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之亂」的最大懸案——誰是殺死晁錯的幕後真兇?

上期回顧:從漢高祖劉邦建國以來,漢朝對地方藩國的控制就一直執行著“拆藩”而不“削藩”的政策,力爭實現藩國謀反問題的軟著陸。但孝景帝支持晁錯改用更為強有力的“削藩”手段,最終導致了“七國之亂”的爆發。

結合上期文章,點擊可查看


本期話題

對西漢朝廷來說,七國反叛雖然規模巨大,但是這些藩國同中央直轄的人力、物力相比較,仍是相差懸殊,因此中央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基本平定了叛亂。

可問題是,一直在晁錯的影響和教導下成長起來的孝景帝為什麼要殺死自己的老師呢?究竟是誰逼他這麼做的?


誰殺死了晁錯


“七國之亂”的最大懸案——誰是殺死晁錯的幕後真兇?


削藩一旦開始,吳國一定會發兵反叛。對這一點,晁錯有清醒的認識。

但是當叛亂真的爆發,不是吳國一國,而是七國諸侯同時起兵,這可能大大超出了孝景帝和晁錯的預料

所以當袁盎告訴孝景帝“吳國的反叛不足憂慮,很快就會平定”的時候,孝景帝當即表示了質疑:

“吳王即山鑄錢,煮海為鹽,散財以招天下豪傑。如今白頭舉事,如果沒有萬全的準備,他能下決心動手?”

叛亂的規模超出預期,這同晁錯執行削藩政策的失誤有直接的聯繫。


“七國之亂”的最大懸案——誰是殺死晁錯的幕後真兇?


當初向孝景帝上《削藩策》的時候,晁錯分析得明明白白,削藩過程中最大的阻力來自吳國,它一定會武力阻撓朝廷的削藩大計。

既然如此,在削藩一開始就應該把其他的諸侯國先擱置起來,力爭孤立地解決吳國問題。

但事實上晁錯並沒有這樣做。

前元二年(公元155年)先削掉了趙國的河間郡,膠西國的六個縣。前元三年(公元154年)又削掉了楚國的東海郡。

掄起拳頭砸了一圈兒,這才動手去削吳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

這樣四面樹敵的行為等於把受罰的藩王們統統推向了劉濞一邊,這才有了吳國領銜七國,發動叛亂的惡果。


“七國之亂”的最大懸案——誰是殺死晁錯的幕後真兇?


客觀地看待這場發生在帝國東方的叛亂,即便七個藩國聯合起來對抗中央,以漢朝直轄的領土、人力、財力與之相較,仍然佔有明顯的優勢。

朝廷出兵之後,短短三個月就基本平定了叛亂,這便是最好的證明。

在叛亂髮生的正當時,對孝景帝和晁錯威脅最大的並不是吳楚七國,而是另有其人!


“七國之亂”的最大懸案——誰是殺死晁錯的幕後真兇?


在《漢書·晁錯傳》中記載了這樣一件饒有深意的事情:

當吳楚七國發動叛亂的消息傳到京師,晁錯與孝文帝緊急商量出軍應對。晁錯提出,請孝景帝御駕親征

,自己坐鎮關中保障後援。

晁錯提出這個建議,表面上看是模仿高皇帝劉邦和相國蕭何的故事:

當年漢朝分封的異姓諸侯國發生叛亂的時候,總是高皇帝劉邦東出函谷,摧鋒陷陣;相國蕭何坐鎮關中,足兵足食。


“七國之亂”的最大懸案——誰是殺死晁錯的幕後真兇?


但我卻覺得,晁錯的這個建議其實是在掩飾一個尷尬而危險的事實:那就是晁錯和漢朝的功臣武將之間矛盾太深了。

在叛亂開始的時候他們大多數表現出消極怠工的態度,晁錯手裡無人可派,這才不得已奏請孝景帝御駕親征!

文景時代,功臣武將與文官智囊的矛盾由來已久。

在孝文帝剛即位的時候,朝中輔政的重臣都是高祖時代從龍起兵的軍功勳貴,為首的就是周勃、陳平、灌嬰三巨頭。

鑑於他們此前曾經發動政變,誅滅諸呂和後少帝劉弘,孝文帝對這個功臣集團保持著高度的戒心(《關於這一點,可以參見舊文《周勃滅諸呂,奉旨討逆還是犯上作亂》)。

在智囊賈誼的建議下,孝文帝出臺了“列侯之國”政策,將軍功起家的列侯功臣們陸續遣返封國,引入文官,逐漸取代軍人政治家的地位。


“七國之亂”的最大懸案——誰是殺死晁錯的幕後真兇?


