭一旦被拖入漫長的拉鋸戰,中立的諸侯王蠢蠢欲動,局勢很可能急轉直下。這就不難理解,當初漢景帝寧可選擇拋棄晁錯,也要爭取媾和的舉動了。

“七國之亂”的平定,完成了漢帝國三個重大轉變:

一是穩固了漢文帝一系作為皇嗣嫡系的正統地位。

西漢歷史上,被後世公認,具有廟號資格的有四位皇帝: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中宗劉詢。漢文帝劉恆之所以獲得太宗的廟號,而不是漢惠帝劉盈,除了漢文帝個人突出的貢獻外,他還是皇嗣從劉盈一脈,轉移到劉恆一脈的始祖,即便他的政績不突出,他也必然獲得太宗廟號!當然,前提條件是壓制住庶系藩王之亂。

“七國之亂”嚴厲打擊了庶系藩王們的勢力,隨著漢景帝的兒子們分封封國,庶系藩王勢力迅速縮水,嫡系正統地位再也無法挑戰。

二是藉機削弱藩王權力,使諸侯國永遠喪失對中央政府的威脅。


七國之亂:一半國仇一半家恨!淺析七國之亂兩大歷史價值

漢武帝

西漢開國初年的分封制是“實封”,不像西漢末年的“虛封”。所謂實封,就是諸侯王對封國有管理權限,虛封的諸侯王,只能從封國獲取一定比例的賦稅作為供奉,不能參與封國的管理。

“七國之亂”後,藩王的官員任免權限全部被剝奪,賦稅徵收也由委派的官員執行,諸侯王被砍斷了經濟動脈。此後,中央政府對藩王管理越來越嚴格,諸侯王失去了任何參與政治的可能性,萎縮成一條標標準準的“寄生蟲”!

三是為漢武帝的獨裁政治掃清了障礙,也為士族階級的崛起鋪平了道路。

“七國之亂”後,宗族勢力基本喪失,功臣集團也已退出歷史舞臺,以及外戚勢力依附特性的短板,讓漢初三大政治勢力都畫上了句號。

一個皇權時代即將到來,一箇中國曆史上最了不起的大獨裁者漢武帝,就是在這個歷史環境下崛起的。

拱衛皇權勢力的士族階級,也伴隨著漢武帝的支持,在政治勢力的空白期茁壯成長。一百多年後,他們終於破繭化蝶,一箇中國曆史上最強大、生命力最旺盛的士族集團,盛裝面世!


七國之亂:一半國仇一半家恨!淺析七國之亂兩大歷史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