正是在這個人事換血的過程中,爆發了第一次功臣武將和文官智囊的激烈衝突

標誌性的事件是孝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周勃、灌嬰等人為了阻止賈誼登上公卿之位,連手逼宮。孝文帝被迫將賈誼貶為長沙王太傅(關於這一點,可以參見舊文《

從長安到長沙,賈誼的貶謫是誰一手造成的》)。

雖然賈誼遭到了貶謫,但在孝文帝的持續打壓之下,功臣武將的勢力急劇萎縮,到了孝景帝登基的時候,他們已經無法在朝中對皇權構成挑戰了。

所以司馬遷說:

孝文施大徳,天下懷安。至孝景,不復憂異姓

——《史記·孝景本紀》


“七國之亂”的最大懸案——誰是殺死晁錯的幕後真兇?


自太子時代就在文官教導下成長起來的孝景帝劉啟堅定地繼承了父親孝文帝劉恆的文治更化思想,重用文官智囊,抑制功臣武將

有了皇帝的絕對權威做後盾,以晁錯為代表的新一代文官智囊影響力急劇膨脹,而這也直接加劇了他和功臣武將的權力鬥爭。

司馬遷在回溯這段歷史時說:

袁盎諸大功臣多不好(晁)錯。

——《史記·晁錯列傳》


當孝景帝登基之初,晁錯只是區區一個內史,卻總能獲得單獨面聖、密議國政的機會。

孝景帝對他言聽計從,寵遇之隆,冠於九卿。

這讓丞相申屠嘉大為不滿——申屠嘉自高祖時代就投身軍旅,從材官厥張(即武卒)做起,一步步走到宰相的位置,是一個典型的功臣武將。

皇帝總向晁錯問計軍國,這等於間接架空了宰相。正是這種情況下,爆發了文景時期功臣武將同文官智囊的第二次激烈衝突。

當時宰相申屠嘉接到報告,晁錯為了從內史府中出入方便,新開了兩道門,把臨近的太上皇廟的壖垣給鑿穿了。

申屠嘉準備抓住這條小辮子,劾奏晁錯大不敬之罪,要置他於死地。

晁錯得到消息,搶在申屠嘉上奏的前一天晚上面聖陳情。

等到申屠嘉跟孝景帝報告“晁錯沒有得到朝廷的批准,擅自把太上皇廟的廟垣鑿穿了,其罪當誅”的時候,孝景帝卻不以為然:


“七國之亂”的最大懸案——誰是殺死晁錯的幕後真兇?


“丞相的奏報不確切吧?晁錯鑿的並非廟垣,只是壖中垣罷了。”

羞愧交加的申屠嘉被迫向皇帝謝罪,並在不久之後抑鬱而終。

申屠嘉和晁錯的這次交鋒,勝負之勢同孝文帝時代周勃與賈誼就“列侯之國”事件發生的衝突來了個180°的大轉變。

當初孝文帝不得不屈從周勃等人的壓力放逐賈誼,但現在孝景帝卻可以無視申屠嘉的怒火,力挺晁錯。

這說明到了此時,在皇權的支持下,文官智囊已經對功臣武將取得了壓倒性的政治優勢。

在申屠嘉死後,晁錯隨即被任命為御史大夫。這已經是拜相的前兆了——晁錯之前的三任御史大夫張蒼、申屠嘉和陶青都先後登上了相位。

如果晁錯也能成功地登上相位,那就意味著自孝文帝時代開啟的文治更化進程獲得了最終的成功,軍人政治的時代落下大幕。

但就在這收官之前的一刻,功臣武將卻抓住了最後的機會實施絕地反擊,成功地殺死了晁錯,這個勝負逆轉的機會就是——削藩。

對晁錯的削藩主張,大多數功臣武將都持反對的態度。因為這違背了高祖皇帝和開國功臣共同訂立的“白馬之盟”。

“白馬之盟”約定:

其一,非劉姓宗親不得封王,非有軍功者不得封侯;

其二,國以永存,施及苗裔。

劉姓藩王的封土是經過高皇帝首肯的合法利益所得,就像功臣武將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列侯爵位一樣。

在功臣們看起來,晁錯削藩是在奪人家的祖產,增加自己的資本。

一旦讓晁錯削藩成功,文官智囊必將因為這一政治資本而在朝中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到那時功臣武將會遭到更加嚴重的壓迫。


“七國之亂”的最大懸案——誰是殺死晁錯的幕後真兇?


有鑑於此,功臣武將們對晁錯削藩幾乎保持著一致的反對意見,其中態度最激烈的是袁盎和竇嬰

袁盎和晁錯因此鬧到勢同水火,連同堂說話都不能夠。晁錯坐下了,袁盎就要走;袁盎來了,晁錯就拂袖而去。

至於竇嬰,當孝景帝命令群臣集體討論晁錯提出的《削藩策》的時候,其他公卿、宗室、列侯都因為顧忌皇帝的支持態度而沉默抗議,竇嬰卻挺身而出,面折廷爭,並因此跟晁錯翻臉。


“七國之亂”的最大懸案——誰是殺死晁錯的幕後真兇?


當削藩在孝景帝的支持下有序進行的時候,晁錯取得了政治主導權,袁盎和竇嬰罷官閒居,功臣武將被迫邊緣化。

現在削藩削出了這麼大的亂子,吳楚七國同時反叛,要靠槍桿子來擺平的時候,晁錯就不靈了,孝景帝必須請功臣武將們出山救急。

可竇嬰應召面聖,死活就不同意出任大將軍,堅稱身體有病,難以勝任。

孝景帝都急了,跟他嚷嚷:

“天下方有急,王孫寧可以讓邪!”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你別忘了,咱們可是一家人!你就眼睜睜瞧著我在火上烤嗎?!”

“行吧。不過有個人陛下得先見一見。”

於是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竇嬰在出徵之前領著袁盎進了皇宮,跟孝景帝進言:欲彌兵禍,先誅晁錯!


“七國之亂”的最大懸案——誰是殺死晁錯的幕後真兇?


竇嬰和袁盎兩位功臣武將先後做過吳王劉濞的丞相,他們不可能不知道,“誅晁錯,清君側”只是劉濞造反的藉口。

事實上劉濞在反叛的檄文裡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寡人節衣食之用,積金錢,修兵革,聚穀食,夜以繼日,

三十餘年矣,凡為此!”

——《史記·吳王濞列傳》


晁錯削藩就是前一年才開始的事兒,可他劉濞已經處心積慮地準備三十年了,三十年前天下有誰聽說過晁錯呢?

但竇嬰和袁盎仍然堅持要孝景帝殺了晁錯,這實際上就是拿吳楚七國的反叛跟皇帝叫價:

殺了晁錯,放棄文官智囊,重新重用功臣武將,平叛的事兒我們幫你搞定!


“七國之亂”的最大懸案——誰是殺死晁錯的幕後真兇?


這是一個真正的生死關頭,孝景帝必須要慎重地權衡利害了。

如果他還選擇繼續重用晁錯,那就必然失去功臣武將的支持。他將被迫像晁錯建議的那樣御駕親征。

到了那時,前方有銳不可擋的吳楚叛軍,後方有心懷叵測的功臣武將,腹背受敵,從前發生在諸呂和後少帝劉弘身上的悲劇很可能就要降臨到他的頭上了。

我想,這時的孝景帝或許會想起父親孝文帝劉恆臨終前交代給他的遺言:

“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

——《史記·絳侯世家》


“七國之亂”的最大懸案——誰是殺死晁錯的幕後真兇?


可週亞夫就是開國功臣周勃的兒子啊!晁錯不死,這個功臣二代會臨危受命嗎?

到了這個地步,不放棄晁錯,就只能與他同死!那樣以來,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文治更化的未竟事業,就全都完了。

面對著袁盎的要求,孝景帝思慮再三,終於說出了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顧誠如何,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

——《史記·吳王濞列傳》


“顧誠如何”,說明孝景帝對袁盎描述的“殺了晁錯,吳楚自會罷兵“的前景並不相信。

但他仍然接受了殺掉晁錯的建議,因為他不是要“謝諸侯”,而是要“謝天下”。

孝景帝賠罪的的對象,表面上是七位反叛於東方的藩王,實際上卻是朝中作壁上觀的功臣武將。

就在孝景帝流露出妥協的意思後,丞相陶青、中尉嘉、廷尉張歐聯名上奏敦促孝景帝,要求像當年周勃滅諸呂那樣,將晁錯一族斬盡殺絕:

(晁錯)亡臣子禮,大逆無道。錯當腰斬,父母妻子同產無少長皆棄巿。


——《漢書·晁錯傳》


陶青是開國功臣、開封侯陶舍的兒子;張歐是開國功臣、安丘侯張說的兒子。

至於“中尉嘉”,雖然《漢書·百官公卿表》中沒有記載他的姓氏,但他擔任的中尉一職正是接替了新被提拔為太尉的周亞夫的職務,而且將晁錯騙到東市,執行腰斬的正是此人。可以推斷,他應該也是功臣武將集團的一份子。


“七國之亂”的最大懸案——誰是殺死晁錯的幕後真兇?

正是在功臣武將的合力逼迫下,孝景帝終於將晁錯的人頭擺上了出征的祭臺。


--End--

歡迎走進小書房1538

一個有趣有料的小房間

同文學來一場充滿溫情與敬意的邂逅

文字|晉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圖片|